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verve (verve), 信区: Music
标  题: 写Jim Morrison--冰绿茶3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May 18 22:44:31 2001), 转信


(三) 火焰上起舞





 是的!我知道我的渊源

  我饥饿如同火焰

 炽烈燃烧将自己耗完

凡我抓住的都化作光辉

凡我放弃的都变为焦炭

无疑,我必是一团火焰



——尼采《看哪,这人!〉





  Jim Morrison的生命如同一团烈火,炽烈,狂乱,甚至妖异,在狂风中按着自
己的节奏和韵律跳着奇幻无端的舞蹈,不断变幻着色泽和形状。终其一生,这团火
焰一刻也未停止过在他的内心熊熊燃烧。

  他像一个狂妄而不知疲倦的狄俄尼索斯,或一个更清醒一些的堂吉诃德,他来
到这广大的世界,不懈地探索,探求这世界的奥秘。好的,坏的,善的,恶的……
这个贪婪的人一概都不放过,他心醉神迷地把它们全都紧紧握在手里,抱在怀中,
当作自己最珍贵的财富。他在迷醉中如困兽一般挣扎,撕咬,带着泰坦诸神般的决
心和勇气与世界搏斗,他在这里面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与真。他为自己的发现
而高呼,大笑,带着狂欢般的热情让自己头破血流,他不在乎,他甚至爱自己的疼
痛,它们使他保持敏锐。他在认知的疆界里肆意遨游,赋予他的斗争以匪夷所思的
奇异的名字和形式,带着诗人的温和的忧郁和痛苦的欣悦,歌手激烈的节奏和高扬
的旋律,以及艺术家天马行空的丰沛的想象力。

  然而事情还不止于此,这个永不满足的人还要突破已有的领域,他要打开认知
的大门,看到更广大的世界,寻求更大的自由。他孤独一人向人类的局限,平庸,
以及不自由的可悲状况挑战,他心灵中的火焰驱使着他向前,向前,狂飙突进,冲
向远方。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在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般活着的人们当中寻求突破
和超越,直达彼岸的神奇之境。他在难以抑制的狂迷之中伸展开手臂,他的每一个
细胞都向触角一样向外延伸,延伸着,如果可能,他甚至可以在瞬间引爆自己,只
为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



   或许是永恒的世界,那个神奇而不可言说的"彼岸",有一天终于也厌倦了自
己的无聊与孤寂,于是用神秘而变幻的光和色彩,再加上如海上的赛壬妖女般充满
魅力,无可抵挡的歌声,吸引着这个面无惧色,充满激情的小伙子来突破她的禁区
和死亡线,而这个经不起诱惑,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也就欣然前往,全不顾可能的各
种危险。除了艺术,这个永恒与死亡亲自挑选的秘密骑士没有任何武器或同伴。他
抽一口大麻,他再抽一口大麻,只有音乐与诗歌--它们之于他正如鹰与蛇之于查拉
斯图拉--须臾不离地与他同行,与他一起挑战可能的极限,经历种种险境。狂热地
,不懈地,他在毁弃着自己,却在打开一扇又一扇知觉的大门。他看到了那些人们
从未看到,甚至在他们的一生中也从未试图梦想过的东西。他最终真的"飞"起来了
,He gets high! 他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奇异的旅程和征途耗干了这个充满活力的人的所有能量,一次又一次
的死亡之旅已将他耗得精疲力竭。只属于神的最壮丽的景色和隐秘从来都不向世间
凡人敞开,偷窥它们的人尚且要受到神的谴责和处罚,会被突如其来的光明灼瞎双
眼,更何况主动向它们挑战和出击!那大胆的人为此付出了代价。终于有一天,火
焰停止了风中的狂舞,燃到了尽头,油尽灯枯。他们熄灭了它。灰烬四散飞扬,心
力交瘁的风雨骑士从马上砰然落地,死于"非充血引发的连续性心肌梗塞"。



 ******     ******     ******

   Jim Morrison原名James Douglas Morrison,于1943.12.8出生在美国佛罗里
达州的默尔本市,他的父亲是海军上将,朝鲜战争结束时就坐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
,母亲亦出身名门。James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人们眼中,这似乎应该是
如美国家庭肥皂剧一般的标准的体面幸福家庭。然而我们知道,事实远非如此。


  如果让加西亚.马尔科斯来写这篇东西,我猜他一定会写道 "很多年后当Jim
Morrison站在洛杉矶的舞台上,当着数百万观众疯狂唱道'"Father","Yes,
son?","I want to kill you. And mother, I want to …Fuck you all
night!"'的时候,他将会回忆起他的童年,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然而事实上,我们可能永远也无从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Jim
Morrison和他的父亲,海军上将Steve Morrison之间。最终使得父亲与儿子断绝了
关系,而儿子终生憎恨那个父亲,以至于每当人们问起他的家庭的时候都会毫不犹
豫地说自己父母双亡。多年以后,甚至直到生命接近终点,儿子还在诗中写道:



