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aAaAa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信区: Film
标  题: 生生长流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ul 14 10:19:42 2002), 转信



  我所理解的阿巴斯还是要从他背后坚实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正如他本人曾说的,

  "梦想要根植于现实。",他整个电影梦想就深深植根在伊朗这块土地上,吮吸着

  波斯古老哲学的养分。所以,他能够耐心且不动声色地关注人们看似极其普通的

  生活,然后从中挖掘出深邃的情感世界。早期的作品中,他主要展现的是儿童的精

  神世界,有别于很多对孩子怀有爱心的创作者,阿巴斯不喜欢以俯视的角度讲述

  此类故事,而往往是以孩子自己的视角来白描身边的事物。从孩子清澈的眼中,我

  们可以看到他们单纯的爱与不爱,和面对成人世界的困惑与惶恐。

  《生生长流》,阿巴斯能在地震大灾难的当口,当机组织拍摄队伍,开拍这样一

  部剧情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电影,再一次说明电影影像媒介作为艺术和记录历史、

  洗涤人心的实质功用。其实,中国每年地震也不少。但我们能看到的全是些肤浅的

  口号,堆积的悲伤、煽情的字眼,贼没沉淀,缺乏全面省思人类面临自然灾难时的

  观点和态度,因而缺少深度。阿巴斯显然深刻了解这点,他丝毫不煽情,不极尽全

  力地去呈现震灾的恐怖,反倒很客观平和地让满目疮痍的家园、大地成为故事的背

  景。对于天地之不仁,阿巴斯关注的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终究是用什么样

  的态度来面对?

  剧情从高速高路开始,简单如一纪录片,借着导演父子两人成人及儿童不同的眼

  光,去观察一场人间灾祸的影响。片中看似冗长、单调的车行画面,被阿巴斯慢慢

  埋入故事的线索,透过父与子的对话,和当地居民的对话,我们渐渐了解伊朗人的

  生存疾苦和生命哲学。他们认为地震是「上帝的旨意」、「死里逃生的人,才知道

  珍惜生命,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或者,还有那个死去60-65个亲人的男子(后来

  成为《橄榄树下的情人》的主要故事),在大地震的隔天,和心爱的情人结婚了。

  他说:「死神来得如此突然,至少要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否则不知道下次死的会

  不会是自己呢!」他们的态度,与其说是及时行乐,不如说是一种乐观、坚韧

  的生命力。这样乐观互助的生存哲学,到片尾所有驻扎在临时收容营地的住民准备

  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达到最深沉的慨叹。他们说:「世界杯四年才一次,不能不看

  吶!」导演并非讽刺这群人的愚昧,那毋宁是一种崇敬的态度,对于这个苦难的民

  族的宿命观点,以及伊朗人勇往奋进精神的礼赞啊。

  所以,即使到最后,饰演导演的男子还是没到达寇克拉;没见到心中悬念的阿汗

  默德。当车子遇到「之字形大斜坡」而爬不上去时,我们以为他会知难而退,车

  退回去后,还是一鼓作气往上慢慢爬去。这是饶富深意的一个Ending画面。完全

  凸显出片名「生生长流」的象征意义,亦是阿巴斯把此片献给1990年伊朗大地震的

  牺牲者的主要原因。虽然阿巴斯不喜欢高深莫测的象征主义和隐喻形式,然而透过

  他朴质、自然的轻描淡写,长镜头的缓慢凝视,竟展现一股如清流般的生命真诚和

  热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思的。



                                                 AaAaAa
--


AaAaAa:所有闪亮的日子不过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青春如此枯萎,莫非$userid就不绝望?!--AaAaAa

※ 修改:·AaAaAa 於 Jul 14 12:40:14 修改本文·[FROM: 192.168.75.99]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5.9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