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oldenbullet (红楹印第安***西进悲剧的重演!), 信区: Film
标  题: 忽魂悸魄动,恍惊起长嗟:香港恐怖片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Apr 13 13:18:19 2004), 转信



忽魂悸魄动,恍惊起长嗟:香港恐怖片


http://ent.tom.com 来源:Tom 专稿   魏君子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香港电影开始与世界接轨,注重感官刺激的商业娱乐片成为电
影制作业的主流。由此逐渐衍生出门种齐全的类型片,香港电影的创作亦呈多元化发展
。不过,与好莱坞的类型片之间有严格的区别界限相比,港产类型片则历来元素驳杂,
搞笑功夫煽情胡闹血腥怪诞往往共冶一炉,以求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唯因如此,
尽管鬼怪僵尸题材的港片曾经风行一时,尽管很多类型港片中不乏惊悚元素,但真正纯
粹意义上的恐怖片在以前并不多见,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渐呈蔚然成风之势。
  究竟惊悚片怎样才能令观众感到恐怖?现在看来,或许也不外乎两种,一是靠视觉
特技引起的感官刺激,另一种则是通过情节铺陈诱发的心理恐惧。而大多数恐怖片往往
能在视觉效果方面吓人一跳,却在悬念铺垫方面马马虎虎,相较而言,虽然两者都对导
演的掌控功力有极高要求,但后者似乎比前者要更加考验导演的功力。
  说到香港的惊悚类型片,由于大多与鬼怪沾边,因此营造道具特技的恐怖视效早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已发端,只可惜限于成本低廉及创作人员的因陋就简,以至发展
缓慢,少有佳作问世。而纯以悬疑恐怖的情节铺陈取胜的影片则更如凤毛麟角,难得一
见。——这种情形直到七十年代末期的香港“新浪潮”电影才有所改观,以许鞍华、徐
克、严浩、余允抗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的电影专业高才生的集体亮相,为当时死气沉
沉香港电影注入新鲜血液。他们在展现自己创作个性的同时,亦不忘照顾观众的娱乐需
求,在商业类型片中皆有建树。其中又以许鞍华、余允抗、于仁泰等人导演的恐怖片最
受欢迎,他们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
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
  《疯劫》是女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处女作,亦被公认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品
。影片取材于香港龙虎山一件真实的凶杀案,不过编剧陈韵文在利用这个素材时却做了
巧妙的艺术改动,真正的凶手不是那个疯傻(徐少强),而是男死者的未婚妻(赵雅芝)。
这一加工,便由原本无意识的疯子杀人事件衍变成滥情造成的人性悲剧,不仅令事情
节更加悬疑,而且丰富了影片的内涵。而许鞍华的导演才华亦在《疯劫》中锋芒毕露,
无论是选景、取镜、光影,还是摄影机位变化,都有力地掌握着悬疑趣味,创造了逼人
的惊悚气氛。更重要的是,许鞍华对当时香港的电影叙事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打
破了一般情节的单一视点的结构,采用多视点结构叙述故事,形成悬疑震慄的艺术效果

