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zhames (zhames), 信区: Music
标  题: 歌神张学友传第八章--天王加冕 龙争虎斗领风骚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Feb 18 10:02:09 2006) , 站内信件

天王加冕 龙争虎斗领风骚

 1992年初,歌星从唱片公司跳槽现象,首先成为圈内外人士的话题。在新一轮乐坛博杀开
始之前,歌手们为什么都急于寻找新的“婆家”呢?

  首先,在唱片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唱片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故他们
往往主动出击找实力歌星加盟。

  就歌手而言,跳槽也有自身的理由。有的公司实力不如人,对于歌星的“包装”就要起
到重大的影响。而“包装”的重要性是从所周知的。还有极少一部分歌手跳槽,是因为内部
矛盾,比如公司厚此薄彼,歌手与老板结怨等,都可能使合约到期之后的歌手拍拍屁股走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刘德华的跳槽,他从宝丽金跳到了另一家大的唱片公司华纳公司。刘德
华为什么要跳槽?据圈内人士分析,可能是从自己发展更有利这一点考虑的。在宝丽金公司
中,大牌歌星云集,论唱歌天赋和实力,他显然逊于学友,从偶像派这一点看他也不见得盖
过黎明。“三剑客”同处一家公司,仔女多了难免照顾不过不,不如到别的唱片公司机会多


  华纳唱片公司在香港也是个老牌公司,和宝丽金一样占据香港唱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刘
德华加盟到华纳公司,更增加了该公司的歌星实力。过去刘德华与张学友、黎明同在一个唱
片公司,歌坛上的竞争可以说是暗斗,如今他到华纳公司,这场争斗成了明争。张、黎对刘
、郭,这实际上成了“宝丽金”与“华纳”之争。

  学友没有考虑跳槽一事,他认为自己和宝丽金公司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合作也是较成功
的。和唱片公司没发生什么变故,但他和经纪人公司之间却有了一个新的情况:陈自强结束
了他的经纪人公司,以腾出较多的时间来协助成龙处理其事务。

  回想走过的历程,金牌经纪人陈自强在学友的演艺生涯中,确实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当年他独具慧眼,把出道不久的学友罗致旗下,成为学友得力的经纪人。期间学友的歌唱事
业虽曾陷入低潮,但日后的重振雄风,以及学友在乐坛取得不俗的成绩,陈自强所起的重要
作用是不可抹煞的。

  相互了解,建立一定的感情,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今陈自强结束了经纪人公司,学友
与他的这段情要暂告一段落。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学友如何再找一个得力的经纪人。
  一位好的经纪人,能够出色地处理艺人的一些日常事务。对艺人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
的。但好的、出色的经纪人,往往又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在娱乐圈中度过了8个年头的学友
,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公司,自己当自己的经纪人。

  既然要自己干,就得干出点样子来。学友一段时间沉在这项大事上去,忙得把烟都给戒
了。他的经纪人公司成立时,请了3个人,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1991年推出的唱片。三张均不同凡响,其中一首《每天爱你多一些》横扫各大流行榜宝
座,整整一年占据歌迷的心,余威及至1992年初,这首歌还在颁奖礼独领风骚,获澳门电台
的“歌中之歌”大奖。

  新年,学友推出了一张更具实力的唱片《真情流露》,这张大碟由学友的老搭档欧丁玉
监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卖出了8白金(40万张),令当时其他歌手望尘莫及。

  接着又有捷报传来,学友在新加坡获得1992年“最佳电影明星”和“最受欢迎的男歌手
”两殊荣。这一喜讯说明,学友的演技和歌唱才华,不仅在香港、台湾得到首肯,而且在整
个东南亚特别是华人世界,都有了很高的评价。

  秋去冬来,尽管大地上气温在一天比一天低,天气一天比一天更冷,香港乐坛却依然红
红火火,保持它应有的热度。

  纵观歌坛风云变幻,评判歌手多年成绩,1992年冬,香港“邵氏”总管方逸华金口玉言
,在歌手如云的香港歌坛上排出了“四大天王”,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方姐”加冕引来议论一片。有人分析说,要不是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等等明星退
隐,无线电视(邵氏)不会制造什么“四大天王”之类来支撑场面。

