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pauland (费加罗的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信区: Music
标  题: 安文江——“附庸风雅”辩(zz)[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3 19:18:28 2003),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t 讨论区 】
【 原文由 pauland 所发表 】

    纯正的民族音乐走俏,高雅的交响音乐走红,这本是可喜可贺的文化现象,
却有人讥之为“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属贬义词,指的是粗俗之辈借高雅文化修饰自己,很有点东施效
颦的不堪。可我想换个角度说:“粗俗之辈附庸的毕竟是风雅。其一,他必先承
认风雅比粗俗崇高;其二,他自知粗俗难入时流;其三,他或许能在“附庸”之
中慢慢地风雅起来。潜移默化,不断“附庸”,总要比自某粗俗,不屑风雅好得
多吧。

  笔者所在市曾有过令人汗颜的往事:五年前,李德伦率中央交响团演出,指
挥棒甫停,李德伦转身谢幕,只见千余人的剧场只剩下几排听众。他气恼得把指
挥棒往台上一摔,说:“再不会来了!”五年过去,还是这座剧场,连续四届新
年音乐会却一年热过一年,由门可罗雀而致场场爆满,我想其中不乏由“附庸”
而渐得“风雅”人士。始而懵懂,继而迷蒙,再而入港,终而发热—--这本是弃
俗趋雅的的正常规律。何耻之有?

  早在先秦时代的《乐记》,老祖宗就给音乐下了断语:”凡音者,生人心者
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作为表现情感的艺术,对陶
情抒性有着特殊功能。但雅的与俗的音乐对听众所起的作用有高低、以至正反之
别。不能设想,贝多芬、李斯特、斯特劳斯的交响乐、小夜曲给予我们的陶冶与
港台流行歌曲等值。同是爱情题材,谁会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爱得要死要
活的通俗歌曲属同一档次?音乐既无文学的语义性,又无绘画,雕塑的造型性,
它的思想毫无痕迹地融于旋律、节奏、和声、复调、配器所传达的情感之中,其
潜移默化的作用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我们理当在普及中求高雅,理当鼓励“
附庸风雅”,让粗俗者在“附庸”过程中脱俗致雅。这样的“附庸”者一多,曲
高就不愁和寡。

  最要不得的是,自己沉溺于“朗格里格冬”的粗俗,癫狂于“四大天王”之
类的追逐,又容不得“附庸”风雅。似乎是“我俗,你也别雅!你想雅么?我拦
不得也骂得!”最有效的便是”嘻---你也玩“交响”、玩“古典”,附庸风雅
!”待“附庸”者脸一红,头一低,他便欣欣然以粗俗为荣了。

  其实,文化上的暂时的粗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认粗识俗而能追风求雅。神
童莫札特的第一首曲子简直不堪入耳,多明戈的第一声啼哭也与你我无异,世上
本无生来便高便雅之辈,求风雅难免有“附庸”的初级阶段。这又有什么可讥笑
呢?


  把风雅当面霜的附庸理应鄙屑,但视风雅为高标而附之庸之者正是国人风而
雅之的希望。


  是为”附庸风雅辩。”
--
      #       欢迎来到PAULAND        #
      #      ---> UPLOAD <----       #
      #     ---> CLASSICAL <---      #
      #   下载账号密码是classical    #
      #  致力打造深大最好的古典站点  #
      #        192.168.45.126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5.126]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5.12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