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d (cd), 信区: Film
标  题: 晚安,所有将要毕业的人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Jun 22 16:19:23 2002), 转信

发信人: howie (再见), 信区: Film
标  题: 晚安,所有将要毕业的人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Fri Jun 21 02:30:02 2002), 转信

送一个帖子
为过去的将来的生活作结



说吧,记忆!(zz)

作者: 小可爱爱



    8年前,我鬼使神差地在高考志愿表上随笔一挥,填下东北一座大学名字。
    至于原因吗,也许是因为那厚一摞报纸一页页看得太费劲,“点兵点将”听天
由命选了一个。也许是因为17岁时,我还向往着——远方,于是我挑了一条最遥远路线
:西南——东北。
    随着火车 诉昶 哧跑了48个小时再加上北京转车,疲惫不堪的我终于到了目的
地——沈阳。出站后,我听到第一句话就是——大哥,去哪儿呀?
    暮色里,一个出租车司机上来搭讪。
    X大
    来吧,嘿。还磨几啥?
    多钱?
    啥钱不钱的!到了再说。哎,哥们你别走啊。打表,成不?咋地?打表都不好
使?操!小样……
    初到学校,伙食成了一大难题。学校的饭菜似乎只有一个味道:咸。大概是为
了让同学能多吃点饭,少吃点菜。每天固定不变几样菜:溜肉段(实际上只是面糊团子
,偶尔裹了几块肥肉)、酱茄子、大白菜……小抄窗前,永远排着长长的队,抄菜师傅
(大娘)手法极为艺术,案上放着一罐日日不变呈焦黄色肉,似乎永远都捞不完。每次
油热下锅,如蜻蜓点水般起勺捞起6、7片。顷刻,一份出锅。师傅满意以勺敲锅——下
一个。抄啥?青椒?白菜还是茄子?

    除了伙食,最令人头疼就是口音。本以为东北话就是和赵本山说得大同小异。
亲身体味后,才知道东北话里面地域性差异也很明显。举例说:大连话跟盘锦话就完全
不同。靠海一带口音都带有“海派”风格,近乎山东话最为难懂。而越往北去则口音越
发标准。沈阳话东北口音略重,至长春已变清澈,到哈尔滨时已是非常标准普通话。(
如果能抛去话语里常用的东北俚语)

    口音上的不适应,最大体现就是在课堂上,高数老师来自内蒙与辽宁交界一个
小村,毕业于北师大,被东北师大毕业的助教恭维为“模糊数学的泰斗”,其一口的东
北话让我每次如听天书,他惯用的开场白半年后在我适应了东北口音方才明白:

    我叫姜邴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我是农村长大孩子,嗬,刚到北京读书那
前,柏油马路啊,头一回见,夏天一晒,软了。就跑去踩脚印。所以,大家一看我这脸
,黑不拉几的。就是踩北京马路晒得……

    大三,教我们离散数学,是一个来自丹东女老师,一个人常常在台前讲了半节
,下面一些同学依然面面相睽:说的啥玩意?第几页?
?
    开学头一个月,我患了思乡病,怀念家乡的小吃,怀念故乡熟悉的街道、马路
、房屋。思念高中同学,天天给亲爱的写下一封一封长信。过去的人与物如同一部电影
完美搭配起来,每个细节每个片段如浮光掠影般从脑海一遍遍重复、生息。



    学校位于沈阳一个重工业区,所在街道恰巧就是那个唱着“我的1997”的艾敬
家,我曾骑车穿遍这个片区,企图找到她歌声中描述的一个个故事的蛛丝马迹。
    可惜我一无所获。
    沈阳马路命名有些奇特:主要以数字加路构成,比如我们学校北院就在9路,
南院在11路。9路市场,三好街、五爱市场,这些名字颇令人记忆深刻。
    马路两旁建筑多为大型的工厂,多半一个厂区就好几万人,但在90年代就显没
落,多半是处于停产歇业状态。下岗工人自谋生路,多半是在街边摆摊或者在农贸市场
谋生

