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ranberries (Never Grow Old ), 信区: Classical
标  题: 《谁杀了古典音乐》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Apr 16 22:19:31 2004), 站内信件

内容简介

    《谁杀了古典音乐》,这本令古典音乐家冒冷汗做恶梦的书出自英国著名音乐
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之手。莱布雷希特是当今乐评界的奇才,英国《每日电讯
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文笔隽永生动,用字荤腥不忌、资料旁征博
引、以尖酸刻薄调味的幽默种种,他宣称,古典音乐被谋杀了!而《谁杀了古典音
乐》就是一本起诉书,控诉……少数音乐明星的报酬日益高涨,为何同时有愈来愈
多的乐团经营不下去?神童、美女、通俗化是古典音乐的救星还是掘墓人?经济人
、唱片公司与乐团经理们又是如何来操纵古典音乐市场的?马勒、R·施特劳斯、
卡拉扬、比彻姆等古典巨星如何来经营自己的音乐事业?福尔特文格勒又是如何打
败华尔特而成为柏林爱乐的当家人的?《谁杀了古典音乐》综观二三百年古典音乐
的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古典音乐世界每个隐秘角落,通过丰富的资料,巨细靡遗地
观察分析,最后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古典音乐死了!而他所揭露的凶手,正是这
些创造荣景假象的企业、古典明星、唱片公司和经纪人。


  相关书评

古典音乐被杀死了吗?

□刘大可

  记得上世纪的80年代,日本著名的音乐学家庄野进就曾预言,正式的古典音乐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将逐步地消亡,传统的音乐写作与演奏的形式也将退隐。他提出
的观点是不容乐观的,但又使人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初听到这样的预测时,许多人
一笑了之,并不以为然。可时至今日,《谁杀了古典音乐》将当年的话题重又被提
出,而且论点更加雄辩,所依据的事实也更加充分。

  古典音乐到底面临着什么危机呢?书中言到:当演奏明星登台之日起,黑幕也
就随之升起,帕格尼尼、李斯特等人的辉煌技术后面,经纪人、专业经理、秘书、
理财家和音乐骗子一起上阵,音乐的主题奏响,而闹剧也随之开演。

  进入20世纪,音乐经纪人越来越显山露水,哪一位音乐天才的后面没有他们的
手脚,不管你是卡萨尔斯、克莱斯勒,还是斯托科夫斯基、托斯卡尼尼,离开了那
些幕后人他们谁也转不了。当贾迪森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音乐家时,悲剧性的
第二乐章已经奏响。他俨然成了拳击界的唐金,其所作所为已无异于黑手党的龙头
老大。

  哥伦比亚是个蛇窝,音乐经纪人之间互相拉客,卡拉扬排除异己还赚得最多,
爱乐乐团的垮台,女高音在排练会上耍大牌,直到卡拉丝被开除、郑明勋被撵走,
这构成了本书的第三乐章——谐谑曲。

  音乐会搞不下去就去搞庙会,活人不吃香了就抬死人出来,小夜曲唱不好就放
牧歌,艺术家太严肃就用美女三点式来诱惑你,当三个老男人在世界杯嘶哑放歌时
,古典音乐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不求有才,只要有钱,谁都能圆自己的指挥梦,卡拉扬手持矿泉水的最后晚餐
,杰克逊跳霹雳舞震倒SONY的大楼,古典音乐成了边际产品,在橱窗里和可口可乐
及百威啤酒躺在一起,茫茫四海何处是岸,只有海培利恩和马尔波罗在奏着哀伤的
挽歌。看罢翻江倒海的十五章,想来这时你耳边的音乐,决不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C大调雄伟的终曲乐章,而是老柴“悲怆”的结尾:缓慢低沉的死亡。

  尽管作者莱布雷希特把古典音乐的衰落归咎为经纪人的道德沦丧、唱片业的唯
利是图、音乐家的利欲熏心等等,但这还不是内容的全部,其实资本主义的虚伪以
及社会背面的阴暗顽疾才是其根源所在。另外,现代社会中的科技的超速发展、事
物变化的多样性、物态保持时效短的特征都是和古典音乐的严谨、深邃、陶醉和沉
思冥想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尼采曾经说过:“对于艺术的存在,
对于任何美学行为或美学感觉的存在,一种特定的心理上的先决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陶醉。”但现代文化的速食性注定是培养不出一个伟大的莫扎特的,而
古斯塔夫·哈魏曼、阿尔弗雷德·科托和卡拉扬距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也是有很大
距离的。

  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勇敢和无畏,不回避矛盾,敢于去迎接挑战。尽管
莱布雷希特没有能够为读者去预测未来,但他已经揭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爱乐者的群体也是如此,当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听众中那些白发苍苍的
老人离去后,谁来接替他们的座位呢?

