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uzhe (一个会跳舞的孩子), 信区: Art
标  题: 巴洛克(Baroque)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Jun  7 21:59:14 2003), 站内信件

主页 艺术长廊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這名詞可用在西歐與南美國家的多種藝術形式上。這種風格首先出現於羅馬
,時間為16
世紀末期。巴洛克藝術的規模都相當大,而且具有戲劇性的細部。18世紀巴洛克藝
術演變成一
種更悠閒、更怡人的風格,稱為洛可可。西歐文化中,有3個因素促成了巴洛克藝
術的誕生。
第一,
16世紀晚期的藝術家們摒棄了文藝復興的藝術形式。文藝復興時,藝術是內歛、有
秩序的,且
常表現出對稱性的平衡。但巴洛克時期的畫家、建築家和雕刻家卻以一種更具戲劇
效果、活潑
的方式來取得平衡。舉例來說,一個文藝復興的建築家也許會利用矩形的形式來取
得平衡感與
美感。但是在巴洛克建築上,這些方形的區域都被較富於戲劇效果的曲線形區域所
取代了。
第二, 歐洲的許多統治君主期望產生一種能榮耀其王權的藝術風格。如法國的凡
爾賽宮、德國
的滋溫格宮,這些華麗的宮殿顯示了君主的威力和權勢。
第三, 16世紀晚期和17世紀的反新教改革運動,在歐洲某些地區掀了一種狂熱的
宗教情緒。巴
洛克式的教堂最能傳達宗教運動這幕歷史劇和它昂揚的情緒。
巴洛克建築以新的方式融合了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如柱子、圓拱以及
柱頭。綿延的
曲線形區域取代了有秩序的矩形區域。雕塑和繪畫在建築設計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
色,它們構成
了一個幻象式的廣大空間。建築物本身與它四周環境的連續性受到普遍的重要的一
環。
奧地利、西班牙、和南美洲的巴洛克式建築,裝飾極富麗堂皇,但法國的此式建築
相形之下卻相
當古典和富有秩序感。義大利的伯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和波羅米尼(
Francesco Borromini)
為最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家。

巴洛克時代 Baroque

大而畸形的變色珍珠,起源於義大利,全盛於法國。

巴洛克藝術在各方面的表現:

建築方面:柱子特別粗大,屋頂佈滿雕刻。滿足霸者心態,如路 易十四時期所建
築凡爾賽宮。
雕刻方面:皺摺陰影誇大濃烈,使得姿態誇張。
繪畫方面:然雖同為中世紀之宗教畫,但由於立足於自由主義之 上,因此也在
技術上充份的發揮洗練的功夫。構圖雄 偉豪邁、色彩豪壯華麗富變化、明暗的陰

暗對比深刻 、線條極盡曲折,使人有極度誇張之感。
其他方面:畫人物豐滿健壯,且視女性化的柔弱藝術為禁物。
西班牙十字軍東征的失敗和好望角、新大陸的相繼發現促使西、葡兩國取代
了義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紀,西班牙由文藝復興運
動轉變成巴洛克藝術。 西班牙深受信奉「舊教」的影響,使得王室、教會仍持強

的勢力,此異於義大利和法蘭德斯,而在此對宗教的神祕感情與專制.君主的強大

力之下,所誕生的莊嚴的藝術便為「巴洛克藝術」 。

代表畫家:
艾爾格雷考 El Greco 明暗與黑白構成的壓力創作
委拉斯圭斯 Velasquez
牟里羅 Murillo
法蘭西
創辦了美術院,但其只是一味模仿義大利而不重創作的藝術,使 法國在巴洛克時
期並沒產生知名的大畫家。
普桑 Nicolas Poussin
勞倫 Claude de Lorrain
法蘭德斯
魯邊斯 Paul Rubens
凡代克 Van Dyck
約爾丹斯 Jacob Jordaens
荷蘭的繪畫:
荷蘭人多半為新教徒,異於西班牙之舊教國家,且在一連串的反 西運動中,致使
荷蘭的獨立和其國力日盛,進而逐漸取代西班牙
的海上貿易地位,同時這也是商人的全盛時期,因此在其文化藝 術中,也帶有和
平的平民氣息。
個人主義的抬頭,使得話題多半以平民的興趣,或以即興方式的 瞬間素描為主,
形狀小同時也適合掛在平民的住宅裡。
成為日後模仿的對象和之後印象派興起以之為主流來觀之,荷蘭 這些小畫家所代
表的歷史意義極其重大。



洛可可 Rococo (1699)

洛可可式藝術的表現:

雕刻: 由裝腔作勢 變為 討人喜歡的形式,衣摺的漸淺便是一例
建築: 由粗柱、大臺階 變為 細柱、小臺階。
其他如服裝、語言、禮法都成為洛可可式的風格。

法蘭西人民不滿貴族及王室,而基於此,貴族們也受到平民的思想及勢 力所包圍
,而產生了
半貴族半平民的生活化藝術。十八世紀的英吉利霍加斯 William Hogarth 指出「
我們眼睛所
能看到的世界,全 都是由線條構成的,在線條中以曲線和蛇狀線為最美」

代表畫家:
瑞諾茲 Sir J. Reynolds 創辦皇家美術院「瑞諾茲派」
根茲博羅 Thomas Gainsborough「根茲博羅派」
隆尼 G. Romney
康斯塔伯 John Constable 風景畫家,對光的描繪有「康斯塔伯 之雪」是為強光
,影響後期的法國印象派
布雷克 W. Blake 使用單純而又強烈的線條及色彩,來描繪超現 實與夢幻的感情


帝政時代與革命時代
十九世紀,在大革命時期並未產生任何新型藝術,而是在拿破崙建立 法蘭西帝國
時才逐漸產生,這種「帝國藝術」一掃前面帶有平民色彩
的民主主義藝術,其藝術的表現為:
色彩:拋棄清淡、清朗、模糊的用色,而改採光彩奪目的金色、 紅色、紫色等鮮艷
色調
形狀: 必須端正、高貴、莊嚴



新古典主义

流行和时尚,总是摆脱不了循环的定律。 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古希腊罗马的服饰风格再度流行。不过这回既不是“文艺复
兴”般的再生
复活,也非怀旧情结,更不象城里人穿腻了真丝、呢绒而偏爱土花布那样简 单。
而是由于新古典
主义思潮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顾名思义,古典主义的新兴与再现。这种思潮是在资产阶级大革命的
特定背景下,
经济和文化思想共同作用下产生。它反对洛可可样式的繁琐过剩,崇尚古典 美的
质朴、简练和
自然。在服饰上,淘汰洛可可过分泛滥的装饰和萎靡不振的纤弱形态, 代之以健
康、自然的古
典风格。男子抛弃装饰繁缛的衣装,卸下沉重的假发头套,留起轻松简便的发式。
在大革命期
间,服饰是区分革命派别的标志,王党派中的时髦男子仍然偏爱金色假发。
洛可可时期女人惯用的饰颜片、有色发粉和沉重的头饰都销声匿迹了。古希腊式的
发型成为最
流行的样式。在旧式发型基础上,采用优雅、华丽的装饰缎带和宝古来点缀,以显
示出新贵式的
“时髦”。

拿破仑非常崇拜古罗马时代,对古罗马的艺术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执政后
,在服饰式样
方面更加讲究贵族品味。他不仅要决定宫中男女的穿戴式样,还明令任何人不准
穿戴同样的服装
在他面前两次。为了迎合他的口味,古典发式更是风行(见图),更加强调装饰的精
致和华美。发型
的变化余地太小,女人们就把改变形象的重点放到头饰和帽子上。这个时期帽子的
种类很多。
有麦杆帽、无檐女帽、头巾式帽子等。到了帝政末期,出现了一种叫棒奈特
(bonnet)的帽子,这种
帽子的形状和样式非常可爱,用布和麦杆做成,用人造花和缎带装饰,后脑勺正好
包住,前面
用缎带系在下巴底 下。电影《简爱》里的简?爱戴的就是棒奈特(bonnet)。当时的
人造花制造
工艺水平已相当高了。豪华头巾、羽饰、人造花、缎带和宝石都是必不可少的头饰



古典主義 Classicism
繪畫在帝國藝術特稱「古典主義」,十七八世紀時,不斷的經濟 發展和殖民擴張
,也同時注意到
小亞細亞及巴爾幹,故而興起「古希臘研究」熱潮,而當時的藝術家思想為: 「藝
術的理想絕不是
在於個性的一點上,只有深得調和勻稱中庸之美的藝術,才是 藝術的最高境界」
此中庸之道的繪畫
恰和革命時代顯示帝國威風 的法國人相合,為政治、藝術相形影響的最佳佐證。
強調完全拋棄個人
的主觀情感,而以理智的、調和的畫法為理想 ,以正確的素描為宗,色彩則被斥
為感情用事的東西,
作風和佛 羅倫斯派接近。

代表畫家:
達維 J. L. David 習豪放的米開朗基羅和優美的拉斐爾,而不失於感情
格羅 Baron Gros 習魯邊斯和凡代克之華麗色彩,畫風介於古典 與浪漫
安格爾 J. A. Ingres 主張素描的正確形狀是畫畫的第一要件, 並不重賦彩的鮮






--




               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