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aAaAa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信区: Film
标  题: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ul 14 10:14:18 2002), 转信



  其实,我原本打算写一篇关于阿巴斯.库亚斯塔米“村庄三部曲”(《何处是我

  朋友的家》、生活在继续》、《橄榄树下的情人》)的文章的。之所以单独把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拿出来作为单独的观后感来写,是因为直到看到最后一个镜

  头的时候心里始终有着强烈的震动。这是部第一次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国

  际电影节上拿了奖的片。(好像是瑞士洛迦诺, lingyu知道不?)伊朗是个政

  教合一的国家,因此电影的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意识形态和有悖伊斯兰教规。由

  于受伊斯兰教的严格限制除了未成年的女孩子,伊朗妇女很少能在银幕上现身。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伊朗出现如此之多的、并非为儿童拍摄的儿童影片。

  我至今仍记得初看《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时的伤感,小阿默德为了还一个作业本

  四处求人带他翻过山岭,可忙碌的大人谁也没时间理睬他。他的眼神充满了焦急

 与哀伤,那是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经历过却已遗忘了的孤独感,阿巴斯悄悄地将它

 收存."城市有那么好吗?那不是我们可以叫做故乡的地方啊。"这是《何处是我朋

 友的家》中孩子的一句台词。那种"城市"对 "故乡"的疏离感,透露出现代社会对

 于心灵世界的陌生意味。或许会有"过度阐释"的危险,

  但在我看来,这些作品中孩子的心灵紧张隐喻着伊朗本土文化所面对的困境,他

  们的焦虑表征了伊斯兰文明面对现代性压力的紧张。传统的生活方式几乎无力抗

 拒现代世界的通行理性规则,只有在不断"适应"的困扰和挣扎中,艰难地维护自身文

 化的价值和意义。而对所谓"国际社会"来说,对伊斯兰国家的主要关注点是其石油

 产量和输出价格等等这些"可资统计"的指标,而对这个"异邦民族"的心灵诉求,对

 其在现代性冲击下的文化挫折从来置之不顾。在这个的意义上,伊朗"儿童电影"中

 所呈现的"被漠视的心灵紧张"具有深刻的民族悲情喻意。

  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和陈英雄很像?~



                                                AaAaAa

--


       一天早晨起来, 天空阴沉沉的, 像有什么东在动,
                 无数小东西,仔细一看, 是雪花在飞舞。


※ 修改:·AaAaAa 於 Jul 14 12:39:56 修改本文·[FROM: 192.168.75.99]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5.9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