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akeko (背叛的幸福), 信区: Art
标  题: 艺术散叙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Dec 18 09:31:33 2002), 站内信件

 有人说,“艺术”二字的意蕴很朦胧,只能靠各人的感觉去创作。
但艺术是什么,而艺术的素材又取次于哪里呢?如果人们的回答是:
“朦胧”,那就错了。
  我从某报刊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艺术家将许多烂苹果浸泡在
水中,让人们欣赏他的杰作,而我始终也弄不懂,他的杰作能让人们
看出什么来呢?而那个艺术家会说:“我的艺术表达是以丑为美。”
或者又会说:“在平淡中透露出深奥的哲理。”但是,就连他本人都
不知道这烂苹果泡在水中美在哪里,更何况欣赏“杰作”的凡夫俗子

  当然,艺术的范围很广,包括文学、绘画、舞蹈等等,但艺术的
创作原理都是相通的。譬如书法罢,刚学写字的人看见某人的字比自
己漂亮,心里就会这样想:“哇,那字体好美啊。”字体虽然美观,
但美在哪里呢?习书之人多半不知,然而会导致人们深入研究,把字
体拆散,练习其中最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折。在练习
的时候,会渐渐领悟用笔和书法家创作精神的妙处,对于学书之人来
说,这是质的飞跃,正是书法上说的“临习”。接下来根据自己的心
态,结合古人的笔法去创作作品,效果肯定比以前好。
  一个人时常追求一种艺术上的进步,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苏轼
与金庸非常值得学习,他们的作品为什么能影响很多人呢,可以说他
们的作品异曲同工,形态万千,他们看过许多古人的书,借鉴古人的
经验,见识广阔,感悟也特别多,创作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溶入其中
,而且结合实际。
  苏轼的词,风格各异,算起来他的各类型词作都有千古名篇。金
庸的小说一共十四部,看起来数量很少,但值得赞叹的是,各小说的
主人翁以及故事中的其他人物,性情各异,都代表着世人的性格。他
们怀着一丝不苟的心态去创作,成功是必然的。一般的作家只能望而
莫及,要写出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是一件难事。
  从上述的两点看来,启发了我们一个道理。搞艺术的人,先要有
感性认识,但有感性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
识,然而有了理性认识,创作起作品来,又会显得机械化、不自然。
这又必须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写字是靠感觉的,刚习字的人
是这样,书法家也是这样,后者之所以能成功,是他经过了无数次的
理性认识,有了深厚的用笔和审美的根基,再在自己的创作空间里肆
意挥洒,写出来的字,自然美观。对于那种以丑为美的意态,或许从
平淡中透露出深奥哲学的意态,都是艺术家门一种深厚根基的感情流
露,而不是乱来!不然就失之于轻狂虚浮。不是吗?如果大家都能乱
来,岂不是天下所有人都是艺术家了?
  那什么是艺术的素材呢?见识广就是艺术的素材,不然苏轼和金
庸就不能写出风格各异又为人称赞的作品,这就取次于多次的种理性
认识与多次的感性认识了,正如苏轼所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说来说去,
那艺术究竟又是什么呢?《辞海》里有三种解释,其一、用形象来反
映现实又比现实有典型性的意态。其二、富有创造性的,如领导艺术
。其三、形状美观的。
  而我认为,应该这样形容艺术:通过对事物的深厚了解,再给予
它美的升华,那就是艺术。

--
知道吗?我对你,还是难以忘记~
无数个思念你的夜晚,想起与你难忘的夜晚,我祈求流星,
我下世能够与你相遇,相爱,直至天荒地老!

?*************乖宝宝,睡觉觉~~~~~~~~~~~~~~~~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4.7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