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RISTOTLE (处女座手上的亡魂),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巴赫乐谱上的构筑(2)  ( 转自巴罗克音乐神殿)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Mar 10 20:47:45 2000), 转信


发信人: citieeg (虾行余生), 信区: Arts
标  题: 巴赫乐谱上的构筑(2)  ( 转自巴罗克音乐神殿)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Feb 24 00:52:04 2000)
m2mWWW-POST0m0m

加拿大钢琴家G.古尔德就是少数几个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演
奏家之一,他的第三条更有别于常人。古尔德对巴赫音乐的贡献,如同
施纳贝尔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富特文格勒对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科
尔托对肖邦的作品的贡献一样。不同的是:后三位大师的演绎几乎给某
个作曲家的作品下了定义,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权威解释,而古尔德永远
不是任何作品的代言人。古尔德对巴赫的作品情有独钟,并不是因为巴
赫本身(可能作曲家的名字只是他区分不同作品的符号),他只是借助
巴赫乐谱提供的可能性,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在巴赫的作品中,他的
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古尔德进入“迷宫”的目的,不是为了“瑰宝”,
他关注的只是破译“迷宫”的过程。如果他童年时代有“魔方”的话,
他可能是个“魔方迷”;如果是个画家,他对结构、构图的着迷程度可
能会远远超过对色彩语言的热爱。

  古尔德出生于多伦多的一个音乐家庭,12岁毕业于多伦多皇家音乐
学院,14岁登台演出,23岁首次出访美国,并在CBS公司首次录制巴赫的
(戈德堡变奏曲)。1964年他正式退出舞台,以录音形式与世界乐坛交流,
1981年4月最后一次录制(戈德堡变奏曲),1982年10月4日去世。从他首
次灌制唱片以后,他以无可争议的才华、令人惊异的音乐观念征服了听众。
顺利的人生(指音乐生活)、优越的环境伴随他到终点。无论他引起什么
样的争议,世界给他更多的是关注和宠爱,甚至他录音中哺哺的哼唱声,
也成为被关注的一部分,这无形中又反过来培养和强化了他“怪异”的才
华。他无需因外界的原因去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演奏,他可以追求最纯正的
音乐目的。

  许多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或被名利吸引的艺术家们,为了改变生活
环境和存在位置,在对艺术的追求中加入了许多艺术以外的东西。古尔德
不是这样,他只是任性地在众多大师的乐谱上认真专心地“游戏着”,与
时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无从想象一开始古尔德不被接受、CBS公司不把这
种“怪才”变成利润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有些聪明的大师在演奏巴赫作品时,常常尽可能地绕开这座“迷宫”
——简化它的复杂性,把巴赫作品中的结构力淡化,以静制动,好像把立
体织体尽可能地压扁,使“瑰宝”显露出来。
  古尔德正好相反,巴赫的结构力被他强化了,他强化巴赫的复杂性和
立体性,但从不会有任何的缠绕感,声部之间永远保持一种合理的空间距
离,对位关系极清楚,旋律线条流畅,对复杂的织体绝不会搞不清、理不
顺,织体中好像流动着鲜活的空气…在他手下一切变得容易了!所有“怪
异”手段的应用都是那么合理:节奏的变化,重音、断奏、抢板的使用
等……音乐刻划入木三分,并引出了令人深思的音乐观念。
  上述一切是基于古尔德对巴赫作品的透视能力和高度的智慧,他对音
乐有极认真的探究精神,对巴赫的作品,每一个音包括音和音之间的空间,
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古尔德追求对音乐的再创造、再编辑,是他离开舞台生活的重要原因,
对一部作品的录制,他往往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去读谱,只用少量的时间
练琴,在录制中他又几遍、几十遍的反复录制。从CBS公司留下的影视资料
中可以看到,他使用过的乐谱让他画得难以辨认,很像一张进入迷宫的
“探宝图”。
  本世纪有很多演奏巴赫的大师,如:兰多芙斯卡、里赫特、费舍尔、
尼古拉耶娃等等,他们的演奏或者追究宗教精神的本质,或者对人性进行
陈述。但是在古尔德的演奏中,既没有宗教的责任感,也没有陈述人性的
义务。他对巴赫音乐中的传统精神毫不理会,剩下的只有单纯的对音乐本
身的探求,及在一特定审美趣味下对音乐严肃、认真、热情的“玩味”。
这可能就是古尔德建立在巴赫乐谱上的音乐观念。他的演奏可能是离巴赫
最远的,但却是最迷人的巴赫。
  古尔德在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时,同样延用上述观念,在演奏中尽
可能地传导出作曲家都不曾想过的对位旋律,无论成功与否听起来都是耳
目一新、令人叫绝。他的演奏对作曲家的原意毫不理会,他甚至说:“谁
在乎贝多芬如果在世是否赞同?”、“莫扎特是二流作曲家。”(原因是
他的作品中缺少对位)
  我们可以听一下他演奏的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钢琴版本、莫
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16世纪英国作曲家伯德(W,BYRD)和
吉本斯(O.GIBBONS)的作品集。
  当然只有回到巴赫的复调音乐中,古尔德才真正回到他的自由王国,
才能张开全部的“细胞”,去随意地呼吸。彻底地发挥他的才智和激情。
他头尾两次录制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第一次是1955年(他的第一张
唱片);最后一次是1981年在他去世前两周才出版,是一个极成熟的演奏,
给他的音乐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他从巴赫开始,以巴赫结束。


--
           *****************************************
                 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A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1.8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