    大三准备考研,在校外13路和同学租得一两室一厅房子,原来主人是搬迁过来
的,两夫妇双双下岗,在外开一个小饭馆,生意清淡,索性把房子租出去,全家三口住
在饭馆里。
    饭馆是一平房,无暖气,冬天烧炕,三九时,男主人带自己小孩回家,面露难
色,告诉我们小孩读书,晚上饭馆实在太冷,抗不住,能否在客厅一角铺床让小孩暂住

    小孩十个手指冻得跟红萝卜一般,全是冻疮。他大概觉得有些别扭,一抬头嚷
:住啥啊,我就喜欢住饭馆里面。睡炕比床舒服。
    大人就骂:你这小B,咋这么不懂事呢?没钱买煤,烧个鸡毛炕啊?
    最后,我们同意了,可小孩还是没来住。
    楼下,住着一位老大,小区无论老少见其面,必满面笑容称其为:铁哥。冬天
老穿着一件又黑又亮黑色皮风衣,手指戴着一枚极为醒目金戒指,无论天的阴晴脸上永
远是一副墨镜。他老婆打扮甚为夸张,浓妆艳抹,裹着一件毛皮大衣,三九天还穿着裙
子,戴着一对硕大无朋金耳环。高跟鞋哚哚哚声音震撼楼道。
    在东北待久后发现,这里男人,无论黑白两道,只要有了资本、官位,其打扮
和出行总是略带着港片“黑社会人物”痕迹:风衣、墨镜、巨大的宝石戒指、宽敞豪华
坐骑。而女人,多半打扮夸张,脸上施足了脂粉油彩。脖子上、手上、耳坠总是戴着耀
眼的首饰珠宝。
    在沈阳不时可见到街上呼啸而过的劳斯莱斯、宝马、奔弛、法拉利,跑车款式
各种各样,颜色鲜艳夺目。就在它们飞驰而过一条街道两旁,依然是一个个地摊后沉默
无语的下岗工人。
    如此强烈反差,也是这个城市留给我最深刻记忆之一。



    班里同学约有3/4来自东北各地,无论男女大多比较豪爽(除了几位班干部)
。无论男女,喝酒都比较厉害。常常在饭馆端起一口杯(约2两半白酒),说句:干了。
一仰头,就下去了。
    当时,学校外饭馆最流行白酒是老龙头口杯,啤酒则是皇牌,和现在雪花啤酒
出自一个厂。因为学校本为一个理工科学校,仅有的几个文科系又全部集中在南院,所
以,北院漂亮女生很少。每个周末,大部分单身同学最好打发孤单办法就是去饭馆喝酒
。相对而言,北院门口饭馆生意最好。
    生意最好一家名叫——莲花酒家。每个周末,都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时
,可见到一个家伙疾步而出,冲进厕所,小门一关,哇哇大吐一阵,完事后,又若无其
事返回桌边。
    对于大部分单身同学而言,周末最难熬。有钱就喝酒,没钱时就去俱乐部看电
影、看录象。或者枯坐在寝室里塞着耳机,写着长信。
    活该你是个单身汉。
    而为数不多小情侣此时则多半选择空无一人的寝室,安静的图书馆,漆黑小树
林,或者泡在学校俱乐部里看电影。
    学校看电影地方只有俱乐部,其他几个场所空间狭小,只能放录象。而每次看
电影,无论男女,几乎人手一袋“毛嗑”,电影未开场前,只听整个俱乐部里,一片嗑
嗑声。电影结束后,满场瓜子壳。
    后来,跑到五里河看甲A,依然发现所有入场球迷依然是手持一袋“毛磕”。

    学校里的电影顺应市场需求,多半以大片为主。最热闹一次,就是放“阳光灿
烂的日子”,过道都站满了人。一起欢呼,一起鼓掌。
    大概是因为里面年少青春气息打动每一个人。
    大四时,一个北京同学实在闷得慌,去承包了学校一个小录象厅,放起了“北
京杂种”、“墙”、“大门”,打足了广告,然而观者寥寥。于是他痛下决心改放——
“人肉叉烧包”、“大内密探”、“东成西就”、“潘金莲前世今生”,收入颇丰。
    毕业前夕,他免费招待全班同学去他的小录象厅看录象,后来,整个系同学拉
拉杂杂,都跑去了。居然又放得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大一时,从学校踢球回来,见路边一小摊,几个日本留学生围着,叽咕叽咕,
摊上摆了一堆花花绿绿磁带。扎眼。
    以为是卖盗版带的,没在意。回寝室换衣服时,一介绍我听beatles同学冲进
来告诉我:那哥们卖打口带,不去看看?
    我说:有啥啊?
    他说:可NB了,有批头士,有滚石,有大门,还有吉米啥斯的,操!名字一下
忘了

