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lpir (regent), 信区: Art
标  题: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一些录音版本的比较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un  5 14:17:10 2003), 站内信件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一些录音版本的比较

                       蝉雏 2002-11-24

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他的《费德里奥》、《第九交响曲》一样,属于无疑是非
常伟大,但似乎存在一些问题的作品。贝多芬不属于那种绝顶天才的作曲家,但他
强大的理性弥补了他时常出现的灵感的不到位。像《费德里奥》、《第九交响曲》
以及这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贝多芬花了大力气构筑而成的,其中的理性深度和结
构的美感无疑是空前的,但是它们很难直接带给人快感的享受,相比起莫扎特一挥
而就的《魔笛》、《第40交响曲》和第3、5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埋藏在盔甲下的
笑脸似乎需要欣赏者也花大力气主动的去挖掘。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其实是一首很容易令听众走神的作品:结构庞大,配器并不辉煌
,也没有妩媚的旋律。就连这首协奏曲的一些最优秀的录音版本也很难令人从头至
尾全神贯注。但是这首协奏曲又是那么的令人敬畏,象是一位沉默的诗人,吸引着
无数小提琴家去探究他(它)心灵背后的感悟。在此,我谨将我本人有的一些贝多
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版本的听后感写下来,供大家讨论:

我手中最早的一个版本是德国英年早逝的小提琴家沃尔夫陶(Josef Wolfthal)
1925年录制的(Biddulph LAB095)。这是一个非常“清秀”的版本,音色端庄清
亮,音乐刻画细腻,风格严谨而灵秀,技术一丝不苟,准确而扎实,但听得出来,
完成的并不很轻松。令人意外的是,沃尔夫陶很少使用滑指和自由速度,这在他那
个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这个版本的遗憾之处是乐队过于单薄,大概一提只有2、3个
谱台,再加上古旧的录音,完全体现不出乐队部分的气势。沃尔夫陶在1929年又将
此曲重录了一次(DG 453 804-2),乐队和录音效果是好了不少,但他本人的演奏
却有所退步,也许他此时已经功成名就了,对于音准和音乐细节不再那么精雕细刻
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次录音小提琴刚一进来的那一句,高低立现。

克莱斯勒也是两次录制这首作品,第一次是1926年和Leo Blech合作(Naxos 8.
110909),第二次是1936年,由巴比洛利指挥。后一个版本本人是直接从78转SP唱
片(Victor JAS625-1—11 / JD842—847)上录下来的,感觉比日本EMI的再版CD
音质要好(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我对日本CD没有任何偏见,但在反复比较之下,
我还是更喜欢我这盘磁带)。两个版本都是令人陶醉的演奏,音色自不必说(这是
克莱斯勒的招牌),音乐气质之典雅高贵不敢说前无古人(约阿西姆没有留下此曲
的录音),至少是至今后无来者。我的一个朋友说克莱斯勒的音乐气质不是德国的
而是维也纳的,所以拉起贝多芬来不是很地道。我倒是觉得,德奥本为一国一族,
两国的文化差异恐怕还不如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大,再说,谁又敢保证贝多芬就是
纯粹的德意志气质而丝毫没有受到维也纳音乐风格的影响呢?克莱斯勒录制的贝多
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更是无可争议的经典,我想这也能说明些问题。这两次录音在
音准方面都有不少的纰漏,技术方面也不能说无懈可击,但克莱斯勒都用非常自然
的“自由速度”掩盖过去了。相比之下,我本人更喜欢1936年的版本,更加松弛大
气,录音也好很多。

如果说在风格上最“地道”的,最没有争议的应该是库仑肯普夫(Georg
Kulenkampff)1936的版本了(Datton CDEN 5018)。我首次听这版录音是在一个
朋友家,不过他是Teldec的版本,当时就已经绝版了。我听后大受震撼,喜欢的不
得了(可能也加上那天喝了点酒,容易被感动)。后来的一年中,我孜孜不倦的寻
找着这版录音,终于托人从美国带回来了这版Datton的再版CD,听后却若有所失—
—我不记得他有这么多的音准失误啊!我想,就算是再版整理的差,音准也不会给
整跑了啊?唯一的解释是:这一年我把这版录音想象的太完美了,所以现在真的听
到了,到不能容忍它的任何缺陷了。库仑肯普夫的技术能力要驾驭这首号称最难的
协奏曲,恐怕是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过他朴素高贵的音乐气质和真诚大气的音乐表
现却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于贝多芬音乐的诠释既让人觉得是“代言人”,又不失个
人气质的展现,就像钢琴家中的巴克豪斯一样,即忠实于原作,没有任何离经叛道
的臆造,又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和个性魅力。库仑肯普夫最好的贝多芬可能是他和
肯普夫合作的“克罗采”,他的技术胜任这样的作品还是足够了。

在上世纪初那一代小提琴大师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中,还有以下几版
是很有特色的:

