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akeko (竹), 信区: Art
标  题: 湛江民间艺术述略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Mar  7 16:30:31 2003), 站内信件

 2003年2月份中旬,新春的气味尚在温热中,CCTV7频道《文化与生活》栏目派出
编导,到湛江拍摄人龙舞和醒狮舞的专题片。可是,编导金宗启到达湛江后,在市
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的协助下,走访了吴川、廉江、东海岛等地之后,突然发现原来
计划的方案太小看湛江民间艺术了。

  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
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
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但是在湛江却不同。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
、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
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民间艺术都是湛江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反复摸索、不断完善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正是这
些无价之宝,奠定了今日湛江和湛江人的气质、风度和底蕴。有学者将湛江民间艺
术按表演内容分为龙舞、狮舞等类型,但根据笔者观察,湛江市的民间艺术可以分
为舞蹈、音乐和造型三大艺术门类。

  舞蹈类按表演时的空间维度的差异,可以分为二大类,一是平面演出。这类民
间艺术的特点是以平面舞台演出为主。代表艺术是东海岛的人龙舞。二是高空演出
。这类民间艺术突破了平面舞台的局限,在纵的方向上拓展演出空间。代表艺术是
较为普及的高桩舞狮和没有普及的廉江的舞鹰雄等。

  音乐类也可以分为二个大类。一是演唱,如雷歌;二是演奏,如廉江安铺八音
和吴川陶鼓。补充一下,这里没有提到粤剧或雷剧,因为粤剧不独湛江有,而雷剧
又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创作与演出,相对来说,算
是“修成了正果”,升堂入室,已经不是“民间艺术”了。

  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上是以静止的造型为主,表现的是一个场面、一
个瞬间。也可以分为纯静态和动中有静二种形式,纯静态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吴川泥
塑、雷州石狗,动中有静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吴川飘色。

  湛江民间艺术特点除了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和水平之高、形式为世所
罕见之外,还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一记:

  一是历史悠久,在起源地有着深厚的群众的基础。如舞鹰雄、陶鼓等都有百年
以上的历史。在当地(主要指本村),很受群众的欢迎。每次演出,四乡八邻的群
众都涌来观看。二是动物舞蹈居多。湛江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但其中占多数的还
是动物舞蹈。如龙舞、醒狮舞、貔貅舞、鹰雄舞、蜈蚣舞等。在舞蹈中,这些动物
的造型夸张,头威、眼大,气势凶猛。这些舞蹈除了做了娱乐之外,更多的是镇妖
避邪,祈福求祥。三是多数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一个情节化的内容,或这种艺术形
间艺术的特点是以平面舞台演出为主。代表艺术是东海岛的人龙舞。二是高空演出
。这类民间艺术突破了平面舞台的局限,在纵的方向上拓展演出空间。代表艺术是
较为普及的高桩舞狮和没有普及的廉江的舞鹰雄等。

  音乐类也可以分为二个大类。一是演唱,如雷歌;二是演奏,如廉江安铺八音
和吴川陶鼓。补充一下,这里没有提到粤剧或雷剧,因为粤剧不独湛江有,而雷剧
又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创作与演出,相对来说,算
是“修成了正果”,升堂入室,已经不是“民间艺术”了。

  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上是以静止的造型为主,表现的是一个场面、一
个瞬间。也可以分为纯静态和动中有静二种形式,纯静态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吴川泥
塑、雷州石狗,动中有静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吴川飘色。

  湛江民间艺术特点除了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和水平之高、形式为世所
罕见之外,还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一记:

  一是历史悠久,在起源地有着深厚的群众的基础。如舞鹰雄、陶鼓等都有百年
以上的历史。在当地(主要指本村),很受群众的欢迎。每次演出,四乡八邻的群
众都涌来观看。二是动物舞蹈居多。湛江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但其中占多数的还
是动物舞蹈。如龙舞、醒狮舞、貔貅舞、鹰雄舞、蜈蚣舞等。在舞蹈中,这些动物
的造型夸张,头威、眼大,气势凶猛。这些舞蹈除了做了娱乐之外,更多的是镇妖
避邪,祈福求祥。三是多数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一个情节化的内容,或这种艺术形
式有一个情节化的故事传说。如舞鹰雄表现的是鹰雄相斗;人龙舞传说起源于反清
复明。四是许多动物舞蹈的最高潮都在“采青”上。“青”即指青草,所谓“采青
”,就是把一棵象征着青草的物品采下。采下“青”之后才能够得到被祝贺的人封
的“利是”。这个“利是”是舞者的辛苦费。五是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这些民间
艺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既或象同在吴川市境内的飘色、陶鼓、泥塑、舞貔貅等
艺术,基本上没有太多艺术形式上的重复或相近,而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
来。

