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ma (坚持学习), 信区: Art
标  题: 肖邦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un Jan  7 14:23:37 2001), 转信

 ∫骨?(op.9) 肖邦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夜曲”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
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 如梦一般清幽、柔美。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了传统
夜曲的表现风格,而是使夜曲的形式趋向自由,内容也多样化了,变得更加热情、更加
完美。---最初『夜曲』Nu cturne的创作者,是一位爱尔兰籍钢琴家约翰 菲尔德 (Joh
n Field)在萧邦童年时代所写的,无疑的,萧邦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受其影响,左手波浪
型的琶音伴奏 (与现代的理察克莱德门钢琴曲颇为类似) 是最大的佐证。但是,从1843
年之后的作品55至作品72号等五首,则完全脱离了菲尔德的夜曲型式,反而有诙谐
曲 Scherzo 及叙事曲 Ballade的味道,同样是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作品,却更能显现出
萧邦钢琴作品中特有『诗』的气质,不会再拘束于原夜曲中A-B-A的即定格式。

  一般说来,萧邦的夜曲是属于纤弱、神经质、浪漫而细致的,听不见巨浪拍岸的击
涛声,却可以感受到远方海面的汹涌起伏,这在作品27号的两首升c小调及降d大调
的夜曲里特别明显,聆赏者可以深刻地沉浸在萧邦诗的意象波涛之中,抒情是其音乐的
主轴,丰润生命本质如同夜空里绽放的烟火,非齐发式的,是一点点一点点依序宁静地
升空,再任其自由地绽放开来,有艳丽玫瑰,有静谧雏菊,有的垂下珠圆玉润的葡萄,
有的则捻出一朵朵飞舞的蒲公英,然后沿著各自发展的主题消逝在夜空中,
--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55号的第一首降e大调夜曲里,实可谓抒情的极致表现,
此曲完全摒除A-B-A型式的拘束,却又没有如叙事曲般的长篇大论,短短的六十七
小节里犹如以平缓的语气诉说一则动人的爱情故事,委婉与小小的涟漪交错对话,最后
仍是还给一池如止水轻颤的哀愁,这是萧邦的天才表现,在此曲里不复见如义大利歌剧
花腔似的装型出现,也完全融入萧邦式的钢琴语汇之中了。
  降b小调 夜曲 (作品9之1) 本曲作于1830—1831年间。作品9中共有三首夜曲,这
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而作品9之1则是 肖邦夜曲的“最初之最初”,其旋律非常优美
,情绪极为丰富。乐曲的构成是:甚缓板, 6/4拍,三段 形式。第一段旋律充满柔和而
朦胧的魅力,节奏处理十分自由(片段1);乐曲的中段由八度音奏出 降D大调的旋律,
这是非常甜蜜的旋律,此曲之所以能使人迷醉,也全在这一部分。
  降E大调 夜曲 (作品9之2) 本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 传统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
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可见此时的肖邦 已无愧于“钢琴诗人”这个
雅号。乐曲的构成为回旋曲式,行板,12/8拍。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着 华彩的咏唱
,左手是节奏相同的伴奏型,自始至终保持同样的形态(片段2,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曲
的 改编版)。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其主要的特点,描绘 描绘着大自然

