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张仃谈中国画创作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at Apr 15 21:07:04 2000), 转信

张仃谈中国画创作●楚水

张仃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画家,作品享誉海内外。笔者采访了张仃先生,请他谈谈对
于当前中国画创作的意见。张仃先生知道笔者从事的是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所以谈话便从中国绘画的历史开始。他说,从历史上看,中国绘画的基础雄厚
。唐代绘画开始分科,人物、山水、花鸟逐渐齐备,使用工具和表现技法也逐渐多
样,重彩和水墨都很流行。尤其是到唐代末年,由于社会动乱不安,许多文人隐逸
山林,绘画的题材内容由以往主要描绘人物生活转向描绘自然风貌,促使唐末五代山水画的
大发展。文人画家对水墨山
水画情有独钟,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观点颇为流行,对于后世中国画的发
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宋元以后,"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主流。水墨画为中国
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所谓"墨分五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是西方绘画所没有
的。由于文人水墨画大行其道,重彩画几乎得不到发展,我们看敦煌壁画,看永乐
宫壁画、看法海寺壁画……,可以看到古代民间艺人杰出的艺术成就,这样的绘画
,文人一般是不参与的,中国工笔重彩画的衰落,应当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
的关系。

当然这只是大体的看法。张仃先生接着说,正如黄宾虹指出的那样,唐宋写实,刻
画过甚。当时的画家对于写意尚没有充分的认识。从五代到北宋,山水画出现辉煌
的局面,荆浩、关同、董源、巨然都是卓然成家的大师,他们的画风在当时影响很
大。在他们之前,唐代大幅的山水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荆、关、董、巨的全景山
水大画流传下来,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很有气势。画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他们的
画作是为山川立传,不是简单的描摹,作品显示出画家的感情和修养。这时候的文
人画家,有笔墨,有修养,有生活,艺术从生活中来。象荆浩隐居在太行洪谷,画
松数万本,注重写生。所以古人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人格、修养与艺
术的统一,这都是中国画的好传统,今天我们是不应当丢弃的。元代是文人画大发
展的时期,造纸和制笔工艺的发展,为元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黄公望、
王蒙、倪瓒、吴镇元代四大家主张"书画同源",画得很含蓄,不是那么刻画,对于
后代中国画家影响很大。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用笔用墨,到元代逐渐成熟,以后几百
年时间画坛都没有脱出元代的影响。明代中国画业绩平平,沈周画得太实,唐寅南
北兼宗,他的画是一种"才子画"。从总的看,明代画家的艺术贡献是不大的。清代
王时敏、王、王、王原祁四位画家提倡"复古",脱离生活。所以徐悲鸿批评,
文章至八股,绘画至"四王",走了下坡路。其实"四王"中有的画家用笔用墨还是不
错的。清代中国画也不是没有发展。

我基本上同意黄宾虹的意见,认为扬州画派画家艺术上的贡献并不是很大,真正了
不起的是石涛,石和渐江。石涛画得好,但是我们把他捧得太高,我认为最好的
是石涛。清代的书法从写帖转到写碑,将书法篆刻的"金石味"融入绘画创作,这是
了不起的变化。近代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是中国画发展的又一高峰。黄宾虹具
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却并不厚古薄今,他对任伯年的画评价就不是太高。认为近代
真正影响大的是吴昌硕。黄宾虹认为清代的"道咸之世"是中国画用笔复兴的时期。
绘画讲求"金石味"是一大发展。吴昌硕一辈子写石鼓文,他的画作显示出强劲的气
势。清代绘画虽然走向衰落,因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雄厚,还是出现了不少高峰


谈到当前中国画创作的状况,这位年届80的老艺术家现出忧虑的神情。他认为,
当前中国画家普遍存在着一个心态不对的问题。中青年画家不少人艺术创作非常投
入,但是有的人热衷于卖画,为了使画卖得出去,千方百计去摸市场行情,艺术质
量也就顾不得了。张仃先生告诉笔者,前不久他曾参加一个赴香港的展览,有的画
就是事先揣摩香港行情,画八只仙鹤在天上飞,适合"八仙"吉利的口彩,油画画人
体,适合香港市民消费的趣味。让香港的画商来引导大陆艺术家的创作,张仃先生
感到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国画家如果因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放弃这种责任
感与使命感,那才是历史的倒退。除了因为市场的冲击而使相当一部分中国画家心
态浮躁以外,张仃先生认为急于求成也是造成一部分中国画家心态失衡的原因。希
望很短的时间自己的作品能在展览或市场上打响,出奇制胜,不能以沉稳、深入的
心态来进行创作。当年李可染说他是"苦学派",艺术创作靠下苦功,没有"十年磨
一剑"的功夫,想画出好的作品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少画家,尤其是不少中青年画
家,不重视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不练书法,不读书,有的画家甚至公开说看书是
白费功夫。因为自身修养比较差,经受文艺薰陶很少,作品就没有情趣,没有修养
,花里胡梢不耐看。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注重制作,有的人作起画来简直像玩杂
技一样。8届全国美展展出的中国画作品,这种注重制作的现象就比较突出。一种
画法出来了,大家纷纷仿效,面貌大同小异,风格雷同。张仃先生严肃地指出,古人要
求人品画品统一,具有高尚人品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创
作的心态不对,不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没有高尚的艺术追求,怎么
能画出好的作品出来呢?"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果艺术
家不去"求真"、"求善"、"求美",作品的面貌便可想而知。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
市场经济日渐发达,中国画作品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市场,问题是艺术家如何把
握住自己,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张仃先生希望美术理论家能够站得高一些,宏观
地看问题,发现不良倾向,便及时写文章敲警钟。那种捧场的文章,还是少写一点
为好,对于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没有什么益处。说到这里,张仃先生改变了他一贯平
和的语调,显得有些激动:"我曾经多次说过,一个时代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大画
家就很不错了。如今'大师'的帽子到处飞,办展览比谁送的花篮多,请电视台、电
台的记者,送红包……,都是不正之风。希望新闻媒介不要误导,尤其是电视台,
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宣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杂耍式的东西,津津乐道,使一些
艺术鉴赏能力不高的人产生这才是真正的艺术错觉,实在害人不浅!"

