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libab (快乐罗密欧), 信区: AscIIArt
标  题: [我的理念]---  张大千(2)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Mon Nov 29 21:49:03 1999), 转信

  画家自身便认为是上帝,有创造万物的特权本领。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
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这里缺少一个山蜂,
便加上一个山蜂,那里该删去一堆乱石,就删去一堆乱石,心中有个神仙境界,
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这就是科学家所谓的改造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说的
「笔补造化天无功」。总之,画家可以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要如何去画,就
如何去画:有时要表现现实,有时也不能太顾现实,这种取舍,全凭自己的思想。
何以如此,简略地说,大祗画一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
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
间,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艺术。正是古人所谓遗貌取神,又等于说我笔底下
所创造的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我看到真美的就画下来,不美
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不单指物的形态,是要悟到物的神韵。这可引证
王摩诘两句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
怎样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就是说要意在笔先,心灵一触,就能跟著笔墨表露在纸
上。所以说「形成于末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近代有极多物事,为古
代所没有,并非不能入画,祗要用你的灵感与思想,不变更原理而得其神态,画
得含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这就算艺术了。
  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总括来讲,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其次才到写意。
不论画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理、情、态三事。先要著手临摹,观审名
作,不论今古,眼观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
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
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老师教学生也应当如此,告诉他绘画的方
法,由他自去追讨,不可叫他固守师法,然后立意创作,这样才可以成为独立的
画家。所以唐宋人所传的作品,不要题款,给人一看就可知道这是某人的作品,
看他片楮寸缣就可以代表他个人啊!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
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
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得多才有所获,山水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畜都
是一样。
  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润的心
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
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
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步就班为是。古人画人物,多数以渔樵耕读为对象,
这是象徵士大夫归隐后的清高生活,不是以这四种为谋生道路,后人不知此意,
画得愁眉苦脸,大有靠此为生,孜孜为利的样子,全无精神寄托之意,岂不可笑!
梅兰菊竹,各有身份,代表与者受者的风骨性格,又是花卉画法的祖宗,想不到
现在竟成了陈言鉴套!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8.6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