                          (原载《文汇报》)

转贴一篇超星读书社区的书友baolinchina的书评。大家一起来欣赏。
------------------------------------------------------------------------
--------------------------------


        古典音乐会死吗?


  书评:《谁杀了古典音乐?》,诺曼.莱布雷希特著,查修杰等译,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2003年
  英文版:《when music stops》,Norman Lebrecht,1996,simon & schuster
出版


  在哪一本音乐史教科书上能读到诸如沃尔夫,贾迪森或银狐狸维福的名字呢?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人,现代音乐史就不会是我们所了解的这样。他们不是伟大的
指挥家或作曲家,但他们为这些人提供饭碗。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这些人。当你拿起这本书时,你应当做好准备,你将会改变
自己的观念。音乐,不再只意味着天赋、创造,而且还意味着贪婪、权力欲与假象
,这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古典音乐已经变成一个产业,在它内部也和其它产业
一样,结果并不是由才华与道德准则决定的。

  这本书的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1948年生于伦敦,大学时攻读社会心理学
与音乐学,后来成为专栏作家与乐评家。在这本看起来愤世嫉俗的作品里面,充满
大量的幕后细节,他的文笔有时显得刻薄,令人想起另一个英国作家保罗.约翰逊
的《知识分子》一书,但是,这本书却不是“黑色幽默”,也不是名人轶事的集合
,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些被故意掩盖的事实。实际上,这些事实是理解现代音乐史
,或更准确地说现代音乐产业所不可缺少的。

  音乐从来就不只是灵感与创造力的产物,它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在欧洲
,早期的音乐依靠贵族或教会的资助,他们必须完成指定的作品。亨德尔与莫扎特
也许是最早追求独立的作家,他们不仅写了大量订购的作品,并且在创作时充分考
虑到使用乐队的经济性。帕格尼尼,李斯特,瓦格纳是音乐史上最早的“摇滚明星
”和市场天才。二十世纪之后,职业经纪人产生出来,演奏家与指挥家通过他们得
到演出机会,如果没有他们支持,即使象马勒和理查.斯特劳斯这样重要的作曲家
的作品也难以上演。随着录音的出现和唱片技术的发展,音乐产业更具规模,同时
,人际关系与竞争的作用也更大了。金钱更多,而音乐更少。音乐家现在是为表演
而生而非为表达而生。他们变成一个巨大产业的一部分,身不由己。作者看到这一
切,因此问道:谁杀了古典音乐?

  在这本内容详实的书中,作者主要叙述了古典音乐产业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其
着重点在于商业的作用。但是,商业的作用并非只是制造假象与出卖艺术。作者客
观地承认:如果没有沃尔夫,就没有柏林爱乐,没有彪罗、尼基什的事业,而如果
没有贾迪森,即使有斯托科夫斯基的敏锐听力与观察力,也很难有费城之声的奇迹


  但是,更多的事实是与古典音乐的光辉形象不一致的。当我们听到维福把阿巴
多、穆蒂、小泽征尔、普列文视为他的创造物时,我们对音乐家的敬畏也许会大大
降低;当我们看到某位歌唱家在运动场上唱几首歌就可以拿到两百万美元,而同时
许多乐园却陷于难以为继的处境时,我们大概也会思考音乐产业是否有益于音乐;
而当我们看到公司力捧的少数明星(比如帕尔曼)陷入过度表演的疲劳,而很多音
乐院的学生首先必须学习的只是如何去与经纪人应酬时,我们也许也会象作者一样
怀疑古典音乐是否会消失,或者变得庸俗、机械化。

  实际上,过度商业化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问题的症结。比如说,提起贝
克汉姆,我们联想得最多的是金钱与偶像崇拜,而联想得最少的却是足球。再比如
在软件业里面,微软已经不再代表技术的创造力,而仅仅意味着商业霸权。这正是
很多人怀念贝利、马拉多纳与街头足球的原因,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所谓“黑
客精神”的原因。音乐产业所出现的现象也与此相似。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把希望寄托在小品牌公司以及象马尔波罗这样较少商业
化的音乐节,期望他们能够在未来拯救古典音乐。我们不能断定这是否过于浪漫。
但是,把希望寄托在供应者这方面、寄托在产业自身的变化上也许是太片面了。也
许改变的关键是在于消费者、听众。如果需求仍然可以任人塑造,如果偶像崇拜代
替了欣赏与交流,那么,过度商业化仍然会继续存在,不管在古典音乐里面,在足
球里面或者在软件设计里面都是如此。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4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