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重温潘天寿的名言(5)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hu May  4 23:46:17 2000), 转信


第五是笔墨。笔墨是现代国画创新时去留争论的焦点。主张放弃者苦于笔墨规范的
束缚,渴望更自由地纵笔骋墨,然而其结果是画中的点线完全西画化。这样的例子
已经不少。笔墨是中国画长期进化的结晶,轻谈放弃不够明智。中国画书画同源,
都用毛笔和墨色,点线形态基本一致,只是书法进步快于绘画,因其笔划固定而且
有限,而绘画形象复杂,难臻化境。但至迟到了魏晋南北朝,对绘画用笔的要求就
已借鉴书法,需有力度与变化。后来到了宋元文人画兴,绘画用笔的书法化才确立
,其结果是使点线高度成熟和产生独立审美价值,这是中国画区别西画的另一重要
特点。笔墨可以脱离形象单独抽绎出来品评,和近现代西方油画也可单独抽绎笔触
和色彩来欣赏相类似。它们既是形式语言,又同时是审美内容,既是技巧,又是画
家精神修养或个性甚至生理状态的反映,绝不是主张放弃者简单认为的那样,仅仅
是个技巧问题。如果仅仅是技巧,更换当然无不可。笔墨在中国画中,还固定成一
种技术难度指标,如果没有它,中国画还有什么技术难度?它的工具是简单的,画
法也是单纯的,写意时寥寥数笔,不讲笔墨,谁都可涂抹,其水平如何衡量?价值如何判定
?有什么看头?某些人的画就殊不耐看,一
是线条缺乏修养;二是点多用洒滴法,没有力度与形的变化,只有大小不等形状相
同的圆点浮在画面。如此明显的缺陷不知何以不自知也无人敢说?笔墨在中国画的
地位也是随同尚墨尚意平面性与时空自由一起建立的。尚墨不必说了,尚意不可能
完全通过绘画形象表达,有时微妙之处就托于笔墨了。不为立体效果的形象与真实
时空服务,笔墨遂有必要也有条件独立发展。这些都是互为因果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的,只能有轻重主次之别。在某些时代与某些画家当中,笔墨的价值曾被过分夸大
从而产生笔墨至上主义倾向,对中国画全面的艺术性多少有些负面影响。在今天,
它和笔墨虚无主义同样有害。而提倡笔墨解构重组,单独抽出笔墨体系中的个别成
分如点、线与面(表现为泼墨)来进行国画创新尝试,从实践效果看,也不是一条
成功之路。因为这是舍丰富取单调的艺术退化。单用线条(不是工笔白描而是意笔的线条)
画成的人物和山水,单用点子画成的山水以及单用泼墨画成
的山水与花鸟,都不可避免单调重复的弊病。笔墨是一套语言系统,它须由单字与
词汇组成句子才能描绘形象。油画点彩派有丰富的色彩作为弥补尚且难免单调以至
于发展有限,何况只有单色的墨点组成画面,能如何避免个人的重复和画家间的雷
同?今日点派山水无论在大陆的东南西北中都一模一样,就是教训。中国画的笔墨
和油画的笔触与色彩还不完全一样,油画笔触从造型系统解构出来可以发展丰富多
彩的肌理,色彩则可以独立向抽象发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实现材料自主。中
国画的笔墨则难于做到,那是由于材料特性不同的缘故。油画笔触与色彩是由粘附
作用成像,可塑性甚强,甚至能浮雕与粘物。笔墨则是依靠水份的浸染作用成像。
可塑性很小,自主性很差,让它解构自主注定会走入死胡同。当今海内外水墨画的
材料自主性试验成果甚微,是宿命的。

当代中西绘画的距离拉近,和一种主张有很大关系。这种主张认为中国画必须采用
"国际性语言"才能同国际艺术接轨。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交
流扩大,采用某几种因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种种客观原因已较流行的语言作为通用
语言是可行的,但那也仅仅只作为某些场合下的工具而已,并非等于取消原本各自
的语言。欧共体中某些国家如德国就因为德语未被作为某项欧共体事务中的官方语
言而据理力争,说明即使仅仅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也不是可以简单地把各国语言
改掉而换用某种国际通用语言的。波兰人柴门霍夫1887年创造了世界语,在一
百年后的今天还无法通行世界就是证明。艺术和语言完全不同,艺术的交流根本不
是靠某种相通的语言,恰恰相反,彼此存在交流的需要,常常正是因为各有语言特
色。互通有无,互相借鉴,是文化交流的目的,这如同不同温度的水才产生交流一
般,如果文化变得完全相同,就会像水温相同时便停止交流一样。交流一停止,进
步也即停止。西方现代艺术如果称得上是种进步,还正是因为它们借鉴了东方及非
洲土著艺术。中国画的进步从历史上就一直和域外艺术交流密切相关,今天它仍需
要这种交流。但交流不是单向的,更不能把自宫伺奉一方也伪称交流,那样只会断
送中国画。潘天寿呼吁"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实际上也是为了建筑一道防线,保
护民族绘画免被入侵与叛变所断送,所以重温这句名言,实在令人惕励。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