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d (cd), 信区: Music
标  题: 音乐:炒一个死一个 (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Sep 22 20:08:14 2002), 站内信件


标  题: 音乐:炒一个死一个 (转载)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Sat Sep 21 15:48:41 2002), 转信

王晓峰

  1996年,在英国伦敦一所大学,有4个小伙子,组建了一支叫做“酷玩”的乐
队,和很多新组建乐队一样,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同样,1998年,在美国纽约
曼哈顿区,有5个小伙子,组建了一支叫做“敲击”的乐队,和很多新组建的乐队一样
,也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让“酷玩”意想不到的是,2000年,他们成了全英国最走红的新秀,已经被英
国媒体内定为另一支最红乐队“电台司令”的跨世纪接班人;此时,他们还没出版专辑
。同样,让“敲击”意想不到的是,2001年,他们成了英美最走红的新秀,被《滚石》杂
志称为“今年曼哈顿第一件摇滚乐大兴奋事件”,“下一件最酷的事”;此时,他们也
没出版专辑。“酷玩”和“敲击”在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时竟惊人地相似,是媒体炒作导致
他们如此相似。

  谁也不能否认,音乐作为娱乐大众的手段,已成为一种消费品,它的艺术面貌
正逐渐被商品属性所取代。一张唱片包含的容量有限,一旦它上了传播媒介这条传送带
,就会被无限夸大。就像两个人吹牛的笑话一样:一个人说,我们把猪从绞肉机这边放
进去,那边出来的就是罐头;另一个人说,我们把罐头从这边放进去,那边出来的是猪。


  西雅图,美国西北部一座港口城市,尽管这座城市造就了波音、微软和遍布全
球星巴克,但一直以来,这个城市是宁静的。道格·普雷,一个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
学生,发现这座城市在90年代某一天失去了宁静,出于职业敏感,他在1995年导演了一
部以这座城市为背景的影片《炒作骗局》,记录了让这座城市失去宁静的东西——摇滚
乐。


  其实,在普雷拍摄这部影片时,一切都结束了。科特·库班,一个曾在短短两
年内让Grunge音乐吵遍全球的人,在1994年自杀了。Grunge始于库班,终于库班,于是
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库班之死至今还是个谜,至今仍然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1991年,“涅槃”
出版了《别介意》,当单曲《少年心气》在MTV电视台播放时,全美国青年都震惊,嗅
觉灵敏的唱片公司星探纷纷预定前往西雅图的机票,去关注这座当年出现过吉米·亨德里
克斯这样传奇人物但后来被遗忘的城市。之后,我们再看到的景象是:“涅槃”成了巨
星;表情忧郁、留着山羊胡子的摇滚乐队占据了MTV和各大音乐杂志的封面;西雅图年轻人
穿的法兰绒衬衫和花格子短裤出现在纽约各大时装店,价格不菲……很多人一时还反应
不过来,怎么突然间这么多难听的音乐开始流行了?

  这就是炒作。90年代初期,主流音乐遇到前所未有的低迷,唱片商需要新音乐
来刺激市场,于是他们选中了“涅槃”和西雅图。作为一座城市,西雅图的音乐底蕴远
没有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纳什维尔和新奥尔良丰厚,但唱片商和媒体早已把它当成
新的市场兴奋点。Grunge大本营Sub Pop唱片公司请来一些英国音乐杂志记者,在一通
款待之后,这些记者回去后把西雅图摇滚神话散布到英伦三岛,进而是整个欧洲,当这些
神话出口转内销回美国后,神话膨胀,西雅图也被出卖了。而正当美国人想续写这个神
话时,库班自杀了。曾经担任过“涅槃”制作人的杰克·恩迪诺遗憾地说:“他无法面
对全球巨星地位给他带来的压力。”

  之后,媒体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影评人珍妮·亚布罗夫说:“Grunge死了,
谁杀的?媒体。”但媒体反思并不能改变它的本性,一年后,他们又把另一个人推上了“
断头台”,这就是加拿大女歌手阿兰尼斯·莫里塞特。之所以炒作莫里塞特,是因为在
1994年前后出现了一批具独立意识的女性歌手,不管是来自主流的还是另类,都在此期
间出版了唱片,“女权”又成了热门话题。其实,莫里塞特的女权意识显然不如P.J.哈
维、雪莉尔·克罗、托里·阿莫斯强烈,但她遇到了一个好制作人,有一张热门唱片。
于是,莫里塞特被描述成一个女权代言人的形象,她过去的经历被夸大,她那首热门歌
曲《你该知道》成了叛逆女性的赞歌。结果她的唱片销量直线上升,这个年仅21岁的歌
手显然无法承受女权代言人的称号,差点崩溃。