  1979年的《疯劫》使得香港观众体会到本土电影空前的恐怖感觉,1980年的《山狗
》则再度引发影院的阵阵惊叫声。这部由另一位新浪潮导演余允抗执导的恐怖暴力片,
其实情节平常,主要讲述愤怒的父亲(陈星)为给自己惨遭轮奸的女儿报仇、上山将四个
凶手分别杀死的故事。《山狗》的最成功处是对陈星杀人情境的刻画,丛林中的厮杀混
战,凶徒被诛的过程,导演借鉴了西方恐怖片的拍摄手法,在镜头的出色调度下,营造
出令人窒息的惊悚感。尽管当年《山狗》在上映时由于太过血腥恐怖而遭到舆论抨击。
但日后抄袭该片丛林之中惊悚杀戮的拍摄手法的《魔图》、《山狗1999》等香港电影层
出不穷,足见《山狗》的恐怖魔力影响深远。
  其实翻开香港恐怖片的历史,余允抗及其作品绝对不能忽视。《山狗》虽然引发争
议,却令他一举成名。待到1981年,余允抗拍摄的《凶榜》更一度被认作有史以来香港
最吓人的电影,他运用大量摄影技巧及化妆特技增强惊悚视效,同时在情节铺陈又极尽
煽情恐怖之能事,比如三个管理员离奇之死和怀孕妻子恶魔上身几段场景营造的气氛足
以令人毛骨悚然,而影片于守候在门外的丈夫突然举斧劈向妻子怀中的魔婴之际戛然收
场,更将那种恐怖感发挥到极至!另外,《凶榜》可算是一次香港恐怖片进行土洋结合
的成功尝试,恶魔借胎重生恐怖情节很明显是抄自西方同类经典《凶兆》,大厦管理员
死后变成面目恶心的血腥造型更是借鉴欧美丧尸片而来,至于茅山师傅施展驱魔大法则
是中国传统神怪片的典型桥段。
  现在看来,这部集合多种中西灵异恐怖元素及拍摄手法的《凶榜》虽然好评如潮,
却并未形成风潮。究其原因则是在八十年代初,香港最受欢迎的是功夫片和喜剧片,所
以大多数类型片中都加进了这两样元素,变得驳杂多趣,而像《凶榜》这样认真的拍成
一部纯以恐怖取胜的类型片并不多见
鬼怪惊悚喜剧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最流行的片种之一。说到始作俑者,却是那部新浪
潮导演许鞍华导演的《撞到正》。影片直接向中国传统民俗取经,戏班文化、敬鬼风俗
,配合传说中的阴阳眼,打通了人鬼世界,都说人鬼殊途,却原来并无区别,皆有爱恨
情仇,甚至还有插科打诨的幽默。《撞到正》虽然不乏重重鬼影的吓人气氛,但最令观
众受落的却是“鬼上身”“鬼看戏”等惊悚搞笑的情节。
  《撞到正》上映后叫座叫好,同时亦令著名电影人洪金宝受到启发,开拍一系列灵
异鬼怪题材的《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在这些影片中,洪金宝不仅沿袭
了许鞍华《撞到正》中鬼上身、戏班见闻等情节元素,而且对中国传统鬼神习俗趣味的
挖掘更进一步,加进了大量的茅山术驱鬼以及避鬼延寿、鬼戏人的神奇桥段。不过,本
应惊悚吓人的《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却被编导处理得以功夫和搞笑为主
,惊悚情节居然沦为点缀,最终形成融合功夫喜剧和鬼怪题材的新型片种——“灵幻功
夫片”。至于后来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卖座的“功夫僵尸片”,其实与“灵幻功夫片”
也是一脉相承。而刘镇伟导演的《猛鬼差馆》、《猛鬼学堂》、《猛鬼大厦》系列则结
合了洪金宝的功夫僵尸片与余允抗的惊悚鬼片《凶榜》,开创出恐怖与喜剧“半斤八两
”的另一番特色。
  另外,当年与洪金宝的灵幻功夫喜剧交相辉映的则是新艺城的都市鬼怪喜剧,比如
《小生怕怕》(刘家荣导演)和《开心鬼》系列(高志森导演)中的鬼魂往往性格善良、乐
于助人,自然用不着大玩恐怖情境。而事实上,在无论什么港片要加些搞笑和功夫噱头
的八十年代,能称得上纯粹意义上的恐怖片确实少见。相比之下,能真正做到不赶潮流
、坚持自我的,仍是掀起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几位导演,其中又以梁普智的《夜惊魂》、
于仁泰的《灵气逼人》、余允抗的《凶猫》最值一提。
  讲述变态杀人狂连环勒死女性故事的《夜惊魂》,其实是新艺城公司换掉先前导演
,梁普智才临危受命。在公司规定只许导演照剧本宣科的情况下,梁普智的导演才华同
样有出色发挥,心理变态者杀人前后的惊悚气氛营造,最后一场警察判断失误导致疑犯
潜入电视台再次行凶的紧张节奏都能达到令观众心跳屏息效果,因此上映后票房列入当
年十大卖座影片之列。而《夜惊魂》十几年后又有翻拍本《狼吻夜惊魂》问世,不过反
响却远不如梁普智的原版了。
  《灵气逼人》是如今好莱坞最炙手可热恐怖鬼片导演于仁泰的早期代表作,本来讲
述女鬼冤魂不灭附在人身复仇的故事并不希奇,难得的是于仁泰对影片节奏的控制,情
节如剥细丝般的有条不紊,影片开始还有些喜剧元素,但不久便笼罩着惊悚悬疑气氛,
导演在这方面最见功力,尤其女鬼上叶倩文身后的阴森表情及动作被拍得摄人心魄,而
结尾处周润发、黄百鸣以重演昔日案件来平息女鬼怨气并令观众了解惊人真相的情节设
置更显巧妙——于仁泰驾驭恐怖片的功力从《灵气逼人》中已见一斑,日后扬名国际自
是意料中事。
  至于1987年上映的《凶猫》则是恐怖片大导演余允抗的又一部用心之作。影片请了
著名动作指导兼演员刘家良主演,加进了大量的功夫打斗噱头,还有九命凶猫连番附人
肉身的惊悚情节,似乎都迎合了当时潮流。然而在这个简单的故事架构中,余允抗要做
的仍是继续挥洒自己擅长的对恐怖情境的渲染本事,镜头、机位、动作、特技、表演配
合得精彩淋漓,猫妖附在郑浩南情侣身上等情节更是极尽煽情恐怖。待到最后观众以为
他大义灭亲杀死凶猫时,生还者之一(王晶)却又以凶猫形态趴在铁网上,原来…。。影
片至此定格,虽然有照抄美国《异形》等片结尾的嫌疑,却再次表露了余允抗恐怖电影
一贯的“罪恶循环不息”理论,令人回味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正值香港电影回光返照的黄金时代。由武侠片、警匪枪战、赌片
和搞笑片共同造就的空前辉煌,令香港电影人见猎心喜,蜂拥而上拍摄这几种类型片。
当然,其中倒也不乏一些渲染恐怖元素的电影,比如蓝乃才(《力王》)导演作品展现的
恐怖暴力和李修贤(《羔羊医生》《人肉叉烧包》)、孙敬安(《弱杀》《乌鼠》)制作电
影实录的残忍杀戮同样能令观众心惊肉跳,尽管还只停留于低级暴力血腥引起的视觉恐
怖,但总比粗劣照抄美国心理惊悚经典《沉默的羔羊》的港片《雨夜天魔》要强得太多