张仃先生反复说,谈了这么多对于现状的忧虑,并不是反对艺术品进入市场,相反
,正是要消除不良现象,促使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促使中国画艺术健康发展。张
仃先生在谈到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前景时,首先讲到对所谓"接轨"问题的看法。他说
,有些画家和理论家,尤其是一些年轻画家和理论家,对于民族传统知道得太少,
以为传统束缚、妨碍了中国画的发展。他们盲目地仰慕西方艺术,主张用西方艺术
来改造中国画艺术,用西方现代派艺术来改造中国画艺术,用西方现代派艺术来规
范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这种主张无疑是错误的。光从政治上来批评这种主张还不够
,要更进一步地从艺术上来讲道理,进行分析,采取"百家争鸣"的方法来进行讨论
,将错误的论调批倒,简单化的办法是无法奏效的。张仃先生说:"艺术上我不是
一个保守派,在美术界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回顾了自50年代以来,中国画家在
两条战线进行斗争的历史,既要反对民族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我们
学习外国的东西,吸取有益的成份,或者作为发展中国画的借鉴。当然对于中国的
传统文代艺术也要进行分析,有好有坏,不能没有选择地继承。但是作为一个基本
点,发展中国画还是要立足本民族的立场。张仃先生说道:"我的看法是未来的东
西方艺术可能还是'双轨',而不是'接轨'。东西方艺术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下去,
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取得具有不同特色的艺术成就。"张仃先生表示没有看到世
界主义的前景。也许将来可能产生世界主义,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前景。用西
方绘画来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西方知道一些,一般民众就不太了解了。最
近张仃先生去韩国访问,发现那里的情
况要好一些,毕竟都处于亚洲文化圈,韩国文化曾经更多地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般民众对于中国水墨画理解的程度要高得多。如果不考虑东西方艺术的巨大差
距,考虑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只是生硬地想将西方艺术移植到中国画土壤
中来,是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画艺术的效果的。

笔者最后请张仃先生谈谈他自己的中国画创作。张仃先生谦逊地表示,他画焦墨山
水实在是被逼出来的,倒不是想来一个出奇制胜,求得使人出乎意外的效果。"十
年动乱"当中没有作画的条件,只能偷偷地随手拿支毛笔练习,等于是练习基本功
,画中国画的素描,不让自己的艺术荒废了。吴昌硕、黄宾虹晚年的焦墨山水小品
,书法趣味足,更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四人帮"垮台以后张仃先生便以巨大的热
情投入焦墨山水画的创作,画的焦墨画特多,但也不排斥色彩的运用,有时也画点
淡彩,画点淡墨,墨和色、焦墨和淡墨并用。主要是想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艺术上
的一些想法。张仃先生主张作画,尤其是作山水画,不要老是重复传统的模式,要
从程式化的山水画中跳出来,这一点与李可染先生的主张也是基本一致的。古人画
山石画树木的各种皴法和点法,是古人对于生活的归纳、艺术的总结,法,以减少
地面的背景,我们要自己到生活中去实践和体会,创造自创造自己的表现方法,而不是去单
纯重复古人。这样做当然比靠古人现成的程式去
作画要困难,但即使难,也要做。张仃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天坚
持作画是少不了的,只要有机会,总是不断地到各地去写生作画。这几年到北方各
地山林去得多一些,画了不少北方山水。说到这里,他吩吩夫人里昭取来去年秋天
去宁夏贺兰山考察岩画时作的一些画给笔者观赏。张仃先生说,陕西是他喜欢去写
生作画的地方,秦岭的山水、陕北延安的风光,都激发出画家丰富的创作灵感。每
年夏天他都要进山去。这两年已经去了4次太行山,今年准备还要去。结束谈话时
,张仃先生再次谈起对于青年画家的希望。他说起不少颇有才华的年轻画家,可惜
路子太窄,定型太早,很快出名,还没有成熟艺术面貌就固定化了,再也没有更新
更高的开拓。他希望年轻画家先不要急于成名,先把基础打得宽一些、扎实一些,
师古、师今、师造化,提高修养,转变气质,为今后取得较大的成就作好充分的准
备。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