  接下来倒霉的是贝克,这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年轻人,之所以成了媒体宠儿
,是因为他会一手“乱炖”的本事,能把几十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掺合在一起
,听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其实他在1994年就应该成为媒体爆炒的对象,那年,他的单曲
《失败者》传遍整个美国,连吉姆·凯利在他的电影里也要哼哼几句。但当时整个媒体
都在炒作库班自杀事件,哪儿顾得上他?等他们腾出手,正赶上贝克1996年出版新专辑
《奥德雷》,这回媒体几乎把贝克当成一个怪物来看待,《滚石》杂志干脆就把他当成
一头驴,几乎所有乐评人都像外科大夫拿着手术刀一样来剖析他的音乐。贝克用他的怪
才解构音乐,评论家则来一次再解构,贝克的音乐被上升到后现代主义高度。在贝克看
来,他做音乐像小孩搭积木或玩魔方,但在媒体看来,已变成了哲学命题。当贝克在接
下来的两张唱片中继续玩着他的游戏时,媒体却已经厌烦了,再也懒得陪他谈什么后现
代了。

  “如果节奏与布鲁斯是一个王国,那么劳琳·希尔就是这个王国里的公主。”
作为“难民营”乐队的歌手,希尔曾获如此高的评价。当她以个人身份出版了专辑《劳
琳·希尔的错误教育》后,成了媒体炒作的对象。可能是1998年黑人音乐风头正劲,她
的唱片比较干净,从正面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可能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包揽了唱片的大
部分工作。媒体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这一年她真的像公主一样万千宠爱在身。但两年
后,当希尔再次出版新专辑时,竟然没什么人再愿意提起。

  英国媒体的炒作可以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这个传统从这个国家出现“披
头士”那一天就有了。英国音乐媒体没有美国多,几家主要媒体是《新音乐快报》、《
旋律制造者》、《选择》、《VOX》、《Q》、《MOJO》、《面孔》等,但他们在造势上
绝不亚于美国。由于英国报刊市场不大,各家杂志竞争激烈,所以他们在评介一个艺人
时,掺水掺沙子是常事,尤以《新音乐快报》、《旋律制造者》为甚。一支乐队在英国
因此突然走红突然消失都是很容易的事。就拿他们炒作“酷玩”为例,这个乐队仅搞了
几次小型演出,媒体就按捺不住激动把他们登上了封面,发行几首单曲后,媒体简直疯
狂。一位乐评人曾说,《黄色》是他有生以来读到的最棒的歌词。

  美国媒体炒作总是把唱片和一些社会背景牵扯在一起,让人感觉还有些立体感
,英国媒体炒作完全是不由分说。拿“敲击”来说,去年,美国人把他们当成一种回归
和怀旧,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英国人干脆把他们当成摇滚革命标志,代表着摇滚乐的未
来。尽管乐队歌手卡萨布兰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冷静地说:“别管那些炒作,我只管做好
我们的音乐。”这话劳琳·希尔和贝克也说过,但都“死”得很难看。

  过去的事实告诉人们,不论是谁,只要被媒体锁定成炒作的目标,基本上就断
送了一半的前程,贝克、莫里塞特、劳琳·希尔后来出版的专辑基本上都无人问津,这
让他们也非常尴尬。流行文化就是这样,媒体像坐在火车上观赏窗外风景一样,过去就
过去,他们从不干刻舟求剑的事。一厢情愿的炒作也许会让唱片商暗自窃喜,但这种炒
作一方面会让受众厌烦,形成心理阴影,另一方面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胃口。这对艺人
来说,一次就拉满弓,毫无缓冲余地,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很少见。这里,我们不妨可
以花上一段时间,耐心等待“酷玩”和“敲击”的下张专辑,看看他们能否飞跃媒体
“疯人院”。

--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11.66.4.5]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6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