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inyu (灵雨), 信区: Film
标  题: [推荐]经典记录——大师和他们的不朽影像(二)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Jun 11 15:58:41 2004), 站内信件

05.22.04.Classic.Documentary.Vol3-4.2002.DVDRip.XviD-YYddr

《经典纪录》之三-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1948),俄罗斯
(Classic Documentary-Sergei M Eisenstein)


  一位建构电影蒙太奇理论大厦的电影大师,他的电影理论就像他充满智慧的发
达的头颅在人群中倍受注目。一部《战舰波将金号》引领多少人走上电影之路。他
对纪录电影的热衷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上帝不会总垂青于一个人。他
1934年拍摄的纪录电影《墨西哥万岁》,却直到他死后40多年才由他的助手完成,
个中原由是什么?

  一部影片足以造就一位英雄 ,现在如此,当年更是这样。
  1925年谢尔盖·爱森斯坦创作完成了《战舰波将金号》,他因此名扬天下,成
为轰动影坛的风云人物。当时他才满27岁。
  1898年1月23曰,谢尔盖·爱森斯坦出于在拉脱维亚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从小
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充满幻想,单有些脆弱。他的父亲是个得裔犹太人,岁为知
识分子,但脾气暴躁,态度专横,搞得家无宁日。在谢尔盖11岁那年,母亲忍无可
忍离家出走……这一打击既巨大又无形,少年爱森斯坦的心灵因此而扭曲。对女人,
对暴政, 爱森斯坦的反应和一般人不一样。
  在《战舰波将金号》之后,爱森斯坦走过了艰难的心灵路程。他拍的《十月》、
《白静草原》等影片都受到了批评。直到1940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才使
这位大师恢复了在苏联电影界的地位。
  1945年1月,由爱森斯坦执导的《伊凡雷帝》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创作完成。影
片讲的是伊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斯大林之所以批准这部影片的拍摄计划,是因为
他认为自己很像那位16世纪的统治者。到了第二部,沙皇变得既残忍又多疑,在一
些人眼里,这部电影是在攻击影射斯大林。爱森斯坦不得不加以修改,并一再进行
自我批语《伊凡雷帝》第二部完成的当晚,爱林斯坦心脏病发作,险些丧命。他被
搞得心田力交瘁,没等拍完第三部,便离开了这个复杂而纷扰的世界。
  爱森斯坦和许多左翼分子一样,对墨西哥印象深刻,因为该国在20世纪初期就
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艾森斯坦和亚历山卓夫把《墨西哥万岁!》设计成一系列的
作品,各描述不同的地区和历史阶段,虽然这个系列作品的次序似乎经常变换,但
每出戏都是墨国某一时期在某个地区的生活,同时,每一集都献给一位不同的墨西
哥艺术家,从波沙达(Posada)到欧洛兹柯(Orozco)。艾森斯坦爱上了墨西哥,
他把精力全数投入拍摄“一首爱、死亡与不朽的诗篇"。
  《墨西哥万岁!》的拍摄花了1931年一整年,以及1932年一月的时间,整个计
画的预算只有两万五千美元,低得出奇,但仍经常缺钱,厄普顿·辛克莱(
Upton Sinclair社会主义小说家)开始觉得被中伤,尤其数万尺毛片送到好莱坞时,
他越看越害怕。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来自斯大林的一通电报,告诉辛克莱,艾森斯
坦恐怕是个叛徒,他不打算回苏联了,辛克莱辩称这位导演是个忠诚的苏联人民,
但他还是与苏联电影在纽约的发行公司安基诺(Amkino)一起把这个拍片计画喊停
了。当时索达德拉(Soldadera)的部分还没有拍。
  辛克莱去电艾森斯坦,告诉他毛片要运回莫斯科,艾森斯坦、亚历山卓夫和提
谢立即离开墨西哥,希望能从发行公司手上救回一部电影。在纽约,艾森斯坦第一
次看到毛片,接着他便搭船回家了。在此同时,辛克莱决定留下毛片,为了回收一
部分的投资,索尔·雷瑟(Sol Lesser)将这部龙舌兰之国的故事剪成了一部剧情
短片《墨西哥风雷》(ThunderOver Mexico),并在一九三四年发行。辛克莱和雷
瑟还剪了一部短片《死亡之日》(DeathDay),然后才把毛片当资料镜头及组合用
影片卖掉。辛克莱放弃这个拍片计划,使他遭到美国左派的猛烈攻击,他的名声此
后始终没有回复。失去他的墨西哥电影,让艾森斯坦陷入一段严重的沮丧时期,辛
克莱打给他的电报一直钉在他的书桌前,终其一生没有取下。

