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uzhe (孩子), 信区: Art
标  题: 从“体制”到“圈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前卫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Dec 12 21:43:35 2003), 站内信件

从“体制”到“圈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前卫艺术状态分析
------------------------------------------------------------------------
--------
http://arts.tom.com 2003年12月09日来源:Tom 专稿吴鸿



中国前卫艺术二十年实践的结果之一是造就了一批游离于国家行政体制之外的、所
谓的“自由”艺术职业者。按照一般性的表述来解释这样的过程的时候,人们往往
会认为这是艺术家为了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状态而自发性的“自我放逐”于体制
之外,以追求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境界。这种理想化的表述方式实际上还是源自于八
十年代新潮美术式的、简单化的革命冲动。


  如果我们剥开这层理想主义的外衣,以一种更贴近事实的本来情况的态度来分
析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市场化实际上是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这期间既是前卫艺
术越来越市场化的时期,也是这种没有“合法”身份的艺术家以及从事与艺术相关
的各种工作的自由职业者的数量空前的时期。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我们以“艺术市场化”作为分析九十年代前卫艺术的一个主要线索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九十年代的很多情况完全不同于八十年代。首先,作为参与八十年代
前卫艺术实践的主体,那个时期的这些艺术家的身份大多数还是国家行政体制联系
在一起的,八十年代后刚从各个艺术院校毕业,又在各个艺术院校任教的人构成了
这批艺术家的主体。这不但决定了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践的着眼点除了纯粹的艺
术语言 的所谓“探新”之外,就是对一些抽象的哲学命题的晦涩的表达。同时由
于这些参与者的身份所决定,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运涫涤牍俜降囊恍┮帐跣姓
故橇得芮械摹?br>

  我们客观地来分析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的 发展过程的时候,上述的运动
的主体与国家行政机构的关系是不言而喻。同时,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发展与
一些基本上是在国家体制范围内的专业学术刊物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另外,也由于
上述的这些参与者的身份所决定的是,作为八十年代前卫艺术的一些标志性事件的
重要活动和展览,也与国家的艺术行政机构的参与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在计划体制
的环境下,不但所有社会活动必须具备官方的色彩才能具有“合法”的身份,而且
对于那些运动的参与者来说,只有把这些活动纳入了官方、主流的范围之后,他们
的所作所为才能在他们所身处的体制内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八十年
代的许多前卫艺术的展览和学术活动中,会有实际上作为国家的艺术行政主管机构
的各级美协的参与。时至今日,某些冠之以“中国××展”前卫艺术展览仍是这种
情结的延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的形式与传统的官方
体制内的以行政方式来管理艺术活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整个八十年代的所谓“新潮美术”运动的发展与主流体制之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
联系的。现在仍存在于各艺术院校的所谓“艺术教育改革” 的成果以及主流体制
认可范围之内的“实验艺术”,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这种与体制若即若离的情况。他
们一方面为了要表明自己的“现代”的姿态,刻意地与主流的艺术体制保持一定“
距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身份所限制,他们又不可能走的太远。“若即若离
”是他们理想的生存状态。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艺术形式有可
能为官方所支持,以反对那些他们所不喜欢的,被认为是过激的、没有“智慧”的
艺术形式。


  与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明显的“学院”背景相比,在九十年代从事前卫艺
术创作的艺术家构成中,我们可以发现显著的“草根性”的特征。


  首先从“出身”与知识背景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九十年代,特别是中
后期的前卫艺术家中,有很多人并非是正规的纯艺术“科班”出身,另外,他们中
的决大多数人没有惯常意义上的“正规”职业与“合法”身份。身份的特点与九十
年代中后期以后前卫艺术“市场化”的形成,使他们不再将进入主流的艺术体制作
为他们努力的方向。与此而联系的是,和八十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基本上还有
迹可寻相比,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前卫艺术的面貌往往会使我们面临一种“无迹可寻
”尴尬状态以及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今天,我们关于“好艺术”与“坏艺术”争论
会集中到某位艺术家或某一件具体的作品上的时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与批评经验对于当下的艺术现象的“失灵”。