  现择艺术形式独特、影响大、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简略介绍如次:

  一、人龙舞

  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东山镇位于该岛的
中部,历来是军事要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全镇东、西两街的“人龙舞”就会倾
情连续演出三个晚上,吸引着岛内、岛外的群众前来观赏。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
。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相传八月
十五走到该地。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
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从这个时候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
个样子。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备师移驻东山圩,
改名为东山水师营,有官兵253人,并在东山圩设有武秀才考场。自此,东山圩得
以迅速发展。当时,东山圩东、西街各有一支人龙舞队伍。武秀才的考试一般设在
八月十五。于是,人们白天看武试,晚上看“人龙舞”,两支人龙舞的队伍相互也
展开了技艺的比赛。一时间,东山圩热闹非凡。就这样,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人
龙舞一直舞到现在,历久不衰。

  它传统的演出场地是海边、圩镇小街,传统的演出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只是
近年来,才走出海岛,逐渐走进“广场”和舞台,演出时间也不再限定于八月十五
,只要有节日或重大庆典,它都会舞动起来。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
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
”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
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
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
表演技巧熟练。“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
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龙尾”的大人也肩负
一小孩。“人龙”起舞时,由锣、鼓等敲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扮演龙头的小孩子
高举灯笼或手电筒,以示龙眼闪光。而龙身左盘右旋,上下起伏,随着龙头缓缓前
进,龙尾亦随队形左摆右摇。整条人龙表演起来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场面热烈,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近年来,本地的一些曲艺家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态
、乐风、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
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被誉为“东海一绝”。

  二、舞鹰雄

  舞鹰雄是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
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流传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安铺
等地。

  《舞鹰雄》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
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
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
击一下,鹰、雄醒来之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头中
,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
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
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
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鹰的造型特征是:尖嘴、宽翅、利爪,形象机灵而勇猛。雄做成龙头凤尾,金
钱豹身,麒麟角,显得强悍威武。表演套路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春、夏、秋、
冬或东、南、西、北)、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动作
惊险,扮演鹰的演员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伏在一根高杆上,然后,众
人推起竖直,表现“鹰击长空”的壮观场面。难度最大,是整个舞蹈的高潮。

  据村民陈兆明说,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两家滩圩一带就有舞鹰雄活动了。但
一直只是在地面上舞蹈。传至20世纪四十年代,梁荣章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用
一支4米高的木杆,把鹰的表演者顶上空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运用
腹力,肚顶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的高难度技巧,大大提高了舞鹰雄的表演
水平。

  竹园村现在的鹰雄队班主是梁荣章的儿子梁宝琛,现年63岁。1988年,他率队
首创双鹰上杆采青,并且把杆的高度从父辈的4米增加到6米,使舞鹰雄更惊险、刺
激,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他带领的这个支队伍曾参加首届和第二届广东省民间艺术
欢乐节,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广东省文化厅[1997]52号《
关于命名第一批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决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后命名新华
镇为舞鹰雄之乡,该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目中播出过。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三、吴川三绝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
花桥)、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吴川
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涌涌,堪称“吴川狂欢节”。正是由于拥有这综合立体的“
三绝”,吴川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飘色

  据考证,飘色相传起源于番禺,清末民初传入吴川市。由于该市的市政府所在
地是梅录,所以,飘色实际上是在梅录镇盛行。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
势的人物形象。据说,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
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
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
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飘色
定型于1930年,老艺人陈趣珩改色梗为铁棍,使飘色看起来华丽的同时,还让人觉
得非常神奇。飘色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来自于家喻户晓、群众喜欢的传统戏剧中的人
物,也有一些是当地影响较大的著名人物。飘色有许多种,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
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即将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后
,固定在小推车两米多的高杆上。一车称为“一板”。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就称
为几飘。如一板一人,就称为“一飘”,现在最多的已经达到一板“六飘”。为了
造型上的美观计,多飘时会使人物分层次站立。表演是以巡游为主要方式,由三五
个人推车而行,车上架起锣鼓,行进间敲锣打鼓。“飘色”之绝在于,由于采用了
高超的隐蔽的办法,在外人看来,那些人物造型是站在一只宝剑的剑尖或者一根钓
杆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人物甚至是站在活生生的小动物(如鸡、鱼等)的身
上。由于“伪装”得很是巧妙,一般人很难看出奥妙何在。一些美国人把飘色称为
“隐藏的艺术”。

