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oveStory (只娶3月6女孩), 信区: Film
标  题: 王家卫的概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May 19 14:11:20 2002), 转信

王家卫的电影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纯艺术方向的代表,从《旺角卡门》、《阿飞正
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堕落天使》到今天的《春光乍泄》、《花
样年华》,其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文本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然而他的电影本身所负载的东西却总是难以倾尽。在我看来,王家卫的那些支
离破碎的故事无论发生在塞北荒漠,还是在遥远的阿根廷,其底层总是有一个发生
在香港这座大都市里的潜文本,这个潜文本的主角是一个敏感而固执的艺术家,他
把电影的生产过程看成一场游戏,乐此不疲。

    在他的影片里人物大多孤独而自闭,同时又渴望爱情,渴望交流,但又在选择
与逃避之间动摇不定。按他自己的说法其影片主题就是“拒绝”二字,因为害怕被
拒绝,而拒绝一切。在王家卫那里“都市”正是一种无法拒绝却又令人试图逃避的
东西。

    而更具戏剧意味的是他的关于都市的嘈杂、流动的一系列意象也日渐成为都市
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一种快餐式的表达方式,以至于人们一见到高速摄影摄下流
动的车流、人群,摇动不止的摄影镜头,就会下意识的想到孤独、疏离、茫然等等
词汇。


    与王家卫相对应,周星驰出演的一系列影片却把影片的观赏过程变成一场游戏
,似乎还少有人想进一步挖掘其电影文本底层的意义。欣赏他的人求得的是消遣,
而非“意义”,而学院派们又将他视为无意义的文化垃圾。然而周星驰式喜剧中所
使用的一系列“搞笑手法”,不正是后现代艺术家们所最热衷的“拼贴”、“戏仿
”吗?他在电影中时常使用的穿帮笑料,也暗合了布莱希特的理论初衷,如果说王
家卫还是一个热衷于文本实验的现代派的话,周星驰无疑是具有强烈文本意识的后
现代主义者了。


    无论使用何种手法,电影都只能是供消费的文本,电影所提供的意义不过是批
评家的牵强附会,而观众的观赏期待正是被“搔痒”,而不是被打动。因而在他的
作品中无论古装、时装,“都市”都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出现,当然他具有的可
能是影院经理一类的身份。


    以上两人也许代表了都市电影的两极,我们难以用一种永恒的标准来评判他们
。如果说王家卫比周星驰更“高雅”的话,我们不得不指出周星驰式喜剧中有着更
多的英雄主义的正面意识,而王家卫表达的全是灰色甚至黑色,至少在我看来他们
都要比许多好莱坞大片更有价值,因为那些影片不过是用精致的梦幻麻醉观众罢了
,而他们各自把生活的背面和人自身的无聊展现给我们。

    王家卫形容他的四部电影:《阿飞正传》像酒,《东邪西毒》像鸦片,《重庆
森林》像可口可乐,《堕落天使》像冰淇淋。如此比喻,颇有嬉皮味道。

   《阿飞正传》   “一九六0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
起。我会记得 这一分钟。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
。”这句惊心 动魄的台词,阐明了时间和记忆之间的矛盾:记忆企图挽留时间,
但时间的本质 是不可挽留。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问题。张国荣是上海移民,为寻
找生母流落南洋;张的养母决计移居美国;刘德华憧憬跑船的流浪生活;张曼玉几
度往返港澳之间。留在香港的刘嘉玲、张学友,因亲友离去而惶惶不安。这种心态
,与其说是六十年代的,不如说是九十年代的。 尽管《阿飞正传》叙述方式不很
花哨,王家卫惯用的画外音内心独白的手法已经出现,而他通常的问题也都被涉及
:无根的命运、情感疏离、孤独感、忘记 、拒绝以及对被拒绝的恐惧。杜可风的
摄影风格还比较单一,但也初具特色:多室内景、夜景,用冷、暗的照明。尤其是
完全采用手提式摄影机在运动中观照、永远没有固定方位的特点使他与油画式构图
、戏剧性用光的“第五代”拉开了距离。 尾声部分,张曼玉、刘嘉玲、梁朝伟的
那个片断究竟预示了什么?也许只有从《东邪西毒》一窥端倪。《阿飞正传》的续
篇中途夭折,是很可惜的事。


    《东邪西毒》英文题为“时间的灰烬”,说明这是彻头彻尾的关于时间的故事
。名义上它是东邪西毒北丐的“史前史”,但既不从《射雕英雄前传》改编,更不
像常规的武侠电影。这出纯粹杜撰的“射雕英雄前传之前传”,是正史的二重回溯
。开篇第一台词(张国荣即西毒欧阳锋的内心独白)用了《百年孤独》式的魔 幻
现实主义口吻:“很多年之后……”时间在这里已没有绝对的意义,只有相对 坐
标(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剥去了年代背景,人物身穿不属于任何具体 朝
代的服装,说着现代(后现代?)的语言。相应地,空间的安排也呈现抽象的 特
征:现在时态的所有事件都发生在地理位置没有定义的沙漠;具体的地点(“ 白
驼山”、“姑苏城外”)只属于遥远的过去时态,像在另一个星球上。对杜可风来
说,《东邪西毒》是一个例外:基本上没有室内景和灯光。他多用广角镜头拍外景
,角度往往十分倾斜险峭。节奏时而滞重、时而飞快,使空间倍增不稳定感。在自
然光下运用风烟云影、水的倒影、转动的竹篓形成的动态投影,产生了通常情况下
灯光才能有的效果。最具独创性的手法,是MTV式的动画跳跃剪辑——不连贯的
画面,再恰当不过地表现了时间的流失。

