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中国画线条解析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at Apr 15 20:56:22 2000), 转信

中国画线条解析
               袁 牧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线在中国画里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
代名画记》中宣称:"无线者非画也"。虽然,线并不是中国绘画所独有,在原始社
会人们就用简单的刻划线条在岩洞上描绘物体。西方绘画里也不乏以线造型的巨匠
,如米罗、克里默特等,但线条在他们的绘画中只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以期通过单
纯的、平面的线条达到一种稚拙的、装饰性的画面效果,至于线条自身的艺术个性
、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都无从表现。但是,在中国画里,线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界定
形象的作用,它还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作者的个性品德、人格修养和思想感情。特别
是经历了宋以后文人画的洗礼,线条已不仅满足于自身所具有的描绘形体的基本功
能,而以表现为目的。线条一方面尽其所能地表现自身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韵律、
节奏、力度、弹性、干枯清润等方面的美感,另一方面又通过线条所产生的这些外
在的形式,表现作者在描绘时的特定心境。

线是中国画的精髓,它不仅是造型手段,更是画家表现的目的。中国画以线造型的
表现形式的产生有其深远的历史因素。从远古开始,中国人一直沿用毛笔这一单纯
的书写绘画工具,而毛笔最适合于表现各种粗细长短的线条。不可否认,一定的工
具材料必然产生一定的表现形式,当工具材料发生变化时,其表现形式往往也随之
改变,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形式与工具的影响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在精神世界里,
中国人一直在"儒""道"的乐园中寻幽探胜。孔子推崇"绘事后素"的质朴表现形式,
反对华而不实,而最质朴、最单纯的表现形式莫过于线了。线是绘画乃至宇宙的"
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石涛语)。中国画有如此深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因素,
使得它在以线造型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在长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线这一最初只是
为表现对象形体而服务的造型语言逐渐地独立于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走上了一条
表心叙意之途,不再以再现为目的,而以表现为已任。

国画线条并不局限于"应物象形"地描写对象,也不只具有"成教化、助人伦"和"明
镜察形"的社会功能,而要"拟太虚之体"(王微语)。中国画一直力图表现人的精
神世界,以可见的用笔线条,表现无形的思想感情。要表现那些虚无飘渺,捉摸不
透的宇宙万物,只有心物交融,以物我两忘的心态,用感情化了的线条抒写特定的
心境,以笔写心,而非以笔写形。画家所描绘的物象只是精神世界物化了的符号,而非所描
绘的物体自身。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中国画逐渐地舍似求意
,直接以笔墨抒情写意,在物与心的处理上,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王噪
语)。国画再也不去追求与小儿同识的形似,而以心悟道,作者描绘的只是"心画
"。其实在中国,何止绘画,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也都力图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这
种对"心画"境界的固执追求使得画家们不约而同地尽力探究笔划的形式语言。

其实,当国画用笔一旦脱离了"指事绘形"的基本功能后,它即具有了可资欣赏的审
美价值。作为相对独立于形象之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表现语汇,人们无时无刻
不在研究它的表意性,以期通过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表达心声,并坚定地认为笔迹
即心迹。这种笔为心声的心迹即是中国画家终生追求的"意"。"意"在中国画中包括
多层面的含意:表示客观存在的,用线条形式所能表达的,线条本身所具有的"语
意";表示作者心理感受、不同心理状态甚至于学识修养和品德的"意气";表示客
观与主观互参互化,迹化了的主观物象,介乎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示作
者特定的心境,观者所能感受到的一种表现于画面的特定情绪和气氛,也即诗所追
求的"画境",画力图表达的"诗情"的"意境"。国画所尽力表现的这些"意"有些是属
于造型语言方面的,有些是属于心理感受的。无论是语言的还是心理的,它们都不
是孤立存在的,画家们在这中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契合点--笔(点线),并以笔写心
,以笔表意。中国画线条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轻快凝重、提按转折、干枯
润淡等都与画者的心理变化紧密相联,一些抽象的心理感受在线条的点划之间得到
了物化。如八大山人以阴柔的长线、转折多变的侧锋表现自己冷峻奇谲和孤傲不拘
的叛逆个性;石鲁则以似刀削斧劈,掷地有声的坚硬线条表现自己不屈强暴和宁折
不弯的品德。另一些有代表性的画家,如石涛、潘天寿、齐白石等,通过他们穿插于画面的
线条变化,可以清楚地窥视到作者
的感情脉络。线条既然是迹化了的"意",那么,对其运行过程中的"美感规律",如
力度、节奏、韵律、气势和意趣的表现便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画长期发展
过程中,那些与个人性格爱好相关的运笔方法所产生的线条变化,如轻羸飘逸、细
腻圆和、秀润流畅、凝重浑厚、苍老雄强、粗犷辛辣等便与个人修养气质甚至道德
品行联系起来加以品评。在这种笔为心迹思想的影响下,用笔便作为一门相对独立
于造型的学科进行研究。

然而,物极必反,对线条表现力的片面追求导致人们只注重线条运行中的自身规律
,特别强调线的力度弹性而忽略了精神的表现。早在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的
"六法"中就将"用笔"列于仅次于"气韵"之后第二位,而且将"用笔"和"骨法"联系起
来,并以笔力的"超越"与"轻赢"来品评画的优劣。这种以用笔的功力来定夺好坏的
风气并非绘画独有,与绘画同源的书法也把它奉为"圣"者的金科玉律,在传为卫夫
人的《笔阵图》里也一再强调其重要性,并用"筋"、"骨"、"肉"来比喻线条的品质
(注1)。中国艺术特别推崇力度,因为力是生命的象征,是人品风骨的标准,因
此用笔要"力能扛鼎",不仅要"入木三分",还要"力透纸背",要表现出"高山坠石
"的力度和气势。但是,中国画并不只欣赏剑拨弩张的外力,更讲究以柔克刚的内
力,不仅追求屈铁盘丝的雄强力度,更崇尚"棉里裹针"的阴柔之美,并力图达到"
如锥画砂"、"如折钗股"、"如屋漏痕"的境界。中国画家在终身追求力的同时,对
线条节奏、韵律和动势美的探求也倾心尽力,特别注重线条运行的轨迹,即使是一
条直线也决不可一泻千里,而要"一波三折",讲究线条的顿挫转折,以用笔的提按
创造出一种"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的节奏和韵律。对线条表现性的执着追求和将
笔划轨迹与"心意"的等同化,使得画家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试图创造线条的标准语
意的歧途,原先那种表心叙意的"师心"线条逐渐地在追理尚法的概念化线条中僵化
。虽然,追理是在师造化的美好愿望下进行的,但是,一旦将"造化"之"理"固化为
法时,线条便失去了艺术表现的真意。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