代表作品: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exico
《战舰波将金号》The Bettleship Potemkin
《亚历山大·涅先斯基》Alexander Nevsky

~~~~~~~~~~~~~~~~~~~~~~~~~~~~~~~~~~~~~~~~~~~~~~~~~~~~~~~~~~~~
《经典纪录》之四-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1898—1972),英国
(Classic Documentary-John Grierson)

  一种纪录电影模式的命名者,一个时代的象征,纪录片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
—格里尔逊。他的作品只有一部,他的影响却到现在仍无法估量。他为世界纪录电
影开拓了一个相对广阔自由的空间,许多大师和不朽之作得以诞生:《夜邮》、《
锡兰之歌》……无不与他的名字相连,他的魅力和影响究竟在哪里?他为何被誉为
世界“纪录电影的教父”?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英国的一次以约翰t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
动。始于三十年代。格里尔逊于1928年进入英国政府新设置的帝国市场委员会,负
责领导该委员会的电影部,其任务是用电影手段来宣传政府的食品供应政策。参加
电影部的有阿瑟·艾尔顿、巴锡尔·瑞特和斯图亚特·菜格。195 5年英国市场委
员会解散,英国邮政总局接管了该电影部,改称邮政总局电影部,继续为协调政府
与人民的关系拍摄纪录片。新加入的成员有保罗·罗沙、埃德加-安斯戴、阿尔培
托·卡瓦尔康蒂、约翰·泰勒和晗里·华特等。格里尔逊于1937年辞职,两年后,
邮政总局电影部由英国情报部接管,改称皇冠电影部,于1951年解散.格里尔逊在
职期间,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制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逊学派",电影史上的英国纪
录电影运动即指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在创作思想上受苏联电影的影响较深,尤其是维尔托夫的"
电影眼睛"理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广泛吸收了瓦尔特·鲁特曼的"交响乐式"蒙
太奇手法、法国先锋派的各种倾向以及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和美国的弗拉哈迪的
经验。因此,他们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
的对真实生活场面的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
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英国纪录片学派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瑞特的《锡兰之
歌》(1934)、安斯戴和艾尔顿的《住房问题》(1935)、瑞特和华特的《夜邮》(1936)、
卡瓦尔康蒂的《煤矿工人》(1936)和泰勒的《烟雾威胁》(1937)等,都在画面构图、
镜头剪辑、音画配台等方面极其讲究,以致有时"对于构图、蒙太奇和摄影的兴趣超
过了对主题的兴趣"(萨杜尔语).然而,这种技术加工有藏明确的限度,决不允许在
形象内容上有所添加或窜改。

    格里尔逊去职后不久即离开英国.英国纪录片学派的创作活动并来因此而受到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纪录片学派全力为战争宣传服务,在创作上出现了
两个主要倾向:一是以保罗t罗沙为代表的"纪事体裁",即通过解说词把现成的纪
录片素材连缀起来,并赋以强烈的节奏,来体现某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例如他
的《富饶的世界》(i 94 3)和《世界的财富》(1947)等。另一种顶向以汉弗菜·詹
宁斯为代表,强调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并以一种几乎和使用职业演员相同的方
式,来使用真实生活中的人(例如街上的行人)。作品有《闲暇的时光》(1939)、《
伦敦火火记》(i943)和《给梯摩西的日记》(1945)等。
    1951年皇冠电影部的解散宣告了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告终。

代表作品:《漂网渔船》Drifters,1929

--
※ 修改:·linyu 於 Jun 11 17:36:07 修改本文·[FROM: 210.21.224.236]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0.21.224.23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