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zhangheyue (zhang), 信区: Art
标  题: 超现实主义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Jul  7 15:22:16 2004), 站内信件

梦幻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主张通过这种方式,口头地
、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
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

  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的某
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
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地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决人生的
主要问题。”

  在1924年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安德烈·布雷东(Andr’eBreton)
对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作了上述定义。布雷东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旗手,他提
出的“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自阿波利奈尔(Apollinaire)的剧本《蒂蕾丝娅的乳房
》。该词表达了布雷东及其追随者在这场文艺运动中的追求,那就是超自然的、无
意识、无理性的精神自由。

  弗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学说
揭示了沉睡于人们心底、不被人们的意识所触及,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的
所谓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
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
宣的本质。而艺术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以此为源,超现
实主义艺术家们强调梦幻的万能。他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的“彼岸”
,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达到神妙的超现
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可推那位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
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
月,运家具的空车、玩铁环的女孩,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
中。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然而,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
息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后
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这是一块中性的地方,在这里,互不
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一如那位名叫洛特雷阿蒙的作家所言,“像一台
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遇那样地美。”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全力追求的正是这种梦幻效果。他们的美学信条是布雷东在
《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
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美可能使人震惊,也可能
不使人震惊。”这样,达利带来的那种荒诞不经的梦的世界确乎十分地美——挂在
树上的软表、被肢解了的躯体、可怕背景上的骷髅骨架,等等。那种通过可以识别
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这种风格被
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Naturalistic Surrealism),其代表画家除达利外,
还有马格利特等人。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
(OrganicSurrealism),以米罗为代表,追求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在巴黎
、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倒也间接地
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
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
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这使
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
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
,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
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事实上,
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4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