  可惜香港电影的好景不长,由于盗版和港片卖埠要价过高等因素,令香港电影渐渐
失去了本地以及台湾、东南亚市场,这才令低成本制作的恐怖电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又开
始抬头,稍后竟形成潮流。而说到这掀起九十年代至今香港恐怖片第一浪的,则当属钱
升伟的“数字”鬼片系列,钱永强的“夜半几点钟”系列以及南燕的“阴阳路”系列。
  从1993年到1999年,钱升伟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摄制作了《七月十四》、《正
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龙婆》、《四月四日》、《七月又
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等惊悚鬼片,这些影片不仅情节皆与日期有关,而且除了《二月三
十》外,都是以警察办案时发现离奇鬼怪事件为故事框架,通过主人公渐渐了解真相,
延展出一段或关友情、或关爱情、或关家庭的煽情怪谈来。其间夹杂着惊悚的调查过程
,扣人心弦,煞是好看。
  或许是受了日本分段式怪谈电影的影响,在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突然开始盛行以《
夜半一点钟》、《怪谈协会》和《阴阳路》为代表的三段式故事结构的鬼片。这类影片
因为有叶伟信、钱永强、南燕、邱礼涛、谭朗昌、马伟豪等电影人集体创作、分头导演
而显得灵活便利,并且非常有利于也非常适于低成本拍摄。现在看来,一部电影讲三个
故事虽然略嫌简短却尽显精悍精巧,每段故事大多能在短短三十分钟内做到跌宕起伏,
悬念丛生,通篇笼罩惊悚气氛。而结局亦能出人意料,心生暗鬼,痴心情鬼、索命冤鬼
,花样百出;恐怖与搞笑并存,煽情和灵异齐飞,阴风阵阵,惊叫连连,好一通现代版
的《聊斋志异》!于是,观众看得过瘾,编导拍得上瘾,《夜半一点钟》之后,就有了
《夜半二点钟》和《夜半三点钟》两部续集;王晶监制了《怪谈协会》之后,近来又有
《办公室有鬼》问世;而《阴阳路》则从1997年开始一直拍摄至今,共拍了十九集——
不过,“阴阳路”系列只有邱礼涛执导的前六集值得一看,七集以后作品不仅放弃了三
段式结构,而且也粗制滥作为不忍卒看的垃圾电影。
  一位资深的香港电影人曾经说过,每逢电影业萧条低迷之际,三级片和恐怖片便会
大行其道。其实这话未必准确,因为迄今为止香港三级片的辉煌仍是在香港电影鼎盛的
九十年代前中期。不过,香港惊悚片形成至今未退的空前恐怖热潮,倒是真的形成于香
港电影陷入前所未有低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当然,这其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日本恐
怖鬼片《午夜凶铃》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1999年在香港热映的《午夜凶铃》对港产恐怖片的拍摄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但即便
如此,仍并不能改变偷懒的抄袭远多过探索的原创的事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仅仅在
《午夜凶铃》上映后几个月,香港便有一部模仿照抄该片的《山村老尸》问世。尽管编
导梁鸿华在开头似模似样的加进了些港产传统鬼片特色的扶乩游戏,但《山村老尸》的
人物设计、情节发展、多数恐怖情境拍摄手法以及怨气女鬼造型却都抄足了《午夜凶铃
》,甚至包括《山村老尸》中“凡喝过浸了女尸温泉水的人必死”这一最重要的细节,
也只是翻拍自《午夜凶铃》的“凡看过那盘录像带的人必死”而已。——其实借鉴其他
影片的题材创意本来无可厚非,若是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样
不失为一条明路,只可惜象《山村老尸》抄得这么明目张胆毫无新意的,却着实令香港
电影蒙羞了。


--
   You'll never walk alone......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52.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