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madeus (Mozart), 信区: Art
标  题: 希臘時代的風格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Jan  8 13:14:54 2003), 站内信件

                         希臘時代的風格

 從人類文明的歷史上看,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而希臘文明主要來
自愛琴文明(約 3OOO ─ 11OO B.C.);其前後發展約有兩千年之久,範圍大致
以愛琴海為中心。

  希臘民族於西元前兩千年起,自南方遷徙至巴爾幹半島,承續著愛琴文明而
發展。然而在西元前十二世紀左右,遭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大肆破壞,從此陷
入所謂「希臘的黑暗時代」,長達三百年(約l1OO一8OO B.C.)。

    西元前第五世紀初,情勢終於好轉;古希臘城邦同心合力擊退入侵的波斯
人,接著希臘形成由雅典和斯巴達所領導的兩大聯盟,這就是希臘的全盛時期
(約 5OO ─ 429 B.C.)。然而約西元前第五世紀末,雅典和斯巴達互相殘殺,
勢力瓦解,北方崛起的馬其頓人乘虛而入,於西元前338年征服希臘。

    西元前 336 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率領聯軍開疆闢土,併滅了埃及、
亚利山大波斯等地,勢力橫跨印度、中歐,建立「亞歷山大帝國」。西元前 323
年亞歷大帝逝世,帝國便開始分裂,國勢日衰;但藝術文化卻因交流而大放異
彩,這就是史家所稱的「希臘化時期」(約 330 ─ 30 B.C.)

  希臘藝術的特質

  在「希臘的黑暗時代」裡,希臘半島與希臘人避難的地方----愛奧尼亞,兩
者因背景不同其藝術特質亦有差異,簡述如下:

  希臘本土,採用幾何直線、左右對稱、象徵性、形式化等手法來表現,較
傾向於構成性的裝飾,稱為幾何形風格。愛奧尼亞採用流動曲線、寫實性、故
事性等手法來表現,傾向於描寫性的風格,此乃受近東藝術影響,故稱為東方
風格。希臘早期的藝術就是由這兩種風格不斷融合而成。

  希臘藝術的特質除了上述地理環境差異的發展基礎外,希臘人富於民主思
想和創造精神的天性,個性活潑開放情,崇尚運動,追求自由自在的樂趣。因
此藝術表現上呈現出充滿健康、自然、樂觀、優雅等的特質,而有別於近東藝
術那種超自然的、宗教的神祕感。同時近東藝術中,作者只是奉命行事去完
成,作品中沒有個人的創意也不留名,到了希臘時代,個人地位提昇,藝術品
的製作者才逐漸受重視並留有名字。

  希臘人較重視人類個體性的存在和價值,從藝術作品中表現無遺,藉由作
品歌頌人類肉體、精神之美,將人類形象理想化,並儘量製作得跟神像一樣完
美,成為希臘藝術的一大特色。希臘人也崇拜神祇,認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
樣,因此將諸神人格化,創造邱比特、維納斯、阿波羅……等許多著名的神話
故事,這些神話故事便成為希臘藝術創作的題材,同時對後來的西方藝術有深
遠的影響。

  希臘藝術的豐富與生動,試舉例說明如下:


﹝一﹞雕刻
  早期希臘雕刻受到埃及和近東各國的影響,直到「黑暗時代」過後,希臘
人的雕刻開始建立自己的風貌,展開蓬勃的發展,並對往後歐洲藝術產生極大
的影響。希臘雕刻的風貌,主要靠文獻上的記載和羅馬時代的仿製品而得知;
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戰亂和人為破壞,大部份原作己所剩無幾。希臘的雕刻和
建築,是互為一體的,例如神廟建築上的破風雕刻(山形牆雕刻)或浮雕飾
帶、墓碑上的浮雕……等。 除了和建築相結合之外,獨立性的雕像也很可觀,
其創作泉源來自「人體美」,是歷史上「裸體雕刻」的創始。
  希臘雕刻依其風格可分為三個時期:

  (1)古拙式樣時期(75O一5OO B.C.)