  飘色表演多数时候都带有竞赛色彩,一街和一街赛,一村与一村赛,一镇与一
镇赛。这就使得整个演出期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再加上街道披红挂绿,到处欢声
笑语,整个梅录镇沉浸在一片喜庆吉祥的氛围中。

  过去,飘色一般由成年女性扮演,现在则多是10岁左右的儿童乔装打扮。工艺
方面,飘色也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木工发展成了一门综合工艺,借助现代手段,集电
影、戏剧、魔术、杂技等于一身。

  吴川飘色的代表队伍是梅录头飘色队。这支队伍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一些表演,
获得多项荣誉。

  2、泥塑

  据《吴川县志》记载,吴川泥塑源于梅录镇的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开基
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徒而来。廖氏带来了石湾陶瓷工艺。大约是在唐朝中期的一
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捏了个小陶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于是,许多陶工也
争相效仿。自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延续下来。明洪武年间,由于皇帝经常派人到
各处搜罗美女,引发民间不满。梅录村的群众乘闹元宵之机,造了一套造型夸张的
皇帝与皇后泥塑摆在街上,取笑皇上。此后,当地群众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
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泥塑主要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戏曲人物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
、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泥塑工艺也经历了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阶段。
过去是用稻草、竹蔑绑紧树杆作泥塑的支架,现在是用铁线扎钢筋。人们还借用现
代声光电的手段,暗设一些机关,使泥塑可以摇头、摆头、上下运动。

  3、花桥

  关于花桥的起源,据说,与庆祝元宵节有关。与梅录镇只有一江之隔海村群众
,每逢正月十五便纷纷涌到镇内庆赏元宵,镇内群众晚上也成群结队去隔海年烧花
炮。来往过渡全靠小船,十分不便。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春旱,江水下降,江面变
窄。元宵前夕,隔海村村民吕广、吕尤兄弟二人决心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搭一座
桥方便两岸居民行走。于是,就地取材,把梅录镇所有卖猪肉摊档的猪肉台借来,
搭成了一座简易桥,供人们平安快乐过往隔海村庆赏元宵。为了美化这座桥,吕氏
兄弟还在桥头两侧摆满了鲜花。次年,隔海村民得到启发,租用数十艘木船,连接
起来,架起一座浮桥,桥面盖上拱篷,篷内装上采灯,两旁点缀鲜花,称为“花桥
”。后来,人们还在花桥的一端搭起一座观音像,想生孩子的人就采桥上一朵花,
到观音像前拜一拜。花不能乱采,想生男孩的,要采白花;想生女孩的,就要采红
花。此外,桥头还有摆卖茹菇和生菜的小贩在招徕顾客。据说,买了茹菇即可添男
丁;买了生菜即可发财。

  作为传统风俗,花桥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的花桥上,除了鲜花、彩灯外,还
增加了书画展览的内容,为古老的民俗凭添了不少文化味。

  四、安铺八音
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

  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
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
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
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
活动宣传结束。

  傩舞用的敲击乐器主要有月鼓、高边锣、钢胆等三种,个别的还加大锣、大钹
和唢呐。

  近年来,由于这一活动具有较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许多地方已经停止了这类
活动。

  (资料参考《雷州传奇》)

  六、考兵舞

  考兵舞流传于湖光镇旧县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
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
除疫,遣灾纳福”。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雷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日起日开灯,
连至十五夜,每彩灯或三四百为一队,或五六百为一队,放爆竹,烧烟火,妆鬼判
诸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城中为最,各乡圩间有之,是曰傩,谓之遣灾
,亦有至二十八或二月十二日乃傩者……

