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aAaAa (白衣飘飘的年代), 信区: Film
标  题: 吴文光作品一览【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May 18 23:37:14 2002), 转信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长度:150/70分钟;1990年


一、简介


片子记录的是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五位人物是:写作的张
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他们户口所在地分
别是云南、四川、黑龙江等,他们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者在北京大学毕业
后自动留在北京,途径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影片分为六段: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1989年10月;
5、张夏平疯了;6、《大神布朗》上演。


二、制作人的话:
八八年四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写作谋生的张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诉我,她准
备结婚出国。张慈的对象是个美国人,叫乔治,一头银发。在张慈处见过乔治的高
波说他像海明威。张慈叫他作"我爷爷"。
我当时想,我们这群自八十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
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
来记录下来。这就是当时拍这部片子的原始动机。拍摄方式是朋友帮忙,在各个剧
组"蹭"不花钱的机器。张慈之后,张大力、高波、牟森、张夏平又以朋友的身份陆
续进入到我的镜头前。拍摄时间断断续续从八八年夏天持续到八九年底。
九零年初我在昆明老家的一个朋友管的机房里剪出这部片子,当时才想到这个名字
"流浪北京"。
我和片子里的人物有过类似的生活,希望过也失望过,痛苦过也快乐过,幼稚过也
疯狂过。把现在中国这么一群特殊艺术族记录下来是我当时的简单想法,同时也想
第一次不受任何约束和干扰地把自认为"真正的记录样式"玩一把。
这部片子完成之后,整个八十年代这一页已被翻过。对于一类中国青年来说,也许
是一种浪漫的梦想主义时代的结束,以及进入的九十年代会完全是另一种面目,即
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们操行的"艺术人生"也可能会变成"人生艺术"。
当然这都是我此刻在这么想的,而当时拍摄过程中,我只是想着如何老老实实、如
一个真正的旁观者那样把他们记录下来。

三、参展放映
1991:日本福岡亚洲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新
电影国际论坛"
1992: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1993:巴黎卢弗宫电影院;柏林文化宫"中国新电影";蒙特尼尔艺术节;悉尼 当
代艺术博物馆
1994:布鲁塞尔艺术节
1995:广州"首届现代艺术小剧场展演";伦敦ICA艺术中心
1996: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1997:代艺术博物馆"新中国/新视觉"

《我的1966》


长度:165分钟;1993年


一、简介
片子主要以五位曾经是红卫兵的人物访问构成,他们是:刘龙江(现在身份为北京
一饭店经理);胡晓光(现在身份为北京某公司干部);徐友渔(现在身份为北京某研
究所哲学研究员);黄玲(现在身份为北京某研究所工程师);田壮壮(现在身份为电
影厂导演)。片子分为五段:1、长在红旗下;2、加入红卫兵;3、拿笔做刀枪;4
、见到毛主席;5、砸烂旧世界;6、建立新世界;7、回到九二年。


二、制作人的话
1966年我十岁。我居住的城市是距首都北京有三天三夜火车旅途的昆明。我家窗口
正对市中心的红太阳广场,这个广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模仿天安门广场修建而成的

二十五年后,1991年的冬天,我在当年红卫兵的策源地北京开始寻访那些"大革命
的过来人"。持续一年的寻访过程,曲曲折折的人物接触,最终形成了这部纪录片

这是一次进入历史隧道的摸索,我时常感觉身处巨大的黑洞之中。
我相信:具体的人与事就是历史。我希望在一次"历史的倒带"中,让某一时间"定
格",看看历史是怎么在进行,人们是如何具体地活动。
五位历史的经历者关于"过去时"的叙述和一支女子摇滚乐队"眼镜蛇"排演名为
"1966,红色列车"新曲的"现在时"过程构成这部片子。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构成。
我希望有心于这段历史的人们能够直截了当地直入具体的人与事件之中。当然,企
求从中愉悦的人肯定要大失所望,因为这部片子没有提供这种享受。
仅仅是共同在一条隧道里跋涉一次。

三、参展放映
1993: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获"小川绅介"奖;香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
节"新电影国际论坛";悉尼 当代艺术博物馆;悉尼国际纪录片会议
1994:纽约林肯中心 "中国新电影";布鲁塞尔艺术节;德国奥格斯堡电影节
1996: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1997: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中国/新视觉"

