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rt
标  题: 呼唤人道(续)——林凤眠艺术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hu May 11 12:16:13 2000), 转信


《悲哀》(1934年)是《人道》、《痛苦》的姊妹作。源自同一精神母题。画幅左
侧的壮年男子,双手托着一死去的、骨瘦如柴的少年,右侧是两个悲痛的人肩抬着
一裸体女尸。调子浓重,人物以粗壮的轮廓线勾出,似是借鉴了法国表现主义画家
卢奥的画法,那沉滞的力感,使人觉得画家悲哀中,还含着一种愤怒。

    林风眠这样赤裸裸地揭露人生痛苦和人的被杀戮,呼唤人道和爱,在中国美术
史上是空前的。其精神意向,当属于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五四”启蒙文艺的
大潮。这种揭露性的艺术出现在20年代晚期和30年代前期,和以珂勒惠支为旗帜的
新木刻运动的揭露性有某种一致性。不同的是,新木刻运动与政治上的左翼文化思
潮和具体的社会革命目标联系着,林风眠的痛苦呼唤却只是出于近代人文主义和一
个正直、爱国、具有悲天悯人之心的艺术家的坦诚心怀。恐惧木刻运动的国民党政
府当局对林风眠的这些作品当然也不会欢迎。大约1931年左右,蒋介石偕夫人回奉
化,路经杭州时,曾往艺专参观。他见到《痛苦》一画,就问林风眠是何意思,林
说:“表现人类的痛苦。”蒋说:“青天白日之下,哪有这么多痛苦?”⑩中国历
史上,依靠屠杀上台的统治当局需要歌舞升平,是不愿看到真实人生的。

留学归来的林风眠,一心要复兴祖国的艺术,其在文化艺术界的地位不能说不高,
又正当年少风华,何以有如此凝重的悲哀和沉郁?

    这首先来自画家耳闻目睹的现实感受。“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四
一二上海大屠杀”、“四一五广州大屠杀”、“九一八事变”……这一切,不能不
给年轻的画家以刺激。在法国时曾浮荡心头的浪漫幻想,很快熄灭了。辽阔的祖国
大地,到处是不幸和残杀。1927年他被迫辞去北京艺专校长后发表《致全国艺术界
书》,对当时的社会黑暗作了痛心疾首的描述:

    “请看今日的中国社会,还有一点过得去的地方吗?

    以言民情,则除蒙蒙无知,不知国家社会以及人类为何物外,便只有贪狠毒辣
的惨杀和被惨杀……至其极,则死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之强掠苦索鞭楚刑烙之下!



    以言经济,一面是贪官污吏以及军阀走狗们的腰缠十万,厚榨民脂;以供其花
天酒地,长大疮,养大疮,医大疮之用。一面是农工商人的汗流侠背,辛苦奔波,
以其所有供给官吏兵匪之豪用,家则妻啼儿号,己则茹苦尝辛!

    以言政治,在军事则年有战,月有战,日日有战……,在政务则贪险者为民上
,无所不用其极,阴谋勾结,一塌糊涂!”

    这不正是产生林风眠创作心理的社会背景吗?

    诚然不只这些。林风眠出生在一个石匠家庭,从小跟着爷爷凿石劳作,他对劳
动人民的疾苦是了解并深怀同情的。另有两件事情对他的个性心理造成了深刻影响
,一件事是1922年他父亲的去世,当时他正在巴黎只能独自悲痛。另件事是夫人罗
达及幼婴的突然夭亡。林风眠伤痛之极,曾昼夜不睡,亲手在石面上为罗达镌刻了
自撰的碑文。这一沉重的打击,给性格内向的林风眠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
他对人生痛苦画题的敏感与真诚,与这深层心理创痛是不会没有联系的。


前面说过,林风眠喜读书。据林文铮回忆,他在中学时除了对绘画的爱好,尤嗜诗
词,受古典文化情感上的陶冶较深 这一点在他后来的绘画创作中也能够看出。留
学法国和德国的五年里,他熟读了圣经、希腊神话和歌德、雨果、托尔斯泰、拜伦
的作品,还接受了在当时欧洲及至“五四”前后的中国十分流行的康德、叔本华哲
学思想的熏染。30年代在杭州艺专学习过的画家,有的还记得林风眠喜爱引用康德
与叔本华的话来说明艺术审美。然而在叔本华那里,痛苦的人们无须为不公平抱怨
,忍受宿命就可以了;林风眠则始终热爱自然和人生,始终抱着以艺术和美来拯救
人类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奋斗,追求着可能的美好生活。

    从共时性的层面对林风眠和徐悲鸿作些比较,有助于了解林风眠的精神个性和
两位杰出画家不同的思想风采。徐悲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是《田横五百土》、《
九方皋》、《 我后》、《风尘三侠》以及画稿《霸王别姬》、《叔梁 》,素描稿
《秦琼卖马》等。它们均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经史著作或传奇故事,题意多颂扬侠义
和气节,或表达对明君贤臣的盼望。当时就有人评论徐氏说,“表现的古典主义和
内容的英雄主义,合成了他的绘画的精神。”⑾这精神主要源自古代,虽有借古喻
今的动机,但毕竟是远离迫切现实课题的。徐悲鸿作品中传统式的英雄落魄、悲歌
慷慨或义骨侠肠比林风眠西方式的悲愤和哀痛赢得了中国各界较多的喝彩,其原因
也正在于它们更近于传统思想和传统心理,而林风眠直言不讳的揭露和赤裸的人文主义态度
,不如揉
汇着儒家经世思想的忧国忧民更适合人们的口味。平心而论,在20到30年代,林风
眠无论作为美术教育家和艺术运动的领导者,还是作为有思想深度的独创性画家,
其成就和影响都不在徐悲鸿之下。后来徐悲鸿声名日盛,林风眠寂寞蛰居,久而久
之,连那个曾叱咤风云的林风眠形象也被人们淡忘了。这除了宣传上的倾斜之外,
与社会环境的选择也有关系。这不只是林风眠个人的偶然性遭遇,而是一种时代性
的现象。在文化界,何只林风眠一人如此?

注释:

⑦李树声《访问林风眠先生》,载《美术》1990年1月。

⑧林文铮《美展中之六家》,《晨极星期画报》第119期。

⑨同注①

⑩同注⑤

⑾杨晋濠《徐悲鸿绘画印象记》,载《浙江青年》第1卷11期(1935年)。





--
  ?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15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