  旧县村“考兵”祭祀活动分为六段进行:考兵、撒粮、出征、滚刺床、送丁赐
福、纸船遣灾。舞蹈自始至终由舞蹈领队主持,从早上辰时开始直到晚上戍时止。


  现在雷州半岛的雷州市南兴镇、松竹镇;徐闻县大黄乡;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
、东岭村等处仍沿袭傩舞祭祀传统。但最具发掘艺术价值的首推麻章区湖光镇旧县
村的“考兵”舞。1992年,考兵舞已经省、市、郊区文化编纂成册,附上乐谱、造
型、道具、动作、图解、场记等,以及说明、艺术简介,被中央文化部选编入《中
国民族舞蹈集成·广东卷》。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1日《湛江晚报》)

  七、舞貔貅

  舞貔貅是吴川市梅录镇特有的民间广场喜庆舞蹈。貔貅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猛兽
,据说比狮子更威猛。吴川市梅录镇很久以前就流传着貔貅的故事、有舞貔貅的舞
蹈。

  舞貔貅由数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层人塔。第一层由28个大汉组成底层,再
由8人叠成第二层,8人组成第三层。貔貅(由2人扮演)从人梯登上“塔”顶,在
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时,人塔随着锣鼓节奏慢慢旋转移动。舞蹈采用锣鼓击乐伴
奏,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等动作,分别为轻、柔
、缓、急、强、劲。全套动作包括貔貅过山、过桥、上小山丘、叠牌山、上牌山等
。该舞蹈的风格是刚柔相济,以刚为主,通过人体相叠,高空舞耍,运用了杂技表
演技巧,使舞蹈空间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险、趣的特点。

  八、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一种石刻艺术。据《雷祖志》记载,雷州是古代南蛮族的发祥地
,“旧有瑶、僮、侗、僚与黎”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的瑶族就将狗视为“图腾”
。及至唐代,雷祖陈文玉的诞生相传就是因为九耳狗的发现;“雷州”之名的由来
有一种传说,就是九耳狗发现的石卵中诞出的雷祖两手中现出的。灵狗发现了雷祖
,并守护着雷祖长大,于是它也就被视为护佑人类的神灵。据雷州博物馆陈志坚馆
长通过对实物和发现环境的初步分析,推测现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至唐代。石狗在
雷州人的心目中,先是图腾崇拜,然后变成了呈祥灵物。人们把这些造型各异、千
姿百态的石狗放置于村口、井边、房前、屋后,希望石狗能够为他们驱邪镇妖,保
佑一方平安。此外,据说,石狗还有生殖保佑的“功能”。

  石狗的造型,也经历了抽象到具象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石狗
高达2米多,1000多公斤重,最小的仅几厘米高。石狗的材质多为本地的红砂岩,
在雷州市的石狗博物馆里,还有一只珊瑚岩刻的小石狗。

  据估算,雷州市境内现存的古石狗约有1.5至2.5万只。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
历史文物,雷州市政府从2001年初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收集工作。并于2001年11月
底建起了石狗博物馆。将收集到的300多只石狗正式落户于该馆,供游人参观。据
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石狗,并有建石狗公园的打
算。

  九、蜈蚣舞

  蜈蚣舞是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乌石镇的一项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一筇般在每
年中秋节期间进行表演。

  蜈蚣舞活动由三支队伍组成。一支是锣鼓队。由锣、鼓、钹合奏着,在蜈蚣队
前头引路。另一支是蜈蚣队,由59人牵动着一条长达一百多米的大绳,三名青壮年
在前头牵引绳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头戴竹笠,手握点火的香把,左右开弓,对
面互举,背向前进。大绳尾端,由二人各背着一个一个插满密密麻麻香火的猪笼,
再由四名壮士扶持着,让其假扮醉汉大绳两旁由50名青壮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个
个头戴竹笠,笠上插满香火,双手拿着点上香火的香把,随着锣鼓节奏,左右来回
,沿着大绳跳起蜈蚣舞。另一支队伍是由数十名青少年举着火把在两旁照亮着前进
的道路。蜈蚣队伍所到之处,炮声雷鸣。一百多米长的香火点点成线,有曲有直,
有圆有方,景象壮观,酷似真蜈蚣在蠕动。

  (材料参考中叶春生著《广府民俗》)

  十、文车醒狮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狮不同。北狮四脚着地,酷
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颜
色)盖住狮尾的另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文车醒狮属于
高桩狮。

