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kira (动画研修中......), 信区: Music
标  题: 我不属于70年代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May 29 19:00:04 2001), 转信


我不属于70年代




  生于1973年的事实让我很是头疼。虽然不够出名,但我还是不断地被别人划入
那个臭名昭著的行列当中——你看看,都是什么人在里面跳?卫慧、余杰、网络作
家、卡通一代诗人……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文学青年,争着表达他们对电脑、网络、
性爱、酒吧、摇滚乐、道德或反道德、文化或反文化的兴奋劲儿,瞧他们那点有限
的想象力和膨胀的自我意识! 我不怕得罪他们,因为更重要的是划清界限,咱丢
不起那人。

  98年初的时候,雎安奇跟我说要办一本杂志,叫《七十年代》,结果不了了之
。当时我们还兴致勃勃,以为可以把年轻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上的活力展现出来,集
中地体现我们的本能和创造。我是说,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前辈
们当作事业去追求、学习、体验和模仿的东西,包括形式上的实验、生活的开放和
思想上的边缘性,但他们把创作当作严肃和个体的事,从而为文学艺术的未来提供
了某种可能性。所谓消费文化的影响,只是增加了创作的材料和精神探索的入口,
而不是像媒体捏造的那样,取代了他们的生活。安迪·沃霍尔在60年代靠流行文化
吃饭,但却给了人们思考和发现的机会,他印刷可口可乐瓶子,可是并没有去可口
可乐公司广告部上班吧?至于游戏、叛逆、颠覆、解构,马塞尔·杜尚、卢索洛、
达达主义在1913年前后所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比他们酷,哪一件又不比他们有原创
性和有深度?结果呢,这帮“70年代”终于跳出来,把姿态和日记当成了作品,成
群结伙地造。那你说我们还不闪,更待何时?

  对了,为什么要把余杰和卫慧放到一起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如果说卫慧是
以解放的姿态卖弄前卫,那么余杰则是以斗争的姿态卖弄道德,一个揪住了青春的
稻草,一个抱住了祖宗的大腿,同样是卖弄,同样是姿态,一丘之貉。正如卫慧只
是一个畅销书作者一样,余杰也只是一个杂文作者而已,而他们连好的畅销书作者
和好的杂文作者都算不上,因为内部的空虚,和虚张声势的讨厌。卫慧为面瓜提供
做梦的机会,余杰帮牢骚客点燃情绪,他们都是消费文化本身,而不是什么建立在
此基础上的体验或思考——思考?余杰要是会思考,那么春节联欢晚会都改威尼斯
双年展了。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千万别相信进化论。因为真正的创作,都是个体的。因此
,我们可以用若干简单的原则来衡量目前风头正健的人物——拿年龄优势,或者代
际优势说话的,本质上和倚老卖老的作协主席没有区别,属于跟时间叫板,此其一
;拉帮结派打群架,或者一离开群体就失去形象的,肯定是因为心虚,否则他/她
怎么忍心将活生生的创作局限到集体的主张、规则和教条中去?此其二;把自己打
扮成另外一个人的,通常比较可笑,例如书呆子写口语诗、土包子炫耀夜生活、卫
道士谈革命、《时尚》杂志的读者扮酷,此其三;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多数是垃
圾,中国网虫的素质之低,令人发指,有目共睹,喜欢痞子蔡没有问题,可要说痞
子蔡就是文学的希望,那就是笑话,可别仗着人多——此其四。以上判断方法,虽
然武断,但是有效。

  要让我说,70年代真正的力量还没有出来呢,他们隐藏在边缘,不是因为他们
还没有掌握话语权力、没有学会炒作,或者根本就不适合流行,而是他们还嫩着哪
。他们值得研究和推介,而不是制造。我所认识的优秀人才,出名的、将要出名的
、放弃了的和玩命着的,大家都还清醒,没有愚蠢到喝瓶啤酒就以为自己是李白的
程度。 是的,我属于70年代出生的人,但我拒绝属于“70年代出生的……”


--
Akira:连做梦我也希望自己已是动画家...... Akira:All i love is only ......


 我还是情愿留在自己的黑暗中
 至少我还有你没有的那些自由
                              一切都为了生存给我的那些感受.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7.7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