《四海为家》


长度:165分钟;1995年


一、简介
这部片子是《流浪北京》的续片,同样五位人物在五年之后、分别在五个不同国家
的一段生活记录。片子分为五段:1、家在北京;2、家在巴黎;3、家在意大利;
4、家在奥地利;5、家在美国。


二、制作人的话
《流浪北京》完成时是1990年,片子里五个人物中的四个已经陆续离开北京移居其
它国家。九零年的夏天,我和唯一留在北京的牟森在北京一个胡同里喝酒,他当时
是《流浪北京》的唯一观众。酒喝的半醉时,牟森问我:《流浪北京》的续片还打
算拍吗?我说打算的;牟森说:那好,不过那时我肯定不在北京了。
那时我们对北京都非常失望,我自己也想离开北京。我当时存有续拍《流浪北京》
的愿望是想问:在北京还有梦想吗?如果北京不给我们梦想,巴黎会给吗?美国会
给吗?
三年后,也是夏天,《流浪北京》的续片《四海为家》在北京开始拍。牟森依然在
北京,他是去了西藏,也去了美国,但后来还是回到北京。镜头是从他开始的,到
九四年春夏,镜头移到海外,寻访拍摄了已经定居在外的高波、张大力、张夏平和
张慈。这时人物已不止五个,原因是他们都有了配偶或孩子。
补充一点,片子临近完成时,高波、还有张大力带着他们的妻子、还有孩子回到北
京定居。
五年过去,人的生活足迹就像画了个圆圈地轮回了一次。以后若干年,他们中的一
些人也许还会再离开北京或是又返回北京。这一点他们不能肯定,我也不能肯定。
我能肯定的是,我是希望用记录的方式关注着中国人这种永无归宿的肉体与精神的
流浪。
1995年2月


三、参展放映
1995: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1996:香港国际电影节;维也纳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里斯本纪录片电
影节
1997: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中国/新视觉"

《江湖》


长度:150分钟;1999年。


一、简介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一个名为"远大歌舞团"的大棚演出团。这个大棚来自河南农村
,大棚老板老刘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的女朋友和一群家乡村子附近的爱唱
歌跳舞的青年男女在路上巡回演出。他们"上路"的目的只是一个:离开没有什么机
会的老家,出门挣钱。他们所到之处都要在当地政府各种部门办好关系;演出节目
是唱目前最走红的流行歌和通俗舞蹈;演出地点多半选择在大城市的郊区和附近的
小镇。
老刘和大儿子小刘有了矛盾,在老刘回家后,大儿子接他的班管理这个团,但生意
仍不见好转,一些人因为拿不到钱想要离开。小刘的一个好朋友从别的大棚跑来,
说要帮助小刘,但他欺骗了小刘,带走了大棚的一个女孩。大风把帐篷吹塌,演出
停止了,以后生意一直不好,两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有的离开了。大棚的几个主
要演员密谋向小刘要钱,不给钱就走人。小刘发了部分工资给他们,稳住了他的大
棚。他们继续巡回下去,但挣钱的前景依然黯淡。


二、制作人的话
"江湖"是一个非常中国的词,直接的词意是"江"与"湖",但其暗指的并非纯粹地理
的概念,而是身体离开习惯支撑的土地之后漂浮在凶险难测、前途未明的"另一种
生活"中,或者说,就象人被从家里抛弃到路上之后。所以这部片子里的人们经历
的并不是一种吉普赛式的生活,而是被迫出门、上路、然后梦想着有朝一日挣到钱
回家。这种生活注定与浪漫无关。
10年前我第一次独立拍摄的纪录片是《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那是关于5个
年轻的外省艺术家到北京寻找艺术梦想的故事;现在一群离开土地、以大棚歌舞方
式开始他们四处漂泊的挣钱谋生道路的年轻农民又成为我的纪录对象,我想其原因
是因为我们命中注定是被抛弃在"路上"上了。
1999年10月


三、参展放映
1999: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2000: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国际论坛";北京"纪
录片研讨会";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瑞士尼昂纪录片电影节


吴文光简历

一、个人简历
1956年10月出生云南昆明
1974年中学毕业后到农村当"知识青年"务农至1978年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学任教
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电视台做记者
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写作和拍摄纪录片


二、著作
《1966,革命现场》(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
《流浪北京》(台湾万象出版公司,1994年)
《江湖报告》(《芙蓉》文学杂志自1999年第4期起连载)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5.12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