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LACKTREE (扎在鼻尖上的快感), 信区: Art
标  题: 涂鸦艺术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Oct 25 08:37:03 2002), 站内信件

东村艺术所强调的朋克精神同70年代开始出现的涂鸦绘画的精神内涵本质相同,因
此东村也成为涂鸦艺术家聚居的大本营。涂鸦绘画起初并不为艺术界所注意,大部
分情况下,它处于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满足的地下状态,只是在八十年代前半期,它
才浮出水面,成为纽约画派最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也成为东村艺术最闪亮的一道
风景。时代广场展是它最亮丽的时刻。然而,它的辉煌不过是昙花一现,旋即重新
回到被遗忘的"地下"状态。涂鸦艺术家们也因此次"亮相"而趋向分化,一部分在此
次"展现"中大出风头,赢得了国际名声,作品也由此跻身大的博物馆和画廊,成为
正统艺术机构与艺术观念所接纳的新宠儿。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同时也丧失
了涂鸦艺术原本所蕴含的精神。脱离了原初的生活状态,他们的作品徒具形式,显
得苍白而缺乏活力。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风格、材料和战场--城市
的墙壁和地铁,在喧嚣过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如罗林斯。

  涂鸦艺术同60年代兴盛的波普艺术有着关联。有些艺术评论家认为,涂鸦艺术
是对波普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们在精神上有着一致性,都倾向于关注大众文
化。但是,涂鸦艺术家同波普艺术家们又有着显著的区别。所有的著名波普艺术家
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接受过专业艺术院校的训练,而涂鸦艺术家们则截然相反,它
们大多是劳动阶级的后代,没有经受正规的艺术培训。他们是纽约十一、二岁的少
年狂热分子的领袖,很早就开始了"艺术生涯"--涂鸦。虽然涂鸦艺术和波普艺术的
共同核心之一都是大众文化,但是,波普艺术家们只是想了解大众文化,表达对大
众文化的思考,而并不是想亲近它。他们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一种
"中立"的评判和审视,作品也因此流露出一丝冷淡和距离感。很明显,波普艺术家
同他们的素材以及表现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然而,这层帘幕在涂鸦艺术家
那里根本就不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来自纽约的城市大众文化,他们出身于这
一文化之中,他们就是当时的大众文化的直接体验者和创造者,他们就是大众文化
。他们年龄尚小,因而作品流露出很自然的天真味道,虽然技法笨拙,粗糙,但却
有着非常感人的质朴和单纯。

  涂鸦少年之间相互进行涂鸦竞赛,比拼谁的作品最多,谁的名头最响。他们在
所有可能的公共场所将自己的名字或笔名"涂"在显眼的位置,以此表达对成人权威
的蔑视。

  70年代早期,雄心勃勃的涂鸦艺术家们在所有的地铁车厢上都涂上了他们自己
设计的图案。他们疯狂地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地铁站的广告牌和地铁车厢外部添加
非正式的装饰和绘画。他们手持装满颜料的喷抢同警察捉迷藏。这些颜料常常是偷
来的,因而,从法律上讲,涂鸦少年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为了防止他们乱涂乱
画,纽约交通部门还曾经把所有停放的地铁通上高压,结果酿成了一幕惨剧,一个
涂鸦少年在地铁站涂鸦时被电击而死。这一事件引起了一场持久的争论,支持和同
情涂鸦艺术的人同反对他们认为他们违反了法律的人展开了争战。维护者们认为涂
鸦绘画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纽约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新的、激动人心的表现形式,它是
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和心理体验的记录和展现。最后这场争辩以交通部门偃旗息鼓
告终。人们认同了这样一个观念:出于艺术的目的而轻微触犯法律是可以被容忍的
。涂鸦艺术的面貌也因此为艺术界和公众所注意。1973年,涂鸦艺术第一次得以展
出,作品是从地铁上的"涂鸦"图案转画到画布上的东西。到70年代后期,涂鸦绘画
成为纽约下东城美术馆里的常客,越来越多的涂鸦艺术家集结地也建立起来,有些
画廊开始专门展示涂鸦艺术家的作品,并且在商业上也很成功。涂鸦艺术从"地下
"转向"地上"。


--
  一棵树
  一根绳
  用来晾风景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