胡伯曼1934年和塞尔的版本(opus kura :OPK 2006)。

“一般人们对胡伯曼的好恶都非常极端,喜欢的奉若神明,不喜欢的嗤之以鼻,这
主要是因为他不是一位乐于尊重作品音乐风格的演奏家,除了《希伯莱晚祈》以外
,可以说他拉什么不像什么,但又不失音乐感染力,就像熊猫一样,说熊不是熊,
说猫不是猫,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在他的演奏中,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重音和
对节奏的夸张处理,但做的是那么理直气壮,听久了反而倒让人觉得本来就应该是
这样的。胡伯曼的右手技术非常出色,这保证了他音色的统一和音质的稳定;他的
左手技术也不差,在音准上的失误不多(和克莱斯勒、西盖提等人相比),揉弦的
幅度不太大(和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相比),很少滥用滑音(和埃尔曼相比)。
从整体上说他的音色偏硬,但富于质感,有些近似于女中音。胡伯曼的音乐中有一
种执拗的个性,但又不是村姑般的“倔强”,而是知识分子的较劲。他对作品的音
乐处理不是典范,但却充满了魅力,难怪连福特万格勒也对他崇拜有加。”

埃内斯库1949年现场版(Biddulph LAB 108)。晚年埃内斯库的技术已经不足以支
撑这首艰深的协奏曲了,在巴赫无伴奏和亨德尔奏鸣曲中可以纵情驰骋的他,现在
似乎有点半身不遂了。第一乐章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拉的让人心碎——替这位老大师
伤心。但是从再现部开始,埃内斯库可能从紧张中挣脱了出来了,技术表现好了许
多,至少准得音比不准的音要多了。至于音乐、气质、分句、音色等等,我想凡是
听过埃内斯库其他录音的朋友都不用我在此多说了,那种难以言传的魅力也是用语
言很难表达的。总的来说,这版录音和库仑肯普夫那版一样,都属于瑕不掩瑜型的
,只是这一版相比之下,“瑕”大了一点。

西盖蒂1932年和瓦尔特的版本(Dante LYS 084)。我第一次听西盖蒂的贝多芬协
奏曲是他1947年的版本(Sony SMK 64459)觉得很不错,只是左手技术差了些,音
准没把握,揉弦不均匀,音色干硬,当时有人对我说:这就是西盖蒂的特色。我当
时还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啊,连毛病都变成招牌了。可是后来我找到了他一些早年
的录音,才知道他的这些所谓的“特色”的确是无可奈何的技术衰退,而不是什么
刻意为之。从这版32年的录音中我们就可以听出,西盖蒂也曾经有过令人放心的技
术能力,他的音色也曾经如此丰腴饱满。西盖蒂对这部协奏曲的诠释理性而矜持,
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极好,如凯旋门一般,虽不亲切,但很稳重威严。

埃尔曼1955年的版本(London Pocl-3915)。此版录音虽晚,但埃尔曼却是属于二
十世纪初的。这版录音的价值在于一位在演奏风格上离贝多芬最远的小提琴家对贝
多芬的另类诠释。埃尔曼当时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但是较真儿的朋友
肯定不能容忍如此“妖娆”的贝多芬。假设现在范.克莱本又重出江湖,出了一张
贝多芬OP.106,那么肯定会有许多人买——有卖点啊。我想当初Dacca请埃尔曼录
这首协奏曲,用意也在于此吧。

罗恩(Erich Rohn)和富尔特文革勒1940年的现场版(Dante LYS069)这是一个著
名的版本。罗恩是福特万格勒麾下柏林爱乐的首席,他有着高贵浪漫的音乐气质和
卓越的技术,和富尔特文革勒的气质很合拍。此版录音的价值在于富尔特文革勒的
驾驭,听这版录音,我们最好不要把它当作协奏曲,而要当成有小提琴独奏声部的
交响曲去听,这样才能体会到音乐整体处理上的精妙。

进入二十世纪中期,新一代小提琴大师纷纷崛起,其中又以海费茨最为抢眼。我手
中有三版海费茨的贝多芬协奏曲(除此之外他至少还录有两版):1940年和托斯卡
尼尼(BMG60261-2-RG)、1945年和罗津斯基现场(Music&Art)、1957年和莱纳(
BMG09026-61495-2)。三版录音都是小提琴技术出神入化的展示,其中尤以1945年
版的现场版最令人赞叹:在现场演出中能在如此的高速度还能保持0失误,除了盛
年时期海费茨,别无他人了。至于海费茨的音乐表现,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个人认
为,海费茨至少没有什么“错”,至于他的音乐是否能感动你我,就要看个人的审
美和喜好了。但是如果用最高标准去衡量,他先是小提琴家,后才是音乐家。

