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C (一定重修), 信区: Film
标  题: 第五代电影前史(17)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ul  4 11:46:15 2002), 转信

第二章 苦读篇 (7)

------------------------------------------------------------------------
--------

  到了今天,当这些摄影师亲切地回顾朱辛庄岁月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
起1979年春天到京郊十渡去拍摄风景照片的情景。在那整整一个月的爬山涉水中,
使每个人的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十渡”是北京西南郊区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位于房山区西南拒马河中上游,
因河谷纵横,远近交错,从一渡到十渡要十次越水渡河,所以称为十渡。这里高山
林立,河滩广阔,三十里河谷宛如一片画廊,虽然离城市不算太远,却山势险峻峭
拨,有大气磅礴之感。因此,这里成为电影学院摄影系和美术系学生历年来教学实
践的固定景区。


  在十渡,大家都三人一组、两人一对地分别住在村子里的农民家里,和农民同
吃、同住,还要帮房东担水、扫院子,干一些轻的农田里的劳作。因为和农民房东
亲如家人,拍起他们的肖像来就无拘无束,生动自然。侯咏摄影师说:“我在学院
里拍了那多灯光人像作业,都觉得不能尽兴尽意!那不是在拍摄活人,而是在翻来
复去研究光。我承认那是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不然就出不了大摄影师,但我还是爱
拍活生生的人,生活中各类人。我在农村里拍的农民老大爷和小女孩儿,神态非常
自如,用光也朴素大方。教室里训练的那一套全用上了,真不错。但是教室里肯定
拍不出这么生动的照片。”


  要是沿着大山脚下的河滩上走,每隔一、二里路就有一个渡口,每个渡口都有
特殊的风采,但你要走向远处的渡口,比如三渡、四渡,那就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想抄近路就得沿着岸上的一条铁路线走,或者坐火车跑两个小站下车,到达预
定的渡口,那就会快许多。这里的铁路钻过大山常常是一个又一个隧道,相隔不远
。黑黑的山洞有时几百公尺,有时要走1公里左右,才能重见光明。背着照相机在
隧道里,恰好一列铿锵呼啸的火车扑面而来,绝对是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事情。但
是这种惊险,人人都想去尝试尝试。而山洞内外选景拍摄,更是一种十分诱人的摄
影角度。


  有一次,肖风在一个铁路隧道口外的铁轨旁架好了照相机,前边还加了好几层
保护镜,下决心拍一辆飞驰的列车从山洞里冲出来,向前方掠去的动势摄影。他趴
在路基旁的小道上静静地等候,听到远处传来的汽笛声和洞中响彻的路轨声,兴奋
不已。没想到火车刚刚从山洞里露头之际,司机猛然看见前方路轨旁躺着一个人,
还架着一个什么器械,一下子慌了神,拼命扳制动装置,列车在“咣啷,咣啷”的
巨响中长叹着勉强停了下来,司机长一步跳下车就来抓这个“不轨分子”,肖风一
见他制动停车,知道大事不好,收起相机,跳起身来翻身就跑。路又熟悉,人又轻
,跳下桥洞、钻进丛林,很快就没人影了。


  “我们那个时候都疯了,为了一张照片,可以在山顶上一冻几个小时。或者为
了等晚霞,拍完以后再走十几里地回来,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快吹灯睡觉了。农村里
睡的早嘛。”回忆往事的肖风很有感触地望着远方,好像那远方就是十渡连绵不断
的群山的峰巅。“那一次,我们不少人都用积存起来的钱买了十几卷胶卷,偷偷藏
着,加上学院发给的胶卷,拍得很多。尤其是拍了许多随意性的东西,结果出了不
少好作品。回来以后一冲洗,数不清的底片在暗房里一条一条的挂得像森林一样。
放大出来以后,办了一个十渡风景摄影展。侯咏、吕乐等好几个同学都拍得很棒。
不再是只有张艺谋一个人遥遥领先的情况了。”


  侯咏回忆道:“那一次,我们回来后把胶卷都冲洗出来一条一条挂在暗房的铁
丝上,张艺谋来转了好几圈,最后停在我的底片面前不吭声的看了半天,指着其中
一张麦田的照片说,这张真不错。我当时得意极了。这是一张从山顶上俯瞰下来拍
摄的照片,下面一片麦田,田梗纵横延伸,中间一条小路上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很
有装饰性。”他兴味盎然地谈下去:“从那以后,我们拍遍了北京郊区的许多名胜
古迹,除了十三陵以外,长城、香山、鹫峰都不只去了一次。有一年冬天,早晨醒
来只见窗外一片银白,整个朱辛庄都被厚厚的积雪盖满,大家奋而跃起,各个宿舍
奔走相告。当时全班商定一个主意,向系里请求停课一天,让大家出去拍雪景。系
里同意了。我们立刻装上胶卷,每人背上相机带足备用胶片,各奔东西,我和同宿
舍的几个同学去了八达岭,在雪后的长城上冻的手脚发木,但我们满载而归,照片
放大出来以后,有一张雪景被张益福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作为质感优秀,用光得当
的典范,我心里那种充实的感觉,至今难忘。”


  而电影摄影技巧和摄影造型课则是二年级以后的专业主课。这两门课都由当时
的摄影系主任郑国恩教授负责。郑国恩老师是一个身高体壮、性格爽朗的东北人。
他俄语很好,所以两次去莫斯科进修摄影艺术课程,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当时苏联电
影教学的方法和教材。再按照中国的实际作了许多调整、改造。


  进入电影摄影教学阶段后,在朱辛庄的大摄影棚里搭了两堂布景,一堂是农村
的院子加农舍;另一堂是城里的平房,第三个单元是日光外景。郑国恩老师把全班
同学分成三个组,按着这三个不同的内容轮流拍摄。在照明布光上有另一位老师专
门指导,每一个同学都拍摄一个5-6分钟长的故事片断,别的同学就替他照明或当
助理,表演系的学生们或老师们来替他们当演员。当时的气氛是全都尽心尽力,从
未发生过当别人拍作业时,当助手或当照明的三心二意或敷衍塞责的情况。


  郑国恩老师住在朱辛庄学生宿舍一间房子里,每个晚上跟大家一起分析作业。
他尽量的把自己在苏联拍片时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北京洗印厂的两台16MM洗片机专
门为学生们冲洗黑白胶片,送胶片去洗印的汽车不断地往返于学院和洗印车间之间
。在改革开放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还继续沿用的时代,很低的价格就可把为教
学服务的洗印加工承担下来,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练习的机会,有时甚至是反复练
习的机会。50年代以来一直延用到80年代之初的国家包办大部分教学经费的方式,
对认真攻读又大都很穷的学生来说,是成材的保证。在78级学生埋头钻研的时代,
为了布置一种光效,达到预想的一种效果,大家群策群力,可以反复钻研拍三次、
四次甚至五次,老师也尽心尽力地指导帮助。但是今天,在商品经济气氛已完全弥
漫在全社会,学生把读书和就业当作生财有道的手段时,有时候作业不过是一个完
成任务或应付差事的过程罢了。那里还会再度出现第五代群体性人才的气氛?!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8.1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