    《重庆森林》由两个基本不相干的故事构成。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就像擦身而
过的金城武和王菲,无限趋近,却无缘相交,“只有0.01公分的距离”。 时
间又有精确的定义,“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零点”是令金城武(警察代号223)
心悸的时刻,因为他迷信地认为,那一天(他的生日)将是爱情失效的“过期日”
。从愚人节开始的整整一个月里,他陷入仪式化的等待:每天买一个五月一日过期
的水果罐头。林青霞也在等待这个日子,但她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像野兽一样在
迷宫似的重庆大厦里苦苦搜寻目标。她是都市森林的强者,是没有情欲,只求生存
的现代动物。都市丛林的生存秘诀不是心智简单,而是重重伪装;假发、墨镜、雨
衣,这身永远不变的行头足以用来对付白天黑夜、雨天晴天。孤独到了深处,孤独
就成了盔甲。一方面,时间的必然性令人敬畏(膜拜倒计时的“有效期);另一方
面,时间的偶然性总是毫无理由地随机伏击世人:“56小时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7小时后她爱上了另一个人”。都市星系的芸芸众生,难免有轨道相交、撞
出火花的时候。《重庆森林》就是两幅午夜孤独者的星云图,时间坐标是午夜,空
间坐标是英文题目“重庆特快”———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和中环兰桂坊的快餐店
“午夜特快”。《重庆森林》是嬉皮式的随意而机智的幽默小品,在各方面与巴洛
克式繁复的悲剧巨制《东邪西毒》形成了对比。一言以蔽之,王家卫与杜可风的风
格是典型的“万花筒、MTV、后现代”。


    《堕落天使》如果说《堕落天使》是冰淇淋,它一定是多花色的冰淇淋,是汇
萃了各色王家卫式主题和风格的小百科。《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的连续性首
先体现在金城武身上:他也有一个代号叫223(坐牢时的囚号),因小时候吃了
过期的水果罐头而变哑(隐喻过去时的创伤)。失语症并未能阻止他的内心活动(
表现在不停的画外音独白),也阻止不了与人沟通的愿望。虽不被理解,他还是执
着地寻找与人摩擦碰撞的机会,“即使碰到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在人人画地为
牢的都市里,这个喜剧人物是夜空的亮色。 王家卫惯常借鉴MTV的手法,在《
堕落天使》里更进一步把家庭录像、卡拉OK请来扮演了重要角色。金城武为父亲
录影一节,格外感人。录像是物化的记忆,可以反复重演过去,从而克服了人的健
忘证和时间的不可回复性。父亲死后,金城武一遍又一遍地重放,重温父亲的音容
笑貌。录影似乎能使时光倒转。这一段故事里的人性,超越了王家卫以往关于时间
、记忆、遗忘和死亡的宿命哲学。杜可风的摄影探索不惜走极端。整个片子几乎完
全用短焦广角镜头拍成,违反了常理。香港是向上空延伸的拥挤城市,广角镜头势
必造成变形的效果:近景扭曲失真,稍远的景象变得过分遥远。他的镜头语言总是
惊人地新颖,尤为可贵的是,既无意回避或美化现代都市大众文化的俗气和零乱,
又具备把俗气的环境点化成诗意的功力。


    本质上,王家卫的电影是“作家电影”。这类导演往往喜欢使用内心独白的方
法,因为这能使作家的功能从编剧的草创阶段一直延展到后期制作阶段这个白天写
本子、夜间拍片子的才子,和肩负三十公斤重的摄影机、从来不用支架的杜可风,
两人的因缘似乎应当比八十年代的陈凯歌和张艺谋长寿;只不过,《阿飞正传》开
始时那只占据整个银幕的世纪末警钟正在预告“失效日期”的步步逼近。这股“香
港新浪潮”还能演出什么花样,是个未知数。


    《堕落天使》结尾处,碰得头破血流的一男一女在飞速穿越九龙———香港海
底隧道的摩托车上紧紧偎依。此时此刻,伤痕累累的两人因为拥有“一分钟的温暖
”而感到满足。虽是一晌贪欢,谁又能责怪这种偏安心态?


--
╭⌒╮    ¤         ╰> 我的天氣..
╭⌒╭⌒╮╭⌒╮╭⌒╮ oоО○.╰★
 ︶︶︶︶、︶~~ 、~︶、祇有烏雲.雨滴.
↘天會灰.會不會.讓我忘了你是誰↙~

顺便说说我的ftp端口是11哦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5.1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