然而‘四大天王”封号既出,很多人对他们四位进行比较,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就唱歌而言
,学友无论哪方面都是排第一的,其他方面诸如影视事业、社会形象等则各有千秋。

  学友自己又是如何看待“四大天王”的封号呢?学友的态度是:“什么‘四大天王’,
大家抬举吹捧罢了。真的,自问我自己真的不是什么天王。”

  尽管如此,新闻界和圈内有关人士还是习惯用“四大天王”相称,对“四大天王”进行
评说一直没中止过。过了许久,还有周刊记者访问郭富城母亲,要她谈对“四大天王”的看
法。兹录某书一段文字如下:

  最近有周刊记者访问郭富城妈咪,要她对“四大天王”作出评论,郭妈妈以面相而观察
“四大天王”,她认为学友不靓仔,华仔鹰鼻难相处,黎明耳仔颧骨影响样子俊美,而她自
己的城仔唱歌不够气。

  城仔的母亲评论“四大天王”,说学友长得不靓,这又有什么呢!学友歌坛取胜,完全
靠的是实力,

  1992年他被广州、北京电台评为“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年底又在首次颁奖的香港新电
台夺得“最高荣誉歌手奖”。

  转眼之间便进入了1993年。

  每年1月,都是香港乐坛最紧张的季节,也是香港歌坛最热闹的季节。各大奖颁奖活动
,是对365天弥漫在天空的流行音乐和这些歌曲的演唱者进行小结。

  由商业电台和耀荣公司合办的本届“叱咤乐坛流行颁奖礼”1月4日晚假座香港红勘体育
馆举行,能容纳1.2万名观众的体育馆座无虚席,以标榜“公正”精神为宗旨,提倡“客观
、创新”的第五届“叱咤流行榜”颁奖活动,主要以统计歌手、歌曲在电台播放率来确定流
行榜上的名次序列。除评选标准有别于其他台,其他一些做法也颇具新意。

  司仪陈辉虹出语惊人,宣布“自即日起,商台的空气中,再没有‘四大天王’的叫法!
”,会场立即响起了一阵掌声。“四大天王”怎么啦?没怎么样。因为一度有人认为“四大
天王”垄断乐坛奖项,倡导“公平”、“客观”的商台故有意要在人们的观念中使“天王”
意念消失,让他们作为一个普通歌手来参与竞争。

  现在宣布叱咤乐坛流行榜大奖!”

  主持人一声既出,场内立即静了下来,人们竖着耳朵在听,生怕错漏一个。

  “男歌手金奖张──学──友!”台下一片掌声。过了一会儿会场静了一些,宣榜者才
往下宣读:“银奖刘德华、铜奖黎明;女歌手金奖林忆莲,银奖叶倩文……”

  “下面由观众现场投票,评选‘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和‘我最喜爱的歌曲’。”
观众密切配合,很快票数便统计出来了。主办者当众宣布:“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大
奖由《每一句说话》获得;“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由《还是觉得你最好》夺得。

  学友又夺得一项重要奖项,从《还是觉得你最好》获奖,再一次说明在歌迷的心中,“
还是觉得你(学友)最好”

 30个奖项学友拿了最引人注目的两项,而“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却意外地一个奖项也
没捞到,商台再次显示了其评奖的公正。张学友另外还夺得了本届新增设的“国内专业推介
大奖”金奖,所以共获得3项大奖。

  在商业台颁奖之前,香港电台为了不让商业台抢先,特意把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
颁奖礼分成两个晚上进行。1月3日率先举行了作为“十大中文金曲”分拆出来的“巨星新人
夜”颁奖活动。

  在三大奖中,“十大中文金曲”历史最久,由于香港电台是香港政府办的电台,商业性
成份较少,都以作品素质为评判标准,往届金曲均由专家、权威人士评选,所以它以“权威
”而著称。

  1月3日晚获奖情况如下:最有前途的男新人奖,金奖林志颖,银奖张卫健,铜奖郑伊健
;最有前途的女新人奖金奖叶金卿,银奖汤宝如,铜奖刘小慧;最有前途的组合新人奖金奖
为优客李林,银奖豹小子,铜奖刘以达与梦。欧丁玉凭其为张学友监制的《真情流露》获得
最佳唱片监制奖。

