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avid (鸟朦胧), 信区: Music
标  题: 从刘以鬯看林夕词之意识流创作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28日15:19:2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呼吸是你的脸 你曲线在蔓延
 不断演变那海岸线 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
 攀过你的脸 ah..... 想不到那么蜿蜒
 在你左边的容颜 我搁浅 我却要 继续冒险
 最好没有人会明白我说甚么
 我没说甚么
 湿湿的汗水不只一点点
 你眉头是否碰上黄梅天
 来吧滋润我的沧海桑田
 你每一脸 是我一年 已好久不见
 抽烟抽象的眼 雨绵绵 让我失眠
 一点一滴的沉淀 累积成 我皱纹 在你的笑脸

  华洋杂处,或者说中西合壁,是这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社会特征。这一
特征也直接反映在香港乐坛的特色上。在音乐的表现上,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流行音乐
在80年代起就承继了英伦流行乐的NEW ROMANTIC,POST PUNK,SYN POP风格,90年代初更
有新潮舞曲的大量涌入,现如今许多知名的港产创作人,诸如阿MARK、CYKONG等人,大都
有过英国留学的经历,英式烙印不可谓不明显。而诸多香港地下乐队,甚至在创作上都是
英语创作。美式的老摇滚、BLUES、JAZZ在香港的市场更是日渐式微。而许冠杰,刘以达等
人的粤语小调也在90年代中后期花果飘零。

文坛上香港自鲁大师以掷地之声断言“香港绝非文化沙漠”以后,胡适、许地山、徐讦,
曹聚仁、叶灵凤、黄谷柳等人在不同时期援支香港,到也一时间精彩纷呈。而金庸,亦舒
。倪匡等普罗大众受落的流行文学更是渗延大陆,为香港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承显贡献。作
为文学之“余”,香港词作的发展也体现着香港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在80年代后期,更秉
承香港文坛的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融合的探索与创新,显得更为多样与绚烂。

这当中不得不提的词人林夕,已经成为港词,乃至华人词坛的抗鼎人物,对于林词的文化
内涵表现手法的论述已是浩如烟海,甚至在提到林夕之时都不得不提级所谓“林夕风格”
一词,而林夕风格的确立,很大程度在于其90年代中后期在词作表现上的“意识流”式的
唯美风格。这一点在其98年获台湾金曲奖“最佳填词”的作品《脸》当中可见一斑,“呼
吸是你的脸/你曲线在蔓延/不段演变那海岸线/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曾有人试图在词
义上解释,以“呼吸流过脸庞,联想海岸曲线,体会自恋得出水仙”意象云云释词,确有
合理成分,只是诗性不奈解释,散文家张晓枫固有“给我一个解释,我必能再一次拥抱这
荒凉的城市”的名句,但那只是散文家的文字表现,“诗作而不释”,任何生义只能敲破
词作形式上的美感,而成为注者的游戏而已。

而实际上,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用来衡量流行文化等级的标准。比如在评价王菲在中文
乐坛上的地位之时,其对歌曲的诠释与演绎能力有口皆碑已无争议,而对其音乐的深度坐
标和价值所在的评定却势如天壤。很多自恃对欧美流行音乐深谙于腹的乐迷和乐评家唾啖
王菲只因为王菲的音乐支架来源甚众。而这种评论固然带有成见不提,也没有认识到中文
流行乐的“发展中”阶段。“受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谁都知道海明威受G•斯坦恩
的影响,福克纳受休吾•安德逊的影响,ALANIS受TORI AMOS的影响……但这些影响
从来就没有“影响”到前者的文化地位,最重要的是在汲取养分之后的产出能否有自己的
个性。国产乐评人喜欢将流行乐放进生产领域思考,需要流行音乐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服务
,这真是有悖流行音乐“娱乐大众”的支点所在。而王菲的音乐地位,在受众的层面中走
出,以“受众”—“势导”—“受众”的循环过程成功拓宽了中文流行乐的发展方向,其
里程碑意义自不待言。至于后期王菲及其合作者窦唯、张亚东,CYKONG等人在横的借鉴与
纵的继承中“扬弃”,而在演唱技巧和音乐风格上体现出的带有个人特质的创新,就更值
得肯定了。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对即成规范的思索、质疑、调节乃至推翻。

