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UNS (死神叹息), 信区: Music
标  题: 何为“校园”、何为“民谣”?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Mon Dec 11 15:32:05 2000), 转信

    由于以往的商业音乐出版物在绝大多数受众心目中对“校园民谣”进行了扭曲和偏
离的定位,我们要对“校园民谣”这一概念实施澄清。若想理解这一特定音乐类别
,就要剖析其形式后所蕴涵的精神世界,透视“民谣”和“校园”这两个词语后所
隐含的实质精神内容。

  现代的“民谣”(Folk)概念主要源自美国,它是指凯尔特民谣随爱尔兰移民
进入北美大陆后同其它音乐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白人音乐形式。在经过长期演化尤其
是二十世纪中期的文化运动后,它逐渐分化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反映社会和政治内
容为主的现实批判主义流派;一是承继了传统民歌中描述生活劳动场景、自然风光
及心灵向往的浪漫田园派。美国民谣经由60、70年代的青年文化运动和民谣摇滚运
动而传至世界四方。而“校园”则是指在现代大学体制中所形成的思想文化圈,在
这个圈子中,主要由两种思想势力构成:一为由大学教授为主体组成的经院学术派
;另一则为由尚未形成完整理性批判能力却已产生了反叛意识的青年学生而组成的
激进理想派。将“民谣”和“校园”中四个派别并置审视,可以发现,“民谣”中
的现实批判主义流派同“校园”中的激进理想派一脉相承,而浪漫学术派则同经院
学术派神合。事实上,在这两个概念下的四个派别中,理想主义(无论现世或超世
)是其主要特征。而“民谣”与“校园”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文化运动中
的结合,更使理想主义的旗帜遍布全球。美国民谣传入中国台湾后,在当地引发了
民歌运动,并产生了一些校园歌曲,这些音乐较美国民谣相比更早一些大规模影响
了中国大陆,它们多呈现出了田园理想的特征。

  由此可知,校园民谣应以其音乐中所蕴涵的理想主义精神为主要特征。而几年
前那场由若干唱片公司炒作而流行的所谓“校园民谣”,因其伪“校园”性和伪“
民谣”性而难让明察者认同。尤其是由老X演唱的那首由X小X写的那首《XXX
你》,实际上只是一个走入社会后的人对学生时代狭小生活空间的场景追忆和对现
时无聊生活的慨叹(其旋律也来自于对一首德国民歌的编改),它只是一首感伤主
义的怀旧情歌罢了。这样的歌曲怎能称为是校园民谣呢?难道仅仅因为其回忆校园
生活往事就可以这样称呼?要是这样分类的话,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是不是
也可以叫做“北京儿歌”呢?
当然,伪“校园民谣”在90年代初、中期的流行,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国民精神的
疲软、理想主义在大学校园中的缺席和感伤主义在青年中的泛滥。作为一段刚刚逝
去的混沌岁月,我们应该有所明辩,以作为对今日思想调整和未来航向选择的察备


  由于以往公众已在传媒的影响下对校园民谣形成了特定认识,为了与之区别并
突出大学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我们不妨称真正的大学校园民谣音乐为“学院派民谣
”。



--
                ◣            烈火中永生◣
        ◢         ◣                    ◣       唐朝大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7.17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