梅纽因在其最鼎盛的时期——30年代好像没有留下贝多芬协奏曲的录音(也许是我
孤陋寡闻),但他在13岁时就和瓦尔特合作过此曲,如果真的没有留下录音就太遗
憾了。我手上的这版是1947年9月30日在柏林和富尔特文革勒的现场录音(TAHRA
FURT 1020)。这版和EMI的录音室版相比音乐更加豪迈,乐队部分也更活跃。此时
的梅纽因技术已经江河日下,但还能苦苦支撑,对音色的控制已经力不从心,但迷
人的才情仍令人感动。这是一版带有政治色彩的著名录音(梅纽因为富尔特文革勒
的“平反”出过力),它的收藏价值比欣赏价值更大。

我个人最喜欢的贝多芬协奏曲是出自米尔斯坦之手的。我手上有他此曲的三个版本
:1955年(EMI CDM 66550)、1959年现场(MUSIC&ARTS CD972)、1961年(EMI 0
 7777 64830-2)。此三版没有太明显的不同,“米尔斯坦的演奏在庄严之中不失
温情,一脸矜持的掏心掏肺,在技术上游刃有余,速度、音准无懈可击,音色辉煌
富于变化,令人从头至尾“耳不转向”,一气“听”成。”(以上又是摘自我的老
贴子)。相比之下,1961年的版本最成熟完整,1959年版灵感更多一些。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克鲁伊坦的EMI版大名鼎鼎,但我个人认为他和Sixten
Ehrling合作的1954年版(Testment SBT1032)更为优秀。在EMI版中老奥表现的过
于煽情,每个乐句都“唱”的很甜,但是忽视了作品整体的结构,片断精彩、整体
迷失。而1954年录于东德的这个版本要紧凑严密的多,但也不失澳伊斯特拉赫招牌
式的歌唱性,甜美而庄重。另外还有一个和阿班卓斯(Hermann Abendroth)1953
年的现场版本(PILZ CD78 000),我当初在一次唱片店清仓大减价时花30块买了
没太在意。后来被一个北京资深CD烧包看见,馋的直流口水。他说欧洲有好多老烧
包都在找这个版本,我花这么点钱无意间就搞到了,真是中了头彩。不过我个人觉
得此版除了阿班卓斯和老奥的双明星效应外,没有更多的过人之处:老奥进入状态
太慢,到了一乐章快完了才进入状态,之后的演奏也没有神来之笔。

施奈德汉和约胡姆1962年的DG版也是如雷贯耳,更听说他此曲的版本在五版以上,
但是本人对施奈德汉属于钦佩而不喜欢,所以没有花心思去找。DG这版从独奏、指
挥、录音确实都是高水准的,但是施奈德汉和他的一贯表现一样,音乐稳重柔和,
但缺少动力和流动性。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我的欣赏水平还不够层次。


弗兰西斯卡蒂和瓦尔特的1961年版(Sony SBK 47 659)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版本。
富兰西斯卡蒂不是演奏德奥作品的专家,但他不仅录了这首协奏曲,还和卡萨蒂絮
合作录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全集。他的贝多芬唯美、舒展,不求深刻只要好听
,音色抓人,分句优雅,但又不妩媚甜腻,虽然不正宗但有说服力。1961年的弗兰
西斯卡蒂技术已不复当年,但也算不咳不喘的完成下来了。

斯特恩1965年的CBS版没有什么可说的,典型的无功无过。如果总听六、七十年代
斯特恩的录音也许会让人奇怪他的盛名是从何而来的。但是五十年代的他的确是有
许多过人之处的,只可惜他这一时期的录音发行的不多。

谢林和施密特-伊斯尔斯泰德(Hans Schmidt-Isserstedt)的Philips版(Philips
 LP 68 51 042)版没有什么火气,就那么笑容可掬优优雅雅的一拉到底,但是宁
静安详的令人有升华的感觉。特别是二乐章,小提琴和乐队配合的丝丝入扣,象是
年轻的贵族男女如念诗般的情话。这版录音我只有LP,不知道CD再版后的效果如何


如果说谢林那版虽然火气少点但还有些温情的话,那么克雷伯斯(Herman
Krebbers)和海汀克的1974的Philips版则只剩下腻腻歪歪的小嘀咕了。企鹅杂志
评了它三星带花,我不知道道理何在;有人说这是深刻儒雅,我听不出来。

意大利小提琴家乌托·乌季(Uto Ughi)在北京的演奏会中拉的“克罗采”令我激
动万分,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在看见他这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aura AUR
156-2)时我毫不犹豫的就买下了。但听了以后非常失望,整体水准实在是平常,
乏善可陈,倒是同一张CD上的老柴拉的有些味道。

以上提到的这些版本仅是我个人听过的,肯定还有一些优秀的版本被遗漏了。如果
有哪位朋友认为“无与伦比”的精妙版本我没有提到,那只说明我孤陋寡闻没有听
过,而不是我认为不好。特此说明。谢谢!


--
http://192.168.6.100
├ music      /music/index.htm (当日节目单) | Winamp-Ctrl+L 192.168.6.100:8000
├ sculpture  /art/index.htm
└ dance      /dance/index.htm

English learning tools:  http://192.168.6.100/english.htm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1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