长期为王菲作词的词人林夕,其词作触角范围虽然比较狭隘,但同流行音乐所指本原是相
一致的。内容上拘泥于情爱范畴的林夕,在表现形式上却极尽多样,这一点也彰显着“创
新”和“求变”的意识。影响林氏词作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来源,除了人们熟知的香港流行
文化以外(比如金庸、亦舒、张爱玲、渡边淳一、村上春树等痕迹一再于词作中浮现),
后现代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也
浮没可见。而刘以鬯的“诗体小说”的文化道路对林夕的词作也有着一定意义的路向导引
。这一点绝不仅仅在于《打错了》歌名与意象来源完全套用当年刘以鬯的畅销小说集的反
映上。在接受明报采访时林夕提到汤马斯曼、乔伊斯和刘以鬯便印证了这点。在林夕的很
多词作中,都体现着这种诗性的、“意识流”的创作概念。最知名的作品当属前文提到的
《脸》(《唱游》王菲)。这只作品除了给我们解读提供了乐趣以外,形式上用词的想象
力和流畅的美感也折服了所谓专业人士,使得台湾以陈规陋见,偏执狭隘闻名的“金曲奖
”也“放低”姿态垂青,倒成了迄今该奖最有趣味的一次折腰。次年同奖座换轮那英《辛
酸的浪漫》则成了对该奖品位的一次肃清,贻笑大方之余也让人再一次的质疑“金曲”的
评选标准。

回到林夕,在林氏的意识流化的作品当中,相当一部分是交由王菲演绎的。这当中除了《
脸》 之外,99年的作品《催眠》(《只爱陌生人》王菲)是非常典型的一笔。很多人诟评
《只爱陌生人》的词作晦深,认为影响了专集中歌曲的流行性,更有人指摘《催眠》一类
词作全无意义,违背朱老先生所谓“散形不散神”的文学精髓,实为笑谈。若潜心细味,
辩明该张大碟词意的用心良苦并非难事。语言大师索绪尔提出“能指”与“所指”的概念
,在能指中认知所指,方可把握“意识流”形式作品的内涵。以《催眠》为例,“第一口
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第二口蛋糕的滋味/第二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
阳上山,太阳下山……”描摹的是时间流逝,空间端居的“千帆过尽”的况味。在意象上
与《只爱陌生人》全碟的“时间”概念是完全一致的。该碟的全部作品都在诉求这么一种
“追忆”似水年华的概念,非常典型的《当时的月亮》《百年孤寂》《过眼云烟》概莫如
是。而这只英伦新潮舞曲的作品搭配跳脱的歌词则延伸了作品的舞曲感,心机简单,畅快
淋漓。以“时光”为主题原本就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意象。《追忆似水年华》《尤利
西斯》都有相当著名的“时间性”的切入。而刘以鬯的作品中,以蒙太奇手法“追思”的
情节就更多了。林夕同类的词作还有为林忆莲写的《我坐在这里》等,《我坐在这里》(
《林忆莲’S》2000)的描摹电影画面感更强,“我怕我会爱上了这个角落/是它看着我日
子到底怎么样过……老房子若有话说/它会说什么……其实我讨厌水龙头的回应/滴滴答答
的挑拨到底我有多寂寞……”以“坐”这个静态来反衬“时间”的“速流”,以“角落”
反衬时空的广漠,以静物“老房子”的不可能之“说”和“滴水声”来反衬静与寂寞,拟
人化的窗帘、窗口,给予其想象力的疑问,都使得整只作品光彩照人,再加上拥挤的词格
,造营出啮齿叮咛的语言魅力,使人叹为闻止。

说到林夕的意识流词作,不得不提到的还有二张专集。分别是王菲的《DIDAR》(95)和莫
文蔚的《一朵金花》(2001)。王菲95年的《DIDAR》充斥了TRANCE、TRIP-HOP的节奏、弥
漫着英国电子舞曲的低调与糜烂。林夕包办了专集中的所有粤语词作,而几乎所有的词作
都以意识流为主导,创作蓝本正是来自于刘以鬯的名作《酒徒》。林夕在一些随笔中谈到
《DIDAR》的创作,灵感却然是来自《酒徒》的首段。比如《迷路》《假期》中提到的“时
针”“钟摆”“雨声”意象便源于《酒徒》“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之中”“生锈的感情又
逢落雨天”等段落(法国新浪潮电影也常常以钟作为电影中表意的枢纽),《迷路》中“
沉沦在茫茫思想旅程”则更是《酒徒》的重点的表达意象。而《暧昧》和《暗涌》(《玩
具》97)中的“烟圈”则脱胎于同段落的“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当然林夕的填词经过
了个人的再创造,“黄/像雨后黄昏/蓝/像世上男人/…红灯/绿灯/红灯……面前是你面庞/
绝色/回头但觉剧情/褪色”《迷路》中的林夕秉承了刘氏的高度的想象力的方式,用意象
跳跃和自由联想表明意识流动的节奏,在意识无次序流动的描写中,在这些寓意繁多的意
象里,强化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当然林夕抛掉了《酒徒》“潮湿记忆”背后的痛苦性与现
实性、时代性。这和词作这个载体的指向有关,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毕竟小说与流行
歌词的文学使命是不同的。