父亲们在森林里的树上闲谈,

我们的母亲死于海中。



你是否知道

我们正在被平静的海军上将们引向屠杀

这些肥胖,迟钝的将军们

用年轻的鲜血保持淫荡

--(《美国祈祷者》)



也许是因为父亲工作繁忙,冷落了家庭;也许是因为儿子那偏激叛逆的性格和惊世
骇俗的举止;也许是事实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每一对父子之间都会有的矛
盾和口角,就像去见识一下冰块那么简单。但Jim Morrison激烈的性格和对反叛的
天生渴望决定了他无法像天下无数为人子者一般,把对父亲和父亲所代表的权利的
憎恶和反抗永远埋藏在童年或青春期潜意识的黑暗王国,让叛逆的蠢动永远服从一
个弗洛伊德所谓的"超我"那小心翼翼,谨慎克制的审查和压制。他,Jim
Morrison所要做的不是克制和隐藏,而是把它们从内心深处揭露出来,放在光天化
日下曝晒;他内心的烈火驱使他把亲情抛上燔祭的柴堆,义无反顾地孤身上路。


  Jim Morrison的少年时代有时会让我想起他本人最崇拜的人之一: 法国象征
主义诗人阿尔代尔. 兰波。他们一样的早慧而早熟,一样敏感而热情洋溢,一样对
身周的世界充满怀疑和不信任,一样的热爱诗歌与艺术,以至于甘愿为之献出生命


   十四岁的时候,天才少年兰波写下了才气横溢的诗句《奥菲莉娅》,发誓终
生效忠于诗与美的缪斯女神;而Jim Morrison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尤利西
斯》等以晦涩著称的名著,以及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伦等人的诗集。他写下自己
的日记和短小的诗句,敏锐地观察并思索着周围的一切,对虚伪枯燥的学校教育深
恶痛绝,反抗纪律,顶撞老师,渴望着自由的人生。他虽然没有像兰波一样许下终
生的誓言,但这个早慧的孩子内心深处无疑已经明白:他的热情洋溢的生命已从此
永远和艺术结缘。



   这个孩子以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渴望鲜血的猎与手围剿巨大猎物般的热情如
饥似渴地阅读,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流连忘返,沉醉于书籍和诗歌,从艰深的哲学著
作到垮掉派诗人的作品,从尼采到凯鲁亚克,从佛洛伊德到波德莱尔,他开始在里
面发现一个异常丰富的世界,那里面充满了峡谷巨蛇和荒原火焰,出没着举着神秘
法器的萨满巫师和信奉古老图腾的部落;那里有着昂首向天的如飞腾一般的激越亢
奋的精神,在路上和暗夜里成群结队飘浮的忧郁的灵魂;还有无数激情四溢的生命
,濒临深渊的死亡;以及触手可及的深沉智慧,光芒闪烁的飘忽灵感,癫狂的结构
,破碎的句子;他仿佛听见了从那些伟大而心醉神迷的嘴唇中吟诵出的完美的韵律
,或华丽或疯狂的词语,迷离晦涩的隐喻和象征。此后这个世界终生陪伴着他,给
予他超越碌碌常人和平庸世界的奇幻的体验和非凡的激情,并且总是在他最需要和
最无助的时候,带给他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然后是性,英俊潇洒的少年Jim Morrison开始广交女友。当然,他的初恋时
至今日早已不可考证,但毫无疑问的是,当异性的诱人的躯体带着永不匮乏的神秘
感和魅惑,初次闯入青春期少年朦胧混乱,色彩纷繁的心情与梦境,带给他前所未
有的刺激与动荡的时候,这个早熟的男孩过早地在异性身上体会到了成人般的欲望
和快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结束了,又一团全新的火焰在心底被点燃,自那
以后迷人而狂乱的"性"就成为他终生的一个主题,如同一组和谐或不和谐的明暗混
杂的装饰音,在他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中一再回响。

  诗歌也好性爱也好,总之从小开始,Jim Morrison就显示出一种把自己的每一
种兴趣和欲望都轻狂地挥洒成生命的如火激情,并最终使自己超越此岸,达到一个
全新境界的迹象。然而在那时,音乐暂时还没有登场,他还没有对收音机里传出的
摇滚乐产生过多的兴趣,虽然那位他命中注定的女神--音乐--早已在冥冥中对他发
出了垂青的微笑。

