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arey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信区: Film
标  题: 浮生行走之王家卫篇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Jun 26 22:17:18 2002), 转信

看王家卫的电影,有一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觉。
至今为止,他的新作只能算是《花样年华》。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尽管它
为王家卫带来了诸多奖项。就我的感觉而言,《花样年华》失败在人为的雕琢痕迹过重。
语言的简洁优雅、怀旧气氛的浓妆华彩、配乐的精致含蓄、甚至表演的出色,都不能抑制
我对它的失望。这就像一场华美丰盛的宴席,摆在面前却没有了胃口。不过王家卫还是努
力表达出了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关于一个怀旧、假设、拒绝……的感情故事。这其中梁朝
伟和张曼玉的精彩连璧功不可没。我常对他人笑道:“以前看马景涛演个电视哭啊喊啊,
好象非如此就不能表现其激荡情怀——你看人家梁朝伟,一个眼神就搞定了!”
我比较喜欢的是《重庆森林》和《东邪西毒》,《春光乍泄》也不错。凡是经常看
王家卫电影的人都知道,他的显著特点是大量的心理直白或旁白。我不经常看,可我也知
道。有人在旁边絮絮叨叨的讲话,主角则面无表情地在内心独白,比如《堕落天使》里的
那个杀手。在《重庆森林》中,梁朝伟会对着肥皂、衬衫、毛巾甚至房子说话。看上去很
好玩,展露的却都是触目惊心的寂寞。后来看古龙的小说,发现里面也是大段大段的对白
或旁白,就想:这也是个在心灵上极度与外界隔膜的人吧!只有寂寞至此的人,才会永远
自言自语,这是他可以用来宣泄的最好方式。
王家卫的成功之处是他能把讲述人的种种情感故事和商业近乎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
起,就如同好莱坞横行于世的最大原因是美国人懂得如何结合娱乐和社会题材。身处香港
这样繁华而现实的城市,你不可能指望王家卫拍出的电影干净一如过滤二十七层的纯净水
,其中的商业因素无可避免。虽然这并不影响他拍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影片。
王家卫的成功还得力于他的两大助手:张叔平和杜可风。张叔平是他的美术指导。
他替王家卫“负责视觉上的表达”。华丽浓郁的色彩,浪漫激越的风格,给人以强烈醒目
的视觉效果。几乎王家卫电影里的每一件小东西,都由张叔平用他敏锐独特的视角来表达
发挥,从最大程度上反映人物内心。杜可风是王家卫的金牌摄影师,他的名言则是:拍电
影就像“Having Sex With Life”——有这样的激情、对自然生活的感悟,拍出来的东西
才是最具有震撼力的吧!他们的才能个性再加上王家卫的创意,就是无法分割的尤为出色
的“三驾马车”。
有时看王家卫的电影需要想一想,其实也没有很深奥。他描述的那些人物也许就在
我们身边,或是埋在心底深藏不露的另一个自己。偶尔会渴望那种生活,流浪;时时在做
着的事情,拒绝与被拒绝;可最常感受到的,还是寂寞如潮。流离失所。黯然不语。表面
上的一无异样和内里持久不变的迷茫失落。王家卫把这些阴影里的东西搬到屏幕上,看上
去像一面镜子,一面唐宋古镜,略略模糊发黄的镜面,映出那个好象很熟悉又好象很陌生
的自己。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时,那份触动、竟有几分像初看卡夫卡小说中描写的死亡:冷
峻的、绝望的、完美的。因为似曾相识而被打动,心里有微微的悚然。
现在,随着王家卫电影中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增加,感觉也越来越淡。他的技
巧渐渐变得纯熟准确而无懈可击,所以,锐意灵性也在渐渐地消褪。这也许是他的成就。
也许是我们的悲哀。
一次不经意看到一篇抨击王家卫的文章,说他戴着总不摘掉的墨镜:“我也曾见过
王家卫戴着普通的眼镜,穿着老实巴交的西装上台领奖的照片(那似乎是《旺角卡门》的
时代)。后来,他变了,名气越来越大,派头越来越足,眼镜越来越黑。终于他声称从来
不摘墨镜,开始用有色眼镜看世界,用有色眼镜拍电影。这成了他的标志,就像他也成了
某种标志。我真奇怪内地那么多记者、主持人拿王家卫的墨镜做文章,却没有一个人想到
去问他在拍片看监视器的时候是不是也戴着墨镜呢?如果是,那他怎么控制影片的色彩呢
?”看后颇觉好笑。一副墨镜而已,个人喜好,犯不着这么上纲上线大做文章吧!不过王
家卫也是——你戴上墨镜是王家卫、摘了墨镜就不是你了么?忒也有点小资主义者的矫情
了。



--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8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