  本届“巨星新人夜”还新增设了两个IFPI大奖,为的是将中文金曲推向国际化。IFPI是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Phonogram and Videogram Producer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国
际唱片协会联合会”。为表扬1992年度世界各地华语地区最受欢迎的中文歌手及中文歌曲,
大会新增设了“IFPI国际歌曲大奖”和“IFPI国际歌手大奖”,由全球各地多间华语广播机
构参与投票选出。

  谁能荣幸地夺取这两个有特殊意义的奖项呢?评选结果,“IFPI国际歌曲大奖”由张学
友的《暗恋你》夺得,“IFPI国际歌手大奖”又是谁呢?还是张学友!

  此外,张学友和汤宝如还以一曲《相思风雨中》夺走了本届“最受欢迎的卡拉OK歌曲奖
。”

  1月10日,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的重头戏“金曲群星夜”隆重举行。10首得奖的
金曲中,有张学友两首:《还是觉得你最好》和《暗恋你》。刘德华也有两首上榜,分别是
《真我的风采》和《长夜多浪漫》。黎明也不甘落后,以《我的亲爱》、《但愿不只是朋友
》和张、刘打了个平手。唯有郭天王略逊一筹,只有一首《我为何让你走》上榜。其余3首
分别为王靖雯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和陈慧娴的《红茶馆》。
四大天王”除张学友一路领先、郭富城略逊一筹外,刘德华与黎明的竞争真是到了白热化的
程度。龙争虎斗尽管非同寻常,但张学友却每每独揽几项大奖,给人以“稳坐钓鱼台”的感
觉。

  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中。张学友的《真情流露》荣获了1992年全年销量冠
军大奖。这张大碟从它面世而一举销出8白金起,就注定了别的歌手唱片无法动摇它的冠军
宝座。

  歌坛的最后一项颁奖礼是无线电视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活动,于1月17日晚同样在
红勘体育场进行。与商台抢先相反,本届无线电视的颁奖活动却有意安排在最后,便自命为
“117,乐坛大哥大”,意思是作总结中的总结,显示自己的权威性、全面性,意即一锤定
音!

  红勘体育场依然爆满,观众的气氛和前两项颁奖礼一样热烈。无线电视特地请了全港最
好的两个司仪郑丹瑞、郑裕玲主持这乐坛大战的最后一役。

  “现在宣布十大劲歌金曲名单!”

  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消息,全场的人都竖起了耳朵。结果中选的10首劲歌金曲分别为:《
我来自北京》(黎明)、《分手总要在雨天》(张学友)、《我的亲爱》(黎明)、《醒醒
》(林忆莲)、《真我的风采》(刘德华)、《情人知已》(叶倩文)、《长夜多浪漫》(
刘德华)、《第四晚心情》(郭富城)、《容易受伤的女人》(王靖雯)、《还是觉得你最
好》(张学友)。

  金曲数量比例的分配,“四大天王”之间竟和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一模一样,刘、
张、黎在金曲数量上,再次打了个平手。

  叶倩文获得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奖,而“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奖则被刘德华夺得。

  学友尽管没能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但却夺得了金曲金奖。他凭那首《分手总要
在雨天》,成为本届金曲的金奖得主。无线电视台的颁奖礼,特意把金曲金奖的颁奖仪式放
到最高潮举行,使之成为压轴戏。德高望重的俞争将沉甸甸的金奖颁给张学友,并说了一番
语重心长的话。他以“90年代的歌神”作为目标,勉励、嘉许学友,瞩其不可太重一时一奖
之得失,宜放眼来。

  1992年度学友与其他歌手相比,真是一马当先,独领风骚。经过自己的多年努力和歌迷
、默默支持他的拥护者鼎力扶持,他的歌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连取14项乐坛大
奖于一年之中,览尽了无限风光,成就无人可以相匹敌。除了上面提及的各种歌曲奖、唱片
销量奖、歌手奖外,在港英政府颁发的“艺术家年奖”中,他又荣获了唯一的“流行歌手、
艺术家年奖”。

第九章

歌语飘香 《吻别》刮起大飓风

 对于两位天王的打擂台,港台报刊嗅觉敏感地大幅予以报道,有的报纸登出这样的大标题
:学友、华仔台岛龙虎斗。究竟是“不约而同”呢,还是“早有预谋”?