    這時期的人物雕像受埃及雕像「正面性法則」影響,有生硬樸拙的感
  覺,大部份雕像直立,少有動態,臉部正視前方,略帶微笑,雙臂平垂兩
  側,左腳向前踏出。

  (2)古典式樣時期(500一330 B.C.)

    擺脫古拙時期的風格,呈現具有生命力的寫實風格,強調精確、均
  衝、安定等理性化的表現。此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邁隆(Myron)
  的「擲鐵餅者」,具體呈現最完美的人體造型和瞬間動態。


邁隆的擲鐵餅者
    波利克萊塔斯(Polyclitos)的「持槍者」表現完美的比例,樹立人體理
想化比例的典型,被稱為「人的雕刻家」。


波利克萊塔斯的持槍者
  菲狄亞斯(Phidias)曾在雅典巴特農(Parthenon)神殿創造不朽的作品,至

  至今尚存的有被風雕刻、浮雕飾帶等,由於他高超的成就,被人稱為「神
  的雕刻家」。西元前第四世紀,人像雕刻演變成更柔美且富於表情,雕刻
  家以普拉克希特斯(Praxiteles)、史科帕斯(Skopas)、萊希帕斯
  (Lysippos)為代表。

  (3)希臘化時期(33O ─ 3O B.C.)

    這時期承續希臘的傳統,作品數量豐富,以寫實風格的人體雕像為
  主,由古典的理性、優雅轉為表現豐富的感性,注重人物內心的動靜與外
  在的表情,以希臘神話為題材著名的「勞孔」群像(Laocoon Group)即為
  代表。這時期出現許多裸女雕像,具有官能的美感,以著名的「米羅的維
  納斯」為代表;此外如「垂死的高盧人」、「勝利女神像」、「雅典娜女
  神立像」等,也都是這時期的作品。


米羅的維納斯

﹝二﹞繪畫
  我們現在得以了解希臘繪畫,是靠當時部份器皿上的彩繪、羅馬時代的仿
製品以及文獻上的記載。由器皿上的彩繪來看,大致可分為:
  (1)幾何形風格(約 11OO ─ 7OO B.C.)
    這是希臘本土構成性裝飾的表現,在陶甕上畫滿告種簡單而有規則的
    幾何圖飾,這類型的作品起初都沒有人物的裝飾圖案,直到西元前第
    八世紀才有明確的人物形象出現。

  (2)東方風格(約 75O ─ 6OO B.C.)

    早期的陶甕仍採用幾何圖案,由於當時希臘和近東地區商務接觸而產
    生的風格,以故事作為描繪的內容,人物、動物成為裝飾的主題,輪
    廓明確,筆觸肯定,造型生動,作品尺寸隨之增大。

  (3)黑繪(約 7OO ─ 5OO B.C.)

    以黑色顏料直接將主題畫在橙紅色的陶土上,並用針筆刮出輪廓線,
    再加以烘燒,產生黑色與橙紅色鮮明的對比;西元前六世紀中葉是黑
    繪技術的高峰期。

  (4)赤繪(約5OO B.C.)

      赤繪是一種描寫性的表現,陶甕在尚未烘燒之前,先將主題形象
    的輪廓線用毛筆描繪在陶土上,主題形象的部份保留陶土原有的橙紅
    色,其餘背景則塗上黑色,描繪技巧和黑繪相異。由於採用毛筆來描
    繪,線條較黑繪更流暢,使衣服褶紋、人體結構細節,有更加巧妙的
    刻劃,開始運用明暗表現法,技法更為進步熟練。

      西元前五世紀,陶畫沒落,壁畫興起,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建築
    物崩塌、戰亂破壞等因素而損毀怠盡,壁畫極少能保留至今。

--
┏━━━━━━━━━━━━━━━━━━━━━━━━━━━━━━━━━━━━┓
┃               ART FOR ART'S SAKE                                       ┃
┃                                          ┃
┃                                    L'ART POUR L'ART                    ┃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