    反正就是些杂志上见过却没听过的磁带。一下把我兴趣逗起来,穿着拖鞋,就
跑了过去。卖磁带那哥们一见面就把人震住了。他身边摆着一摞常见的“音像世界”不
说,还有几本美国的“滚石”英国的MOJO杂志。一介绍那盘就翻一本名叫“摇滚乐大观
”书,瞅见没!书上写的:重金属乐团里的经典,吉他手号称重金属乐队里技术最好的
四大高手之一!
    从此以后,我的伙食标准急速下降,周末也很少去饭馆,全把钱贡献给了这个
打口摊贩。
    过了一个月,花了几百块钱后,跟这个名叫阿威的人熟起来,没事就蹲他身边
,跟他唠嗑。他家就住学校旁边,大专毕业后,不爱去他妈给他找的区工商局上班,就
去了一家音响店,卖器材。还卖走私的LD。一千多元一张,除了大款没几个人能买。但
碰见大款一买就是一打。阿威一直记得,一个大款和一个小蜜来买碟,小蜜指着“阿甘
正传”问大款:这啥片啊?大款说:哎,就是说一SB有傻福的。挺逗的,喜剧片。
    本来生意不错,偏偏碰见扫黄,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把摄影机机位放在街对
面的一个房间里,让一个记者假装大款来买三级片。
    阿威以东北人的直爽回答了他:现在扫黄抓得紧,没有,你过阵来买吧。要啥
都有

    因为这句话,记者连同警察、工商、税务旋风般冲进店,盘查店员各类证件,
四处搜查,最后因为一个店员喜欢李丽珍,把一张“蜜桃成熟时”宣传画贴在柜台下,
被当场抓获。
    然后就是封店,老板四处找人,托关系。阿威也因此被老板开了。没了工作,
开始把兴趣做成了职业——卖打口带。
    跟阿威混熟后,他卖打口就先把底价告诉我,说你看着给。都哥们了,啥钱不
钱地
。一天如果卖四五十,一高兴,就跑到寝室找我说:吃炒面去不?
    毕业时,看着阿威四年半卖半送的几千盘打口带发愁,咋处理呢?最后还是没
舍得丢,包了整整两个大木箱,托运了回去。



    沈阳,一到春秋两季,必刮大风。多从内蒙过来,扑天盖地般席卷而至,地上
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四处飞扬。巍巍壮观。
    而每年到了卫生城市评选之际,大学隔壁中学的大喇叭便开始广播:杜绝白色
污染,号召同学们去街上拣塑料袋。
    只见中学生不一会,就按照排着整齐步伐,来到绿化带上,拣塑料袋,老师骑
个车,四处指画:这儿,那儿。
    风沙纷扬季节,街上骑车女性,纷纷带着不同颜色头巾,以此裹面,乍看:各
个神似阿拉伯女郎。也算一景。



