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重温潘天寿的名言(2)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hu May  4 23:27:28 2000), 转信


中国在进入现代时,为了富强不得不学习西方,但是否必须以牺牲固有文化为代价
呢?西方目前不得不承认,中国自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令世界瞠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是传统文化在起作用。物质文明的进步可以依靠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进步是否另
有规律呢?物质先进一步的西方常被误会精神文明也是先进的,牺牲各种精神文明
的特色去归化西方是否明智?二战之后,美国文化占领欧洲,使欧洲传统文化大受
消亡威胁,如今德、法、意等国都在奋起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同属西方文化体系
的各国之间尚有保存特色之争,这岂不值得和西方文化本不同根的各族文化三思吗
?因此,当前重温潘天寿的名言,意义可以想知。当然,公然倡言全盘西化取消民
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人是极少数,人们都是在善意地"改造""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时不
知不觉地阉割了它而使之"变性"。善良的愿望往往出于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为固有
的艺术传统增添新内容,促使其进化,而最有效的"催化剂"莫过于异种艺术的某些
成分。因此异种艺术便可能因为移植嫁接过头而改变国画的"基因"从而使其异变。
二是期望国画在现代国际文化交流中更容易地被世界(实际是西方)接受和欢迎,
替对方考虑,似乎掺入对方所熟稔的西画因素或许会比纯种国画更好。殊不知缺乏节制的掺
杂易使原物变质,使国画不伦不类。实际上这两种善意未
必能得好报,新东西未必是好东西。能融入文化传统成为其肌体一部分的新内容必
须是好的,经得起检验和考验的。一个阶段靠鼓吹被肯定的东西,在另一个阶段可
能被批判而否定。例如近代以来第一个国画创新阶段时认为传统不科学,引进西画
科学性,破坏了国画许多固有法则,起初虽然新鲜而被推赏,但多年后终于认识到
艺术不能以科学性衡量,对传统又有了新的肯定。又如建国初年至文革结束之间,
山水画曾被极力导向描绘山川巨变,一时间水库工厂高压电大桥汽车等物皆成时髦
画材,俨然使山水画"旧貌变新颜"。然而这是一种实用主义错误,无视艺术各自的
特殊性与规律性。山水画的本质是描绘人类对自然的依恋与赞美,而不是对自然的
改造(也不是如今许多创新所做的那样把自然当作纯视觉艺术的造型依据)。所以
上述那些改造自然的人工物在山水画中极不顺眼,没有几个人真正喜欢这类创作。
一旦强加给山水画的政治任务被解除,也就不再有人画它。这些应是值得吸取的历
史教训。这个问题颇与生物工程相似。美国近20年来非常热衷于生物工程的投资
和开发,但近来严重受挫,因为人们开始怀疑一些问题。比如生物工程应当走到哪
一步为止?---不断求变的西方艺术和不断求新的中国画也面临同样困惑;减少物
种的多样性究竟是不是好事?---各种族艺术包括中国画被西方化与此类同;人类
遗传方面有薄弱环节是否一定对人类整体不利?---如同中国画也有些薄弱环节未
必对整个国画体系不利;我们能不能信任少数几个人,让他们决定什么是人类的好基因应当
保留而什么又是
坏基因应当设法抛弃呢?---艺术革命常常也是听任少数几个人而发起的,他们的
主张是否得当也应考虑。从世界范围的接受者角度来审度中国画创新,也未必尽如
创新者的善良臆想那样喜欢变味的中国画。这有如风行全球的中国菜一般,适当调
整某些口味以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顾客的饮食习惯是应该的,但如果把中国菜改
造得和西餐没有太大区别,或者只是保留使用筷子(如国画只保留宣纸毛笔一样)
,还有谁肯光顾中国菜馆呢?中国画如无中国特色,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与价值。实
际上愿意欣赏中国画的西方人之所以欣赏中国画,恰恰就在于中国画具有西画所没
有的特色。许多"老外"虽看不懂中国画上的题款,却把这种题款视为中国画特色的
一部分,如果去掉,就可能如同吃川菜没加辣椒一般不够味。为此,一些留洋的中
国画家才醒悟到中国画没有如此改造的必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常常牵涉到对传
统民族文化的信心问题。在今天,中国画坛上对传统文化信心百倍的人并非多得令
人乐观。如果有人慷慨陈词歌颂传统文化,便会被激进者视为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强
大压力为掩饰内心恐慌而发出的壮胆呐喊。我们的国画家甚至没有勇气像海外人士
那样大声疾呼颂扬中华文化。1994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国际水墨画研讨
会上,马国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拿督陈广才就曾令人感动地呼吁:"如果我们
要友族们重视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他批评五四以后
反传统的诸多错误,指出
"我坚信中华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它难免有一些不
合时宜的成分,但绝非一无是处。""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吸取,但崇洋媚外
却不足为训!"他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看到西方文化绝非现代文明的唯一模式,另
一种与之迥然不同的现代文明正在形成。他深信中华文化对这种文明的形成,必能
贡献力量(见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994年8月21日)。这种不是出于"民
族主义分子"之口的言论,很值得缺乏自信心的中国画家深思。确信中华文化的长
处并非意味着中国画只需固守传统就永立不败之地了,"笔墨当随时代",进化还是
需要而且也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如何进化?朝什么方向进化却关系到这一国粹的存
亡已如上述,因此如何保持中国画的特色,也就是潘老所谓"距离",就显得非常重
要了。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