   18岁时Jim Morrison应征入伍,短暂的军旅生活没有使他变得驯服,只是加
深了他内心的顽强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退伍之后,Jim Morrison进入圣迭戈大
学就读。在那里,音乐第一次化身为艾尔维斯.普莱斯利,把火种投入了他那颗不
知节制的无畏心灵。他开始喜欢上摇滚乐,并且终生都热爱普莱斯利那"性感,成
熟的声音",把这位美国摇滚乐之父视为自己的榜样。

   1963年,厌倦了圣迭戈大学刻板课程的Jim Morrison转入洛城的UCLA电影学
院学习。在那里他迅速地疯狂迷上了电影,他整夜泡在图书馆里,和朋友们讨论各
种形而上学,阅读资料室里堆积如山的各种剧本。此后,尽管他这方面的才华始终
没有得到充分施展,但是电影一直是他的爱好和牵挂,它陪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时斯皮尔伯格和法兰西.福特也在UCLA就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三十多
年后的今天,老而不死的斯皮尔伯格已堕落到拍出《拯救大兵瑞恩》这种好莱坞大
制作垃圾,以及《蚁国奇兵》之流赤裸裸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废话。而早已葬身
黄土的Jim Morrison还在为一代代青年所敬爱,被他们视为反抗与革命的永恒偶像
。我们不禁要问,在不朽的时间面前,生存与死亡二者究竟那个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不过,这已是题外话了。)

  与此同时,Jim Morrison迷上了毒品和致幻剂--大麻和安非他明。于是这个狂
乱的人为自己拉开了又一扇通往彼岸的地狱般的大门。火山爆发了,黑色的地狱之
火熔入了奔流的红色岩浆。奇异而不可名状的物质层出不穷,从心灵深处喷涌而出
,而另一些东西永远死去。如同"地狱里的一季"一般,极度的丑恶和极度的美丽纠
缠不清,令人眼花缭乱。自此,他混乱的生命终于补全了最晦暗最迷乱的一笔,那
笔锋宿命般直指他的死亡。

  但在这里我们也要公平地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吸毒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又有几个人像Jim Morrison一般,把它当作了体验极大的痛苦与欢乐,生命与
死亡,下潜到自己灵魂最深处,拓展知觉疆界的工具?



   1965年的夏天,到了毕业的时间。Jim Morrison交出的毕业作品是一部充满
了性,纳粹阅兵,尼采的哲思和晦涩的诗歌的怪异之作,使得全校上下一片哗然。
不过他好歹还是拿到了学分并且毕了业,而没有如奥利佛.斯通的电影《大门》中
一般愤然退学,但是他终究没有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毕业之后,Jim Morrison与家庭断绝了关系,没有工作,又断绝了生活来源
,他只得搬出了公寓,开始了四处流浪。他带着很少的行李寄宿在朋友家中,有时
只能睡在大街上。正是在这个时候,音乐,这个他心灵的指引者和最忠实的朋友,
他命中注定的女神,为他的生命点燃了迄今最为声势浩大的熊熊圣火,彻底地占据
了这个人狂迷的心扉。



  那个时候摇滚乐刚刚在美国西海岸兴起,正如本文开头描述的一般,每个青年
都充满了激情和狂想,他们朦胧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某种伟大的热
情正召唤着每一个人,呼唤他们从生活的平庸,政治的阴险和成人世界的虚伪之中
勇敢地走出来,作点什么。人们疯狂地嬉皮,高喊着性解放和反战的口号,服用花
样翻新的致幻剂。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期待着某种类似奇迹的东西的发生,也许它
就在明天。就这样,人们拿起了乐器,打开了收音机,音乐正在从庞杂的声音中浮
现,把奇迹带给任何相信奇迹的人生。

   那一年的整个春天和整个夏天,Jim Morrison都在以超出常人的勤奋疯狂地
写诗,与此同时,他还开始写歌。他不懂乐理,不会任何乐器,他所凭借的只是乐
感和天赋。他把他的诗当成歌词,然后把它们唱出来。由于致幻剂的作用,他甚至
产生了自己召开音乐会的幻觉,他在幻觉中听到自己写的歌,就如同从收音机上听
到的一样清晰。

   然后出现的是Ray Manzarek,UCLA的同学,最好的朋友, 兼通古典和布鲁斯
的训练有素的钢琴师,Robby Krieger,古典吉他和弗拉门哥吉他高手, John
Densmore,出色的爵士鼓手。音乐!音乐!音乐!万事俱备,一切就绪,这是一个
十全十美的最佳组合。火葬场上的柴堆已经高高垒起,燃烧的气味充斥在空气中,
 烈焰就要冲天升起,狂热的舞者已准备好登场,伟大的the Doors的时代就要到来
了!




--

在刹那燃烧生命比庸碌一生要好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8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