  在试图说明错综复杂的九十年代中后期前卫艺术现象的时候,由于既有经验已
经缺乏了具体的针对性,这样我们就需要避免从自己主观的角度来试图对此进行所
谓的“宏观”的把握和评判。我们可以就一些具体的现象来做具体分析。这样,便
可以发现“圈子化”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前卫艺术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圈子化”不仅仅是指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由于这些艺术
家们不再具有组织或机构对他们管理,所以这种“圈子化”是他们进行信息交流的
方式之一,也是他们因为展览和解决作品的销路的需要而保持与“业界”的联系的
唯一方式。在八十年代以及更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相对于当时主流的艺
术而言的“非主流”的艺术家团体的存在,但是,它决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圈
子化” 的状态。其实“圈子化”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非组织化”和 “非团
体化”,它恰恰是这些艺术家在放弃了体制化的生活方式之后的结果,它的前提是
每一个个体高度的自由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八十年代还有许多、还带有一些体制
化特点的艺术家的群体,反而在外在环境相对宽松的九十年代消失了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圈子”是大家都能感觉得到,但又是无迹可寻的。就
象空气,感觉得到,但看不到。


  如上所述,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前卫艺术的面貌往往会使我们面临一种“无迹可
寻”尴尬状态以及评判标准的多元化,在评判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我们不再象对待
传统架上的艺术形式那样,会有一些能够得到“基本多数”认可的评判标准。那么
,必然会有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什么样的人可以称
之为艺术家呢?


  按照传统的经验来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必然要依据这样一个推导过程
:这就是,首先必须要有一件艺术作品不被基本多数的人认为是艺术品之后,那么
创作它的作者才有可能被别人认为艺术家。这里的时间顺序是先有被公认的艺术品
,然后才有被“命名”的艺术家。但是,我们如果依据这样一条规律来对九十年代
中后期的前卫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上述的推导过程在这里恰恰是被颠
倒了过来,我们在分析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求证于创作
它的人“是不是艺术家”这样的判断。 虽然波伊斯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但
是我们还是不愿意将艺术家等同于一般的大众,这是因为艺术家有“点石成金”的
特权。这也是我们面对“这样的‘作品’每个人都能做出来”、“如果是一个普通
的人做出来的也能称为艺术品吗?”这样的责难的时候,我们的理由往往只能是“
创作它的人是‘艺术家’,你不喜欢它可以,但是,你不能怀疑它是不是‘艺术品
’”。事实是,我们在面对某一个具体的对象来评判的时候,也只有事先将对象设
定为“艺术品”之后,我们的评判、分析才会具有在“圈内”流通是可能。换句话
说,我们在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批评的同时,必须接受“你所评论的对象是‘艺术品
’,你的评论才是‘艺术评论’”这样的一个看似悖论的事实,而它的前提仅仅是
“创作它的是艺术家”。


  那么,“艺术家”究竟是由谁来命名的呢?——圈子!


  如果说八十年代之前的艺术运动是依附于社会政治运动,艺术家必须通过将自
己的艺术创作参与到社会政治运动之中,才能得到体制的认可。那么在八十年代的
“新潮美术”时期,乃至九十年代的初期,艺术运动则是依附于哲学、社会学的思
潮,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图解或是“反映”了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的社会科学
思考的“动向”,以取得对客观社会现实“同步”的艺术表现,其目的是为了得到
所谓学术界的认可,间接的还是为了得到体制的认可。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之后
,由于前卫艺术市场化的可能性得到实现,艺术家得以不再将体制的认可作为自己
努力的终极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圈子”的形成,艺术经纪人、画廊、艺术策展人
、艺术批评家构成了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环节,而“艺术家”的冠名权则是
他们之间“共谋”的结果。


  要取得一个“艺术家”身份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要在各种场合里有较高的“出场
率”,这里面包括各种展览的开幕式、各种有机会见识各色人等 的聚会等等,如
果有一位熟悉圈内情况的“前辈”作为向导,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到在这
个圈子里混熟之后,那么你不是策划人、不是批评家,那么你肯定就是一位艺术家
了。在取得了这个“艺术家”的命名之后,那么,你是否是一位好的艺术家就看你
的作品在各种展览中出现的频率而决定了。接下来,如果有一些掮客式的中间人看
中你的作品之后,你就可以依附于一个个小圈子里而衣食无忧了。这里可能会形成
一个循环,刚入道的人总是想将自己的圈子扩大,而成功之后的艺术家可能会将自
己圈子重新规定在一个小圈子的范围之内。


  经由艺术市场化的作用之后,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前卫艺术总体情况基本上可以
用“圈子化”来解释其中的一些现象。如上所述,“圈子化”会导致“小圈子化”
,这样九十年代中后期就不可能出现象八十年代那样大规模的艺术运动。这也是艺
术市场化之后不断拉开了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艺术家的状态不断“圈子化”
、“个人化”的结果。


  (该文章为作者参加“第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的发言论文)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9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