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ightmare (鲜红美丽地死去), 信区: Film
标  题: 德国游记(关于电影的部分)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Mar 21 08:43:11 2002), 转信


  当天下午,我来到了电影节的市场。这是专门为世界各地的电影机构准备的市
场。一进去就看出了广交会的味道,也有点北青报办房展的架势。一个个商摊,贴
着各种个样电影的海报。在国内难得一见的片子在这里论堆撮。有今年新鲜热辣的
片子,也有陈年老货。只有到了这种地方,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电影是一个产业。


如果自己的电影进了这种地方,真不知道会有什么感受。就如同我一个哥们第一次
进北京洗印厂的感受:2001年底他以极其神圣的心情好不容易拍完了一部电影
,感觉刚刚去完了麦加,肉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充分的涤清和升华。他庄重地来到洗
印厂来看自己的片子,发现自己那个电影的名字**被用粉红色的粉笔写一块极破
旧的黑板上,混迹在其他三,四十部从来没有听说的国产电影名字中间,象一堆等
待批发的大白菜。这一幕极大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但是也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个世界上作电影的人多了,不是你干了电影就应该永垂不朽,关键是你在电影中
干了什么。

不到电影市场,你是不会意识到全球电影的数量的。记得我在看了两部无聊的电影
之后向电影节的工作人员抱怨。他们回答我说,来这里的电影是从世界上1500
部电影中挑选出来的,你不能要求每一部都是经典。

想当年老谋子凭红高粱斩获金熊,真是一件了不起的成绩!

其实那天下午我被人介绍,还见到了一个导演,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香港导演许
鞍华,我们在一起喝了很长时间的茶。许导是为了她的“男人四十”的首映来到柏
林的。她带来了她的女主演林嘉心。

许导是那种最没有架子的大姐。和我谈天的过程中正巧有一个台湾的制片商邀请她
拍一部新戏。她很明了地告诉那个制片商她愿意拍,但是她不能等剧本,因为她现
在监制的恐怖片一结束。她就要开新戏,否则她经济上就会有问题。

其实和导演的谈话,我很希望能看出来他们对于电影对生活的态度。总的感觉是台
湾和香港的导演,壮怀激烈的东西少一些,他们对待电影比较平和,也比较现实,
就如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她不会在我这样一个晚辈面前讳言自己为经济状况而
拍戏的现实,然而这恰恰让我感到真实。不象我在国内见过的电影前辈,一说起电
影都是用宗教语言和神情,但是干起戏来绝对变脸,真是捞钱没商量。

用平常的态度来拍戏,或许电影本身才会真正的平和之气吧。有时候在北京和朋友
们谈论电影,感觉激愤和不平的东西比较多,或许社会环境不同也是一个原因。但
是影片中往往少了豁达和厚重的气质,上的都是虚火。

在柏林电影节上终于看见了咱们自己人,大陆的导演,不见则已,一见就是一批。
一进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办公室的门,还以为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办,里面
坐着的都是熟人,将近有十来个年轻导演。比较有名气有花眼的导演李欣还有他的
夫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碰到了很多中国导演,如月蚀的导演王全安,海鲜的导
演朱文等等。中国电影这次没有正式参赛作品,全部是参加青年论坛。

由于在国内有些片子看不上,所以我专门把来电影节的中国影片都看了一遍。我不
想在这里说出自己对具体电影的好恶,因为我不希望我的无忌伤害他人的情感。看
电影是很私人的事情,由此带来的感受可能更加私人,因此我觉得还是私下里和自
己的电脑交流最为妥当。不过这些展映的作品中,我最喜欢海鲜,这是我可以说的
。这是一部在精神和形态两个方面都给我巨大震动的影片。

在和王全安的交谈中,我们有些共识性的认识,我觉得是值得记录下来的。我们都
觉得电影本身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但是电影关心的命题是有高下的。有的是终极问
题,而有的是局部问题。比如生死和生存就是终极问题。

在我看到的一两部国产电影中,我觉得是用无穷复杂的方式来讲述一个非常浅表性
的人性问题。因此当技巧被人识破而精神又支撑不起整部影片的时候,电影的沉闷
是必然的。还有一部片子,坦率地说,从本质上讲就是赝品。本身就是对老张一部
获奖影片的仿制。故事的假定性也很难立住脚跟,质感作得也不到位。拿到电影节
上,当然是不可能有任何斩获的。