  文车村素有习武强身的传统。醒狮往往由武馆的带头操持。该村的醒狮已了百
年的历史。近年来,他们的高桩狮技艺日趋进步,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赛,成绩不
俗。

  文车醒狮演出时的高桩总长度约为16米左右,最高桩3米,桩间某处设索桥,
索桥长1米。桩间距约38公分,桩面30公分。表现的内容是:一头狮子,睡醒后,
穿越丛林,跨过沟壑,到山巅采取灵芝(即采青)。表演的套路主要包括:巧踩梅
花桩、勇闯七星阵、荡过藤索桥、飞越险悬崖、智取灵芝草、喜庆归山林。,表演
时,文车醒狮威形威神俏,刚猛健硕,英武骄健,气势逼人。既有高难的动作,更
讲究幽默风趣,重视从细节上活灵活现地表现狮的神态,观之惊险有趣。

  文车醒狮先后在2002广东省首由民间艺术邀请赛、2002湛江民间醒狮表演艺术
大赛和2002年中国(湖北荆门)国际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十一、白戏

  白戏,俗称“白戏仔”,主要流行于廉江市,是春节期间民间庆典活动之一。


  据说,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之以自制
的简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于是采用竹筒配击节奏,又称为“木鱼班
”。这是最早的白戏雏形。道光年间,白戏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时期。唱腔不断革新
,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技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
的地方戏。白戏的演出舞台,多以临时舞台为主,大都搭在村口、街边。舞台装置
简单,背景挂活动画布。

  白戏的代表人物是以曲龙村戏班。周围村庄的许多人都到该村学艺,学成后,
往往打出“曲龙班”的旗号,到各地巡回演出。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十二、雷歌

  雷州歌,简称为雷歌,是雷州半岛人民喜闻乐见、流传颇广的一种即兴表演的
民间文艺形式,演唱时采用本地雷州方言。长期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湛江人民总
结出了许多生活、生产经验和教训,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总结成歌谣,在田间地
头、村头巷尾,即兴演唱。

  雷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民谚。这时的雷歌以生产生活经验为主,句式
简单,字数多少不一,可诵可念。二是歌谣。这时的雷歌句式长短交互使用,歌词
四句成组,基本押韵。三是歌藤。因为这时的雷歌词意缠绵不绝,有如树之缠藤,
故称“歌藤”。这时的雷歌最接近于现在的雷歌,每句七字,四句一首,一、二、
四句押韵。押韵特别讲究,如第一句基本用阳平声定韵,第二句用阴平声韵,第三
句一定不能押韵,第四句押平声韵。在经历过这三个阶段之后,今体雷歌正式定形
。数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奇葩越开越繁盛,越开越逗人喜爱。

  雷歌形式多种多样,有对歌、有独唱,内容丰富多彩,所涉颇广。其中,最重
要、最有特色、也最为成熟的应该是姑娘歌。姑娘歌是雷歌从“自我歌唱”发展为
“为人歌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歌姑娘为主,而以歌童为辅。姑娘歌以说唱为
主,歌姑娘与歌童对唱,或大胆地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情义歌),或诚恳地劝告
世人(戏世歌),或歌颂神灵、祈福求安(颂神歌)。对唱时,现场非常热闹,对
唱者如珠妙语,令人忍俊不禁。对唱的如果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激烈还有一定限度
,但如果发生于群众歌手之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这种对唱要决出高下,比
出高低,登台的总是临战经验丰富的艺人。对唱时,往往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各不服气,每个歌手都使出浑身解数,或借题发挥,或避重就轻,最后,常常要发
展到刁难的程度,以求从气势上压倒对手。这时的姑娘歌就变成了“斗歌”。

  由于雷歌是一种口头的民间文艺,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近年来,不少有识之
士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工作。由张竹西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歌三百
首》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三百首优秀雷歌。吴建华博士在她的著作《雷州传统文化
初探》一书中,除了枚举一些雷歌外,还对雷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雷歌
正在日益显出它的活力和生机来。

--
给你一碗蜜,里面加点糖,最后加入盐,分开是咸的,见面是甜的,最后才知一切
是幸福的!

知道吗?我对你,还是难以忘记~
无数个思念你的夜晚,想起与你难忘的夜晚,我祈求流星,
我下世能够与你相遇,相爱,直至天荒地老!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4.7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