夜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
  升F大调 夜曲 (作品15之2) 此曲是肖邦夜曲中最优美的一首。乐曲的构成为:甚
缓板,2/4拍,三段式。第一段中,装饰成 歌唱般的花音并非单纯的装饰音,它们有着
与旋律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气氛如此宁静,仿佛置身于 月光下的湖畔(片段3)。之
后,丰富的情绪逐渐加深,有的地方又象是叹气和啜泣。中段演奏速度 加倍,旋律中飘
散出华美的五连音音型,以半音量的柔声开始,这是为肖邦所独创的——沸腾的心 被巧
妙地表现出来,虽然使人感到一丝忧郁。全曲最后为第一段的再现,在一种意犹未尽的芯踔
薪崾? 钢琴家尼克斯曾对本曲做过如下评价:“外界的光及温暖渗透到心头,装
饰的花音象蜘蛛丝般 飘渺地围绕着我们而舞蹈。第一段为甜蜜的回忆,中段为不安的情
绪,但是太阳并不失去其温暖, 反而稳住了沉沉的情绪,像是夏日遥远的天空中那一道
彩雾,慢慢地消失。”
  圆舞曲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
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如:作品18号、作品64之3),另一类则为圆舞曲
形式的抒情诗(如:作品64之2、作品 69之1)。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
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
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
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降 G大调圆舞曲则是
个例外),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降E大调 华丽大圆舞曲 (作品18号)本曲作于1831年,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
舞曲。《华丽大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这
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际用于
舞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才会说: “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
“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类话语。乐曲的构成极为简洁,由于是实际舞会用的
圆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圆舞曲节奏上,歌唱出华美的主旋律。全曲共分为五段:
第一段为降E大调,第一主题明快、奔放,第二主题利用急促的顿音出仙境般 的飘逸感
觉(片段1);第二段降D大调(片段2);第三段降D大调(片段3);第四段降G大调(
片段4);第五段与第一段的旋律相同,在四小节序奏后进入尾声。

      升c小调 圆舞曲 (作品64之2)体现肖邦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

说是这一首。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

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 “心灵的圆舞曲”,这一说法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
过了。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片段5)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
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片段6)。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
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
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
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降D大调 。
  圆舞曲(“小狗”) (作品64之3)作品64号共有三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
发表的圆舞曲。
     b小调 第一号 诙谐曲 (作品20号) 李斯特认为肖邦的练习曲及诙谐曲,最能披露

他自己隐郁的一面。他说:“肖邦的多数练习曲及 诙谐曲,都在表明激烈的愤怒及失望
的情绪,时而会有辛辣的讽剌和顽固的自尊。他的音乐所具有的隐郁的侧面,并不象他
那优美的诗一般的曲调那样容易被人理解,也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肖邦个人 的性格也
因此而常被人们误解。肖邦平时为人正直,彬彬有礼,才貌双全,内向文静,但经常表
现出 快活的样子来。” 诙谐曲本来是贝多芬继承海顿、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再经过发
展而成的一种音乐体裁。不过, 真正使这种曲子更为积极化,形式化,并且大胆地命名
其为“诙谐曲”的,是肖邦。肖邦一生中共 创作了4首诙谐曲,这里只介绍其中的第一
首(b小调)。 此曲作于18 31到1835年之间,其构成为三段体式。乐曲开始时有两个不
协和和弦,曾经大大地 震撼了肖邦时代的人们。紧随其后的第一主题带着暴风雨般狂烈
的热情在回旋,肖邦像是在此处发怒、 反抗、质询一般(片段1)。第二主题开始时有
着怪异的和弦,慢慢地奏着,呈现出非常不愉快的音响; 但这一主题的后半段曲速加快
,又产生出活泼而优美的效果来。第一、第二主题,都极有独创性。 徐缓的中间段带有
丰富的色彩,B大调上轻快流畅的十度音,被认为是肖邦的特色,这部分与充满动摇 感
觉的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开头部分的不协和和弦带着突变的情绪出现,但中间
段的 “美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拳所击破。然后第二主题前半段的怪异和弦又继出
现,重新引入了忧郁的 情绪。随后全曲在第一主题很有魄力的再现中结束。
  前奏曲 op.28 第七号 A大调(作品28之7) 钢琴独奏曲。肖邦写过24 首不同性格
、形式和篇幅的前奏曲,都编在作品28号《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之中。24首前奏曲由C
大调到b小调,在不同的24个调上作曲。各曲大多以一个短小的乐念为中心而 构成,并
不做演奏技巧的展开。但是每一个乐念并不只是单纯的反复,而是依肖邦的感情做人为
的 发展。不过有些曲子也包含着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肖邦的前奏曲内容丰富,感情色彩
浓郁,大多充满爱国激情。 这里只介绍24首前奏曲中的第七首。此曲为行板,3/4拍,
具有玛祖卡舞曲的一些特征,但情调 则是忧郁的(片段1)。开头的八小节旋律反复两
次,在第二次反复结束时,高音声部出现了在演奏 上难度很大的和弦。
(这里选录的是管弦乐曲改编版)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4.22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