我是作为一个游客来到电影节的,能比较客观地旁观一些人事,旁观一些电影。说
实话我不想贩卖自己的爱国情操。但是我发现人到了国外,比较容易变成一个爱国
者。看到一些人在舞台上动辄便称自己的电影是地下电影,如何如何艰辛以博取一
些掌声,颇有吃苍蝇的感觉。象我这样经常看各种酒吧放映的人都没听说过的片子
,显然政府更是不会知道的。因此凭什么说自己是地下电影呢?凭什么说自己被禁
呢?干电影的过程都是艰辛的,但是这不应拿出来说事。拿出来的应该是作品本身
。这一点,我很欣赏朱文,如果说被禁,那朱文是真正被禁,但是恰恰是他,却拒
绝回答任何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他只是告诉观众,他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因为这样
做电影是他的选择。这是牛逼的态度!一种电影人的态度。

当你选择了去违反游戏规则的时候,你应该想好去承担责任。

你不能一方面在国内明火执仗地当强盗,转脸出国了立刻叼个奶嘴装嫩,把自己当
作受了大委屈的婴儿一样卖乖,两边便宜你都占还落个革命家的身份。这种装蛋行
径只有职业舞台表演艺术家才作得出来。

我已经感觉到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是不太平等的。比如我看几部外国电影之后,
观众问导演的问题基本是电影本体的问题,可是一到中国电影这里,观众总是先问
这部电影能不能在国内放映。然后往往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然后往往是一片迎接
英雄般的掌声。

其实偏见不是根植在骨髓中的,这种偏见我觉得往往是咱们自己引导的结果。以我
的观察,我觉得国外的观众总得来说是比较客观的。比如我看了一部以色列纪录片
:shelter。反映的是以色列人在占领区定居点的居民的生活。看完这部纪
录片,你肯定会以为巴以冲突全部是禽兽不如的巴勒斯坦人一手造成的。在我看来
片子中充斥了对于巴勒斯坦人的偏见。对于巴勒斯坦人的谩骂贯穿了整部纪录片。
当影片结束之后,我本想对导演提出这个问题,但是想了想觉得应该看看德国观众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结果以色列女导演刚刚走上台,一个德国观众已经站起来用英
语问:

你的电影为什么仅仅把镜头对准以色列人,不对准巴勒斯坦人?

导演:因为我是以色列人。

观众:你觉得你的电影客观吗?

导演:这是我眼中的事实。

观众:但是你只关注了以色列人的事实……

这就是德国观众。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因为我每部电影看完我都会仔细听
听观众的提问,我想知道观众在关心什么。其实国外观众是很理智和礼貌的。对于
作者的尊重也远远胜于国内。他们不到字幕结束是不会起身离座的。

恰恰是我们自己总是引导外国观众去关注电影以外的事情。以至于外国人对于中国
电影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似乎都是一群政治难民。我觉得这对于我们这些电
影从业人员而言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里面有太多的表演成分了。不就是为了
卖片子找投资吗?要赚人眼泪也犯不上一个个穿条纹制服把自己弄成少年犯。Ba
nned in China!标签虽然醒目,但是用多了,也会让人怀疑。而且
都是同样的标签,就太没创意了。

记得一部各方面制作都比较粗糙的dv电影放映完之后,一个观众问为什么中国电
影都是这样,象快餐一样?另外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吗?导演激愤地反驳,我是故意
放弃技巧,我要表现最真实的现实。

说实话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言的时候,连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语言的
真实性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期待他的作品保持纯真呢?

原本我是想等到电影节结束再走的,但是我突然很想回国。因为我发现电影节不是
电影,电影是美丽的,而电影节不是。电影节是一个房展会,十大明星楼盘未必是
十个最好的产品,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因为都是托,更何况还有得谁骗谁的样
板间。只因为电影是艺术,便有人看不透电影节里面的道理。我总算知道一点:电
影节不是电影。


--
 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
 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
 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
 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v 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
 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図囩圁囮囸
我就是噩梦. - NiGhtMarE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8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