    东北姑娘,并无之前想象之中各个千篇一律象个大老爷们大大咧咧抽烟喝酒。
实则,温柔也有,敏感也有,大胆也有,豪爽也有。其性格身材容貌与其他地区姑娘并
无太多差异,
    只要还有着青春时,每一个姑娘,就是一朵睡莲,静静等待着盛开摘取。
    同学找的女朋友,东北这边多称:媳妇!找到女朋友,他们称:处对象啦?女
称男倒没有什么特别的:一般直呼其名,寝室里几个找了媳妇的,一到周末,就和媳妇
瞎逛了。压马路,坐两小时工交去逛五爱市场,或者啥也不干,就是两个人腻在一起,
言不及义,也觉得好有趣。
    农村来的同学,多半在大学找媳妇就是自己初恋。而城市里来的,多半说我高
中初中女友咋地咋地。
    即便同为东北人,我认为:农村来的同学更朴实,更淳厚一些,他们的爱情虽
然缺少些浪漫纠缠,但至少简单平易真诚,如同他们的性格。相比而言,城市来的同学
多少有些爱炫耀、比较、显摆的臭毛病。连同爱情,他们多半也是痴心不足,贪心不能
的左右为难、见异思迁的两面派。
    老大来自锦西农村,大二和同班一女生处上了。大四毕业前,为了跟媳妇一起
回北京,找系主任,送点礼物,最后分配到一个去首钢名额。去北京后,拿到城市户口
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媳妇办了结婚证。
    老二来自沈阳,住我上铺,大一爱显摆自己高中媳妇照片,喜欢对着媳妇照片
唱林子祥的“生命生命这好家伙”,大二就改唱“花街七十号”,他媳妇没跟他一校,
在大连,东北财大,大二就把他甩了。他说是老子把她甩了,大三又带来个女生,医大
的。身材很高,脸蛋漂亮。大四又换了个个矮的,长相也一般的南院女生,我说:咋的
?他说:咳,换了个更漂亮的呗。现在,听说结婚了,找了个中学老师。
    我媳妇来自吉林浑江,靠近朝鲜边界小城。跟我同系但小一级。大学时自己好
旅游,喜见山水,逛完辽宁的凤凰山、千山后,四处打探谁家离天池更近,无意中得知
她名字,便每晚乘着晚自习坐她旁边套近乎。
    一周后,对她兴趣甚过天池。
    媳妇性格文静,刚开始处两人走一块儿,碰见个认识的同学,给她打个招呼,
她的脸唰一下就红。下意识地就把手从我胳膊里抽出来。离我三步之遥,站着不动,拽
着衣角,尴尬不安的神情。
    之前,她还没谈过恋爱。
    等大三时,冬天只要下雪,她就和我一块,走在无人经过一条校园小径上,脚
下厚厚的雪,踩上去,噶叽噶哜响,她说她最喜欢听这声音,当然,为了等到无人前来
,多半时候,是寝室熄灯关门之后,我得爬窗进去,她得每次贿赂女生宿舍看门大娘五
块钱

    无意之中,听她提及东北一种野果“美姑娘”,好奇问了几句,过一个礼拜,
她就托人从老家带了一兜来,问我:好吃不?我尝了几个,一皱眉,呸,真难吃。
    大学时,阶梯教室,板凳太冷,东北同学人手一个坐垫,偏我没有,也觉得无
甚必要。大二,她发现我没有这个大家都有的东西后,也未多言语,自己找到一个弹棉
花的,称点棉花,找布亲手给我做了一个。为了把棉花扯碎,搞得整个寝室满是棉絮飞
舞,她带着口罩,煞有其事双手纷飞。

    寝室老四,广东人,见她给我做的坐垫后,半开玩笑地说:给我也做一个吧?
媳妇连想都没想,点头就应承道:行。媳妇心眼实称,不爱骗人,相对而言,我则是谎
言不断。我毕业时,她心乱如麻,我则忙着和同学喝酒撒欢,回成都后接到她电话,她
说这次期末考试挂了两科。我说:咋的,她说想你呗,恼心。书根本看不进去。两年后
,在成都见到已在长春人保上班的她,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呀。你咋还这么瘦。我随
口就应道:想你呗。她愣了一会儿说:我结婚了,一毕业就结婚了。

    想你呗,说出这几个字对于我而言是多么轻率随意。而对于这个东北姑娘而言
,是多么真挚和诚心。



    前几天,整理杂物,无意中发现了大学时的信笺,翻阅了几张,一个当时在哈
尔滨读大学的高中同学给我一封信里如此写着:
    我们出发去远方,就是为了怀念。逝去的岁月,就是我们一生连绵不断的一场
电影,回忆是剧本,导演是自己。
    现在他在东京。

--
爱情是你好,再见

※ 修改:.howie 于 Jun 21 02:34:22 修改本文.[FROM: 211.96.233.1]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11.96.233.1]
--
※ 转载:.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11.96.233.1]

--

夏天又开始赖在我床上.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20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