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usarc (mus), 信区: Classical
标  题: 英雄的时刻――海菲茲的一张唱片(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an 11 21:02:34 2004), 站内信件

英雄的时刻――海菲茲的一张唱片

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同类型作品中最被人喜爱和敬重的,它们都使
用了D大调,这是一个便于小提琴演奏的调性。除此以外,这两部作品还有着相似
的命运。作品问世之初都有一段困难重重的开始,最终又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
为衡量所有重要小提琴演奏家的标尺。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为小提琴所写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协奏曲。作品写于
1806年,最初题献给魏恩剧院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弗朗茨?克莱门特(Franz
Clement)。作品首演于1806年12月23 日,克莱门特将三个乐章的每一部分都独立
演奏,甚至在演奏时把小提琴颠倒过来拉,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悦听众,
而且也是用如此不同寻常的噱头来显示其演奏技巧的纯熟。
作品首演后的许多年,它被束之高阁,但没有人对此感到惊奇,因为一直没有一位
合适的演奏者能够很好地诠释这部伟大的作品,直到约阿希姆(Joachim
1831-1907)的出现。约阿希姆不仅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他出生
在匈牙利,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统治了德国和英国的音乐舞台。1844年,在门德
尔松(Mendelssohn)的指挥下,年轻的约阿希姆在伦敦演奏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
奏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后来,约阿希姆与作曲家勃拉姆斯成为亲密的朋友。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创作一部
作品就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约阿希姆的影响下,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带
有明显的匈牙利色彩。象第二钢琴协奏曲一样,勃拉姆斯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时也
是以四乐章交响乐的框架来构思的,他用一个非常新颖的柔板来代替交响乐中慢乐
章和谐谑曲。在这个柔板中,小提琴与双簧管分享了独奏的荣耀。1879年的新年,
在勃拉姆斯亲自指挥下,这部作品在莱比锡进行了首演。
同时收录有这两部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是不多见的,Naxos的“历史档案”
系列唱片中就有这样一张。唱片是根据RCA公司1938年到1940年录在78转的老唱片
上的原始录音重新灌录的,小提琴由海菲兹演奏。

雅沙海菲兹(Jascha Heifetz 1901-1987)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优秀的小提琴演奏
家之一。他出生在立陶宛,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1917年在纽约的独奏音乐会使他
一举打开了美国的音乐舞台,此后超过20年的时间里,他是那里的统治者,直到现
在“海菲兹”的名字依旧被人们所谈论。

虽然海菲兹是RCA公司旗下顶级的艺术家,但是他也有一部分相对较少的协奏曲录
音是与托马斯?比彻姆(Thomas Beecham)和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在英国制作的。上世纪30年代末,RCA公司的管理层决定开始录制海
菲兹与顶级的美国本土交响乐团合作的作品,此时,巴比罗利已经执掌了纽约爱乐
乐团。为了避免两人的再次合作,RCA公司的首选是杰出的波士顿交响乐团,而该
乐团的指挥就是具有超凡魅力的传奇指挥家塞尔吉?库谢塞维兹(Serge
Koussevitzky 1874-1951)。

库谢塞维兹于1924年开始执掌波士顿交响乐团,他在指挥领域有着极高的影响。公
司的高层觉得库谢塞维兹也是来自俄罗斯,他们相信二人一定会有融洽默契的合作
。1939年4月11日,库谢塞维兹和海菲兹合作演奏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这是
一次富有浪漫气氛、极具贵族气质的经典演绎。由于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对独奏
者要求极高,独奏者的负担十分繁重,甚至超过了贝多芬的协奏曲,约阿希姆就曾
说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考验小提琴的协奏曲”,而海菲茲则完全通过了
“考验” ,并且不象人们所指责的那样忽视了作品的情感表达,尤其是第二乐章
,在一段迷人的双簧管独奏之后,海菲茲的演奏纯净动人,在细腻非凡的娓娓诉说
中还保持着他独有的冷静和清醒,并不象有些人那样,把这段最具浪漫主义的柔版
拉得过于甜腻。录音是在波士顿著名的交响音乐厅进行的,RCA公司的录音工程师
们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他们使录音尽可能地接近现实。事实上,由于录音师
习惯于在交响音乐厅工作,所以对于每一位想了解海菲兹的琴声在音乐厅中是如何
一幅模样的人来说,这个版本的演绎是绝佳的说明书。老式的78转唱片不仅非常适
合于表现海菲兹琴声的音质,使其略微显得开阔,而且使音色更加悦耳,使听者听
来有种遍地开花的感觉。海菲兹使用的华彩是经过修改的他的老师奥尔写的华彩。