  1993年春,学友推出了第5张国语唱片《吻别》。

  这张国语唱片是宝丽金精心为学友制作的又一力作,考虑到近年来台湾、香港和内地的
一些盗版活动十分猖獗,宝丽金公司决定将这张唱片在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同时发行,不
让非法盗版者有机可乘。这样一来,确实保护了学友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内地和台湾等地
各家大大小小音像带商店里飘出来的“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乃是原版正宗的张学友
美妙的歌声。

  3月,学友来到台湾,为《吻别》的发行做宣传工作。他已经4年没到台湾了,也很久没
有推出国语唱片了,可以说这次是厚积薄发,必然会有不同凡响。

这张新专辑,唱片公司在推出之前,经过认真考虑,最后采取了“双保险”方法,即先选取
少数几首过去热门的粤语歌曲,如《每天爱你多一些》、《还是觉得你最好》、《壮志骄阳
》等,将这些获奖的粤语歌曲进行翻唱,由粤语改为国语。其次,重点组织词曲作家,谱写
了一批质量高的国语歌,如新创的主题歌《吻别》以及伍思凯为学友写的另一首情歌《情网
》,这些特制的新国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确保整张唱片的高水准。有趣的是,当学友到台
湾为《吻别》作宣传时,另一天王刘德华竟同时来到台湾,为他新推出的国语专辑《真情难
收》正式发得进行宣传。刘德华的这张新专辑,也有很强的竞争力,新唱片中收录有熊美玲
的作品《无心人》、周治平的作品《伤心》、小虫的作品《漂流》,以及《假装》(粤语)
和国语版《一辈子的错》,还有《我怎么舍得你难过》(粤语)的国语版《情歌》。根据华
纳公司老板的意见,刘德华还自己填词。所以唱片发行之前,刘德华对该唱片充满了信心。


  3月底,学友召开《吻别》宣传会,巧得很,刘德华几乎在同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两位
天王的竞争不知是有意安排的还是巧合,却使台湾的记者和歌迷紧张地忙乎起来。据说,本
来刘德华的国语大碟比学友的要迟出一个月,后来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却硬是赶着与学友的
“同步”。

  对于两位天王的打擂台,港台报刊嗅觉敏感地大幅予以报道,有的报纸登出这样的大标
题:学友、华仔台岛龙虎斗。有的报道则明确提出,这场“龙虎斗”,究竟是“不约而同”
呢,还是“早有预谋”?

  对于两人竞争的状况,学友是这样看的:“我希望和华仔的碟都卖得好,其实想着怎么
去打人最笨,不如自己做得更好。”可见学友对打擂台的事,并不放在心上,他的话自有他
的道理。

  通过一番努力,华仔的《真情难收》取得了很大成效,很快便进入华视“台湾金曲排行
榜”并久居冠军宝座不下,其中的另一首《一辈子的错》也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知音时
间”排行榜,占据重要地位。学友的《吻别》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宝丽金”为学友制作的这张专辑,没有辜负歌迷们的热望,以其高水准一下子在台湾
就卖了60万张,令其他国语歌带望尘莫及。

  为此,唱片公司还特地为学友举行了“谁与争锋”庆贺会,庆贺《吻别》在台湾创下辉
煌。不久,《吻别》在台突破了原来的12白金,发行量一跃升到80万张,破了历来台湾在最
短时间内销售量的最高纪录。

  1993年到台推出国语片的还有郭天王。郭富城以其新国语大碟《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你》
,于张学友、刘德华之前率先进入台湾市场。二三月间他的同名主题歌《把所有的爱都留给
你》已经在台湾、内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流行榜上榜,名次还排得不错。尽管如此,
抢先的并非是最红火的,《吻别》后来居上,很快盖过郭天王这首歌的风势。

  在东南亚的流行榜上,《吻别》一炮而红,与《情网》一同进入流行榜间列,而这张国
语唱片,此进全东南亚的销量已达200万张,其中还未计翻版碟在内,若只计销量,学友已
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大天王。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192.168.55.5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