林夕还有一首无法回避的意识流词作同样感源于《酒徒》。那就是收录于王菲96年的经典
根源专辑《浮躁》的唯一一首假手林夕的作品《分裂》。“分裂/一面看破一切/一面笑得
天真无邪……守着一个人的世界/流着两个人的血……一双眼看着你一脸亲切/张看了双眼
却看到一脸轻蔑/灵魂随你飞到另一个世界/身体却像是断了翅膀的蝴蝶……”这一词作的
意象来源于《酒徒》第32章的名段“我走进一面偌大的镜子/镜子里找到另外一个世界/这
个世界不是我们现处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然而我不是我……这个世界里恋爱不是
双方面的事每一个人都爱自己/这个世界里只有眼睛除此之外都是影子/这个世界里每一个
人都没有灵魂……”。刘以鬯描述的正是香港这个万花筒似的社会,这个令人迷惘困惑的
世界。只是转到林夕那里,却又自然转入了爱情格局,非常有趣。至于说到收录《分裂》
的《浮躁》专辑,本身就是一张“潜意识”的蒙太奇片段专辑,专辑中王菲自己的词作也
处处体现意识的“流动”状态,比如《堕落》和《末日》,而几首随意哼唱的曲子则更是
“意识流”精髓的极至了。 01年莫文蔚同伍佰合作推出的电子舞曲专辑《一朵金花》在音
乐的实验性上更甚,词作方面当然意准林夕不让他人。林夕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配合变化多端的电子音乐与音效,林夕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试以TRACK6《幻听》一曲
为例。《幻听》一曲林夕配合伍佰将粤剧《昭君出塞》片段融入的编曲,用“男烧衣”“
金嗓”“南音”等词汇窜连词作,添入“股票收市指数于尾端靠稳”“电话中听众失恋”
“会展首映礼”“母亲节”等新闻叙述将戏剧的虚幻与现实实录结合,造就了一个包罗万
象的“收音机”意象。这些零散的,破碎的事实的罗列,衬托了世纪末香港活生生的社会
草根阶级的社会背景,而以“收音机”来解释这些罗列的片段,又显得可信而合逻辑。标
题《幻听》和背景中“马上凄凉,马下凄怨”的唱词就成了锦上添花了。而这个漂亮的表
现手法灵感同样出自刘以鬯,这是刘以鬯1975年的另一部力作《岛与半岛》的写作特色。
刘以鬯的该作品用简单而不连贯的新闻记录写实了香港7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动荡的状
态,林夕的用法如出一辙。当年刘氏的这个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色的就是异体排字,把纪
实章节和任务活动章节用不同字体排出,而在林夕的《幻听》中,则交叉了背景粤剧大戏
唱段,和主唱的流行歌曲表达,同样对比文本的异体排字。实为神来之笔。

林夕在词作中体现出“意识流”式的创作概念也并非“乱诊”。究其实,是和歌者本身的
气质以及歌曲本身的风格有关。我们可以看到,林夕的这类作品落实的歌者大都为女歌手
,女性歌手本身诠释上的细腻更适合这种文学表达方式。而在所有女歌手中,这类作品又
主要针对王菲定造,这一方面同王菲本身“不可捉摸”的飘忽气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只有
王菲这类飘渺旋绕的声音控制方能表现完美。而在这些意识流作品,曲调往往本身就带有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比如《飘》(《讨好自己》王菲),张亚东的曲、编都带着英国新浪
漫和合成器流行乐的特征,林夕填下“耳/不想听/雨声乱撞/眼/不见光/只见远方”这样的
词作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林夕在创作上一向以创新意识进行艺术实践,这一点和刘以鬯的
创作主张是一致的。评论林夕词作时候,除了注意作品中“绘出感情的冲击,将情绪灌注
作品,有出群之气”(张德语)以外,更应着力总结他在表达手法上“不甘同人之所同”
的一面,也即是作者的创新意识所形成的艺术经验。


五饼二鱼(2003.6)

--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枯瘦的枝干少有人来停驻  曾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
  我弯不下腰无法看清楚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  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
  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
  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3.3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