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C (一定重修), 信区: Film
标  题: 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1)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ul  4 10:40:25 2002), 转信

作者:倪震


------------------------------------------------------------------------
--------
  1994年3月, 我的日本友人木全纯治和关正美来到北京,希望我写一本书,来
介绍第五代电影导演们的早期活动。他们相信,日本读者会很有兴趣了解张艺谋、
陈凯歌和田壮壮导演及同代人的奋斗经过,尤其是他们如何迈出最初的步伐,拍成
令人瞩目的处女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我决定接受这一建议。经过五
个月的努力,在1994年8月份完成了书稿。 1995年2月,日文版《北京电影学院故
事-第五代电影前史》在东京和名古屋面世。

  由于这本书是面对外国读者的,加上日本出版者再三叮咛,要明白畅晓,生动
可读,千万不能理论性太强,所以,从介绍的角度和选材的繁简上,有很多专门的
考虑。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打算在中国出版此书的原因。今年,适逢第五代影人的主
体--北京电影学院78班同学毕业20周年。朋友们都说,这本小书未尝不是一个有意
义的回顾。因此,我愿意将本书呈现在大家面前,作为增进了解中国第五代电影的
一种努力。

  第五代电影发端于1983年秋,以《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为序幕,《大阅
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盗马贼》的相继出现,表明了一场具有前卫
性质的电影运动全面展开。而《红高粱》则将早期第五代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随着
第五代电影在90年代的成熟、丰富和演变,诸家蜂起,评论如潮。但是, 对于这
场电影运动的史前探究,还涉足甚少。 本书也许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尝试。

  由于我多年来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在朱辛庄年代,和78班同学共同度过几个
春秋。往昔岁月,历历在目。但是,为了叙述的详尽和材料的可靠,我还是在
1994年4、5月间,重新采访了书中的主人公们。那一次的采访,对于双方而言,都
是一种难得的旧梦重温。他们不但提供了种种丰富的资料和个人经历,而且常常因
往事的沉重而引发叹息,甚至使谈话停顿……。可惜的是,当时由于许多第五代影
人忙于拍片和各种活动,不在北京甚至远在国外, 采访的计划未及全部实现,造
成本应完成的全景叙述有许多缺失,远不能成为一部全面的第五代电影前史。对于
这种遗憾,陈凯歌导演曾几次对我说,您应该写一本《第五代电影十年》来弥补嘛
! 但是,这就是另一本书了。当然,如果现在有足够的资料和采访的机会,我将
非常乐于撰写一本全面研究第五代电影的著作。

  本书从纪实的角度,着重对第五代电影的根源作史实描述。因此,尽量避免作
理论上过多的评述与分析。但是,在谈到第五代电影中的散文纪实风格和意象造型
风格是如何先后出现,陈凯歌和张艺谋如何奠定和丰富了第五代电影的艺术风格时
,我还是作了一定的理论概括。尤其是在评价田壮壮的历史作用时,本书提供了若
干重要的史料和分析。我相信,这有助于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第五代电影的起源和
历史背景。

  在筹划中文版过程中,承蒙本书主人公们及有关单位提供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
,使本书大大增色,在此特向陈凯歌、李少红、何群、侯咏、夏刚、吴子牛、张会
军、郑国恩、田金夫及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银幕》杂志社、北京电影学院档案
资料室和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致以深切谢意。

  承蒙黄河先生为本书整理图片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2001年11月10日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8.1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