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opone (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 信区: Emprise
标  题: 金庸与古龙(三)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Mon Feb 12 14:59:39 2001), 转信

第五章男孩子与女孩子

    无需多说,相信只需看一眼这个标题,就已经明白所谓金的措施是什么。不知道诸
位看过金庸作品的是否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金庸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永远长不
大(《笑傲江湖》除外),他们的言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十六岁的
水平。在他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之后,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金庸让他们有了一些改进,
如行事不再那么鲁莽等。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待人处世的方法,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他
们的心理,却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无疑是可爱的啊。在下就非常喜欢这种心态。所以,金庸笔的女子一个个
都很讨人喜欢,都很可爱。在古龙的笔下你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因为古龙写的是女
人,而金庸写的是女孩子。

    这样,即使金庸把女主人公写得再聪明十倍,也是不会对读者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构
成任何打击的,谁会去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这些呢?正如一个人在夸一个孩子聪明的时
候所流露的只有喜爱而绝无嫉妒。

    那么对于同样是孩子的读者呢?他们又作何感想?

    一.他们的年纪和阅历还没有使他们的大男人思想达到膨胀的地步。

    二.金庸让他的女主人公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明确地毫无二心地,不管在任何情况
下都坚决地爱上了他的男主人公,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在此删去激烈词句五十三字
)而沉浸在浪漫爱情中的芸芸众生自然也就不甚了了了。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前面说过的所谓“不完整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
相信在这里已经无需我再对“不完整”的概念再多加解释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金庸的作品比作“成年人的童话”仍稍嫌不妥,比为未成年人
的童话好象更确切一些,特别是《鹿鼎记》一书。

    然而有的人居然把古龙的书比喻为孙敬修爷爷的故事,这令我实在不知道是可笑还
是可悲。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童话都没有弄清楚吧。把离奇的情节看成是童话的标
识是大错特错的。《卖火材的小女孩》有没有离奇的情节?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经典的童话之一;《聊斋》的情节又如何,有没有人说它
是童话集?

    第六章变,变,变

    前言提到,在人物性格的未成年化方面,《笑傲江湖》是一个例外。令狐冲和萧峰
是金庸笔下最成熟的主人公(在这里我就不论述任盈盈不大为人所爱的原因了)。之所
以有这样一个结果,关键在于金庸的一个追求——变新。

    这是不是金庸的艺术追求之一,我无能得知,但是毋庸讳言,至少在客观上,这又
是吸引读者的手段之一。

    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新意,提一提便罢,我就不展开来说了。

  ——待续——

    第七章关于配角

    我从来不认为一部作品中的配角是可以体现作者的人物刻画风格和成功与否的标志
,在长篇作品中更是如此。主人公是一锤定音的人物。但是一部作品中没有配角是不可
想象的,配角写得不好的作品绝不是一部好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配角的描写是为主
人公的描写而存在的,而主人公描
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边的人描写的好坏。

    金庸小说中的配角从来都是为衬托主人公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金庸充分显示了
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力。

    在这一方面举几个例子难以说明全部,但是一个例子还是必要的。如《天龙八步》
之慕容复,很明显是在衬托段誉。

    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人公铺平了道
路。尽管有些人物是为商业价值而非文学价值而存在,但是这不应成为批评金庸的理由
。毕竟武侠文学与严肃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反而是成功之笔。


    总的来说,金庸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

    在配角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讨论他们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为配角毕竟不同
于主人公,即使在长篇作品中,这种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那种从某些人物的描写具有真实性便得出金庸的作品
具有现实性的看法,在下是万万不敢苟同的。这种看法非但没有任何文学上的逻辑性,
而且简直就是对金庸作为理想主义大师的否定。

    第八章豪放派与婉约派

    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侠作品是纯朴的作品,不应划入任何一派。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侠
的创始人物,而金庸则是此派的最杰出的人物。其人物的性格,作品的声势无不处处透
出豪放的特点。特别是对大场面的描写,可称天下无人能敌。也许是在下见识尚不够深
,但是就我所见过的武侠作品而言,绝大部分都属豪放派,而属婉约派的,唯古龙一人
而选(有几个字乱码了)亲?终只落得一个四不象而已,从他的作品来看。更多的还是象
豪放派。

    古龙的作品,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于欢笑处见凄凉,于繁华处见冷清,于无情处
见多情,于残缺处见温馨。天下英雄尽皆化作绕指柔,铁血硬汉不免洒下辛酸泪。自古
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君为我谱无声曲,
此去闻曲如闻君。未到恨时难知愁,愁起心头不知恨。听风方觉秋雨至,已忘共饮西窗
时。云起天边残阳血,一声傲笑一把泪。

    把酒欢歌何时有,人笑我痴我偏痴。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古龙的作
品,一曲心歌,娓娓道来,艳而不媚,执而不痴,俗而不庸,侠而不暴,已深得婉约之
三味,其于友情与爱情之描写,武侠界中,无人可比,一书万余言,读之,如柳三变与
李清照之艳词耳。

    古龙的侠客,剑不出鞘而已锋芒毕露。

    古龙的女子,情到深时情转薄,情转薄时情难舍,情难舍时情困心,情困心处情反
累。正所谓:人道相思好,相思令人老。左右细思量,还是相思好。

    古龙之饮酒,多姿多彩,情景交融。无论是豪气干云,还是缠绵绯侧,都是情关酒
,酒关情。(相对而言,金庸在此方面就相形见绌。如萧峰与段誉定交那一场饮酒,甚
显幼稚。当然金庸也有写得好的时候,如令狐冲与向问天初见之饮,张无忌与赵敏小店
之饮,都写得很好。可惜这样的镜头在金庸笔下并不多见。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作
家什么都会)

