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ibsq ( kahn), 信区: Classical
标  题: [小提琴家]伊萨卡·斯特恩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Dec 31 20:11:37 2003), 站内信件


伊萨卡·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生于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克列缅涅茨市
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父亲是位画家,母亲曾经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过声乐。他
们全家在斯特恩只有10个月的时候移居到了美国的旧金山。斯特恩6岁开始学习钢
琴,8岁改学小提琴。他的第一位老师是罗伯特·波拉克,教了他4年。从12岁到
16岁,他又向曾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的内奥姆·布林德学琴,并把布林德
看作是自己的主要老师,教会了自己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1931年,
11岁的斯特思与皮埃尔·蒙特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公演;1934年,和业
师布林德合作演奏了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1936年,成功地演出了勃拉姆
斯的小提琴协奏曲;1937年,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随后到纽约举行音乐会
,并随著名小提琴教师帕辛格学习。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斯特恩经历了一段事业
的低潮时期,他试图确立自己的音乐会独奏家的地位。194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
独奏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功。他作为独奏家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此后,斯特恩每
年都被邀请同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合作,参加名目繁多的音乐节的活动,足迹遍及五
湖四海。
  斯特恩不仅是一位小提琴家,他还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他参与
1960年卡内基音乐厅的重建工作;维护犹太人应得的幸福权利;赞助提拔年轻一代
的乐坛新人。他和世界上许多政界人士、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有密切交往。他聪明
过人,热情健谈,是天生的话匣子。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有倒不完的材料。思维
敏捷,喜欢臧否人物。1981年来中国访问时,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演讲时称海菲茨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米尔斯坦是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在另一个场合,在接受一
家刊物的问卷时,列举了他认为的古今最伟大的10位小提琴家:-.科雷利;二.
维瓦尔弟;三.帕格尼尼;四.斯波尔;五.维尼亚夫斯基;六.维厄唐;七.约
阿希姆;八.萨拉萨蒂;九.胡贝尔曼;十.海菲茨。他又说,一个人只有掌握到
他这种程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才能够真正理解海菲茨有多么了不起。这话给我们
的启发是:一般听众当然无望达到斯特恩的水平,那么就应该更谦逊地看待领悟一
切伟大的艺术创造。
  斯特恩是一位思想丰富的小提琴家。他根据作品的内容要求来选择技术细节的
运用。根据不同的作品、他采用或则强烈而热情的揉指,或则轻快而细腻的揉指。
他演奏浪漫风格的作品与古典风格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初入音乐鉴赏门径的
人都很容易感觉到。他认为,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也有温柔与粗犷之分,"在温
柔的莫扎特慢板乐章中,要使用宁静的揉指,要减少揉指的强度、幅度以及厚度。
莫扎特的音乐还有粗犷有力的一面,当这种性格占优势的时候,揉指就应当加强。
"他的琴声非常洪亮,音质具有橄榄的味道,十分耐人寻味。他的右臂运弓有力,
臂肘的位置不过分高抬,演奏大型作品气魄宏伟。在演奏处于得心应手状态的时候
,他兼有许多奥尔所建立的俄罗斯学派的最优秀的传统,因此,曾有人把他称做该
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
  斯特恩演奏曲目广泛,录下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大型作品。他还热衷于倡导宣传
当代作曲家的创作,是许多作品的首演者。题献给他的作品包括伯恩斯坦的小夜曲
和马克斯韦尔·戴维斯(1934— )的小提琴协奏曲等。
  美国作曲家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85年,是受皇家爱乐
乐团委托,为庆祝该团建团4O周年而作。首演于1986年6月21日,在苏格兰的奥克
尼岛的圣·马格纽斯节举行,由斯特恩担任独奏。作曲家声称作品的情绪受到首演
场地的部分影响:它的音响考虑到了建筑物的自然声学回响效果,旋律和节奏反映
了苏格兰的传统,特别是柔板乐章宁静的小提琴独奏旋律和终乐章苏格兰双人对舞
风格的尾声。1970年以后,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经常住在奥克尼,那里优美的风光
景色和幽静落寞的环境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音乐一贯以复杂著称,这
部小提琴协奏曲当然也不例外。受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错 综复杂的对位与和
声的影响,他宣称他的音乐寻求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的聆听习惯。"它很像大多数
的早期音乐,它不是演奏出来给人听的,听众就是演奏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我的
音乐是打算叫听众接受的,但你得进入它的核心,变成它的中音、高音或者低音的
一部分。这样你就可以在音乐的广阔空间中漫游而不必站在它的外面企羡地望着。
"
  马克斯韦尔·戴维斯以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自己创作的楷模。
他采用三个连续不间断的乐章。作品的中心放在第二乐章,其主题材料采自作曲家
以前创作的一只苏格兰风笛旋律,其反复在全曲临近结束时再度出现。
  想象一幅寂寥荒芜的旷野景象,大海浮泛着银白色的反光,远处传来阵阵惊涛
拍岸声,大西洋低沉的隆隆回响伴随着海鸟的鸣叫,莽丛中忽有微风起于林梢,转
瞬间,一切又复归寂寥。这部协奏曲曾有人称之为一曲恋人絮语,如果真是那样的
话,也是住在呼啸山庄里的一对恋人。
  斯特恩的演奏当然是权威的版本。是在首演之后两天,即1986年6月23-24日
,录于伦敦Walthamstaw市政大厅的。在首演地点奥克尼的圣马格努斯大教堂录音
,效果也许会更好,天籁的音乐何妨风声与海啸来入耳同赏!
  到目前为止,Sony唱片公司为斯特恩发行的专集"音乐中的一生"共包括31卷
CD唱片。除了上面介绍的那张,1988年和钢琴家丹尼尔·巴仁伯伊姆合作的舒伯特
小提琴作品集趣味不凡,斯特恩的音质十分纯净,注重表达舒伯特古典的一面,风
格简净朴实。还有一张唱片包括:出色的欣德米特1939年的奏鸣曲(录于1946年)
,布鲁赫的《美名大师》组曲和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分别录于1961年和1959年),
科普兰的小提琴奏鸣曲(与作曲家合作录于1968年)。斯特恩的风格在演绎室内乐
奏鸣曲时具有韵味深长隽永的特长。他时常放弃追求光彩夺目的明星效应,如在
1966年录制的布鲁赫第一提琴协奏曲中,许多快速经过句,他都采用平稳妥帖的手
法,不像海菲茨那样豁然出众。他追求的是诚实的崇高理想和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2.11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