这张唱片里的另一个录音是一年以后录制的,指挥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挥大师
阿托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凭借着自身绝对彻底的强
力个性和超凡的音乐感觉,托斯卡尼尼使自己从一个意大利交响乐团里的大提琴演
奏员成为音乐巨人。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管弦乐团来说,托斯卡尼尼的话就是法
律。20世纪30年代末,国家广播公司特别为他创建了一个管弦乐团,而在1939年
12月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奏的全套贝多芬交响乐震惊了整个美国的无线电听众。托斯
卡尼尼是RCA公司最值得尊重的艺术家,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协奏曲合作者,但是
他经常与海菲兹或阿道夫?布赫(Adolf Busch)在一起工作。布赫是著名的贝多芬
作品的诠释者,风格比海菲兹更加朴实,而且在艺术上的造诣也更为精深。布赫同
样是刚刚从遭受战火蹂躏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他与托斯卡尼尼在现场演奏会上曾
有过良好的合作表现,但是,再三权衡之后,RCA唱片公司的高层更愿意让自己旗
下的两大王牌合作,于是他们选择了海菲兹。录音于1940年3月11日进行,海菲兹
的演奏完美地体现了他对小提琴的驾驭能力以及对作品本身的把握完美,而且很可
能由于他对作品的处理方式刚好符合托斯卡尼尼对于演奏贝多芬的速度和清晰度的
喜好,所以,两位大师十分轻松地完成了录音工作。也许听众会发现有些片段的处
理并不象人们所更乐于接受的那样具有一种抒情的亲切感,但是海菲茨对乐句的划
分和处理方式是令入信服和值得称赞的。他的演奏华丽而且非常流畅,毫无生涩之
感,在技术上绝对是完美无暇的。在第一乐章,海菲兹再一次用了奥尔的华彩,在
终乐章的回旋曲中,他演奏了一个修正版本的约阿希姆连接片段,而整部作品的最
后一个华彩,他将约阿希姆、奥尔和自己的想法混合在一起进行演奏。

海菲茲的一个曾经参与此次录音的同学这样写道:“我真切感受到海菲兹是以他自
己的方式来演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触摸到这种方式,为之感动并且充满敬意
。对于一个独奏者来说,演奏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需要很多东西。与托斯卡尼尼这
样一位对于贝多芬的诠释拥有崇高声誉的指挥家合作,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情。而他那天的演奏如此精确,技巧如此精湛,那是一个英雄的时刻。”

这张唱片的不足之处是录音的质量。由于唱片是由老式的78转唱片转录的 ,与现
在的录音相比,声音的动态范围有限,音质有些干涩、粗糙,密集的管弦乐队段落
显得有些晦暗,但是负责转录的工程师马克?奥伯特?索恩(Mark Obert-Thorn)仍
然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工作,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再现原始录
音的原貌,而不是利用人工声学的技术使声音听起来更具有现代感。因为对于这样
的一张唱片而言,听众关注的更多的大师如何演绎作品,而不是录音的质量,而且
随着听觉体验的深入,听众会越来越觉得录音质量变得不再重要。

这张唱片并不是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诸多优秀演绎中的唯一选择,但
是对于任何一个想从老一辈的传奇大师的演奏中获得非同寻常的音乐聆听体验的人
们来说,这张唱片是绝对值得推荐的,而且尤其不能忘记Naxos那令人心动的价格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5.3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