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rt
标  题: 呼唤人道——林凤眠艺术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hu May 11 11:49:18 2000), 转信

呼唤人道


1925年冬、林风眠回国,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入据北京
,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他愤而辞职。时值蔡元培在南京主持大学院,聘他为大
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负责筹办国立艺术院事宜。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
西湖之畔建校,林风眠任院长,不久,艺术院改国立杭州艺专,林风眠改任校长,
直至1938年。在这13年中,他先后主持了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
教育和艺术运动上。但他仍在教学和教务之余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
作水墨画,并写了20余万字的论文、译文,力图从教
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
是油画《民间》 (1926)、《人道》(1927)、《痛苦》(1929)、《悲哀》(1934)
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里,热情的浪漫情调渐失,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急切关心成为主旋律。《民间》
描写的是街头集市的一隅:两个赤膊的农民愁苦地坐在地摊旁,背后流动着为生计奔波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迫塞的画面,流露出沉闷和压抑。这是一幅写实之作:刚刚回到祖国的
林风眠,敏锐地感到了民间的困顿疾苦。他在1957年曾谈及此画的创作,
说:“我的作品《北京街头》(即《民间》)是当时的代表作,我已经走向街头描绘劳动
人民。”⑦“五四”时期,先进的文化人提出了“大众的、民间的文艺”等口号,但在绘
画界实行的并不多。林风眠在 1927年组织的“北京艺术大会”,大搞展览与演出,
目的是推进“艺术社会化”,幻想以艺术运动补文学运动之不足。他对“大众化”的理解
,是要关注对大众的描绘,反映他们的处境和苦难,《民间》即尝试之一。他以艺专校长
、留法名画家身份,带头描绘北京街头的贫民,正体现了“五四”精神。


1927年,他画了《人道》。横长构图中,躺卧着被残害的人群,锁链在尸身上闪着磷火般
的青光。整个画面都笼在暗影中,唯一女尸照着微明的亮色,她面庞清秀,却永久地沉睡
了。林文铮曾著文介绍说,《人道》“不是描写被自然摧残的苦痛,而是直接描写人类自
相残杀的恶性。作家沉痛的情绪,可于人物之姿态及着色上领略到!
我们举目四顾,何处不是人食人的气象?从横的方面看起来,这幅画可以说是中国现状之
背影,亦即是全世界之剖面图!从纵的方面看起来,可以说是自有宇宙以来人类本性的象
征!”⑧林文铮是林风眠留法的同学,国立艺术院教务长,与林风眠最为相知。
他这番评论不免有所发挥,但还是为我们了解林风眠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依据。1929年,在
上海法比联欢会举办的西湖艺术院“艺术运动社会”展览会上,林风眠展出了油画《痛苦
》。林风眠回忆这件作品的创作时说:“这个题材的由来是因为是因为在法国的一位同学
,到了中山大学被广东当局杀害了。他是最早的党员,和周恩来同时在国外,周恩来回国
之后到黄埔,这个同学到了中山大学。当时国民党清党,一下被杀了,我感到很痛苦,因
之画成《痛苦》巨画,描绘的是一种残杀人类的情景。”⑨这里所说在中山大学被杀的
同学,名熊君锐,是他的同乡。1923年他和林文铮到德国游学,就是熊君锐邀请的。
熊信仰共产主义,曾担任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林风眠创作《痛苦》,不完全是针对国民
党“清党”这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他对人类自相残杀这一现象的痛心,即在主题上仍是?
度说馈返难樱因见不人道
而呼唤人道,因见残杀而表达痛苦,痛苦所呼唤的仍是人道 这是林风眠的创作动机。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0.14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