    古龙的故事,于无声处起惊雷,谈笑之间,已胜过千军万马。

    我毫不掩饰我之喜爱古龙甚于金庸(好怕被人说成变态啊。当然我也很喜欢金庸,
这篇作品,推古则有之,贬金则绝无。由于看到一些对古龙很过份的评论,心头大怒之
下,可能语气之中,对金庸有不敬之处,绝属无心之失,还望众多金迷多多包涵才是。
对于很爽快地说讨厌古龙的朋友,我是不生气的,因为人的喜好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一
本书再好,也不见得就人人都喜欢它。但是不要因为不喜欢一个作家就胡说八道地大喝
一声:“哪来的异端”然后一棒子打死。由于在下水平有限得很,也没有抱希望凭此文
使不喜欢古龙的人喜欢上他,只是心中有话,就说出来而已)。

    我在这里谈论的,全是古龙成功的作品。由于古龙创作量太大,难免良莠不齐,特
别是前期的作品,完全是模仿金庸等人的失败之作,不在我讨论之列。

    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好,特别是对一位高产作家而言,这简直是不
可能的。即使象阿加莎。克里斯蒂也有许多作品看了让人想睡觉,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地
位。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以上讲了古龙不少好话,下面谈谈缺点。

    古龙最主要的缺点有:

    1)人物心理刻画过于激烈。

    2)故事情节发展有时不平衡,时快时慢。

    3)对女主人公的描写多局限于情。

    既是推古作品,缺点就不多谈了。

    ——待续——


    第八章言为心声

    至此,我尚未涉及到金庸与古龙的“最本质”的区别。尽管在“豪放派与“婉约派”的
划分上,已经可以大体看到一个轮廓,但是这一印象仍然是模糊的。尽管我极力阐述了
“真实”与“不真实”的区别,但是这一区别仍然是表面的,而不是事物的实质!

    台湾有一位叫作叶洪波的,乃是武侠评论的前辈。他所选编的“台湾九大门派代表
作”系列,我想许多朋友都是看过的了。叶氏所划分的九大派,就在下的观点而言,实
在是(毫)无理由的、(毫)无逻辑的分法,这一点不打算在此细谈。有兴趣的朋友不
妨聊聊。而在对“九大门派掌门人”的排名上则遵循以下两点:

    (1)务使达到哗众取宠之目的;

    (2)务使对其老友司马X有个交代。

    在对各位作家的评论上,有一些可取之处,尚不至使其有名实不符之嫌。

    我在此想说明的是:叶氏将古龙划分为所谓“新派”,以及对其理由的阐述(未看
过的朋友不防找来看看),我想大概是一种大家能普遍接受并认同的观点。事实上这些
评论其本身并没有错处,甚至可以说是及其专业的评价。但是我要说,仅仅把古龙的特
点说成是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等等,这一观点至少在提法上是不完善的,我的意思是,
这种提法并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没有切中要害!

    古龙与金庸的不同绝不仅仅表现在创作的手法上。

    表现什么,即作品的内涵是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而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在作品中
,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何在,即作品的主要线索是什么的,情节是如何组织的问题


    在金庸以及其他绝大部分作家的作品中,推动事件发展的动力乃是事件本身。作者
的着眼点在于故事的发展,用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一个故事的产生、发展、高潮及其结
束。作者总是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在这样的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表现了他的性
格,这种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在正
邪双方的较量中表现的。因此尖锐的斗争就成为作品的主题。

    古龙采取的是另一种思路。在古龙的作品中,情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更确切的说
,发展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物的感情!

    故事是在配合人物感情的变化中变化发展的。有怎样的思想的起伏,才有怎样的故
事的起伏。
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为例。在书中作者写了什么呢?显然以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即
认为作者写的是梅花盗和金钱帮的故事并由此引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等。没有人会有
这样的感受。事实上作品描述的是几段感情斗争,一是李寻欢与阿飞的友情,二是李寻
欢与龙啸云、林诗音的感情纠隔,三是阿飞的爱情。在书中,传统意义上的侠魔的斗争
已经被淡化,不再是作品表现的主题而成为一种环境和背景,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作者
不再花费大量的笔墨在这种激烈的生死斗争上,而将目光放在了侠士之作为普通人的生
活侧面。此书的推出着实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古龙在经过了大量的模仿和创新之后
,终于在创作上有了最实际的和本质的突破。

    这才是其“新派”小说的特色所在,这才是“婉约派”武侠的真正含义。正是由于
这一成功的转变,使《多情》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与梁之《白发》,金之《射雕》并
称不朽!

    表现这样的作品,人物的心理刻画无疑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在这方面古龙有其独到
之处。在古龙的行文中极少(甚至没有)使用诸如“XX心想”、“XX暗道”等等直
接进行心理描述的字眼。人物内心的刻画完全是通过行为、语言来表达。但是就是在这
种近乎白描式的刻画中,我们还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斗争,甚至是其最细腻
的心理变化也如在眼前,而没有任何牵强的感觉。

    因此,在每每听到有人说古龙的风格容易模仿时,我都感到很好笑。意图模仿古龙
的作品可谓多矣,又有那一个能真正做到呢?机械的文字结构的模仿得到的只是形似神
不似的结果,有时甚至连文字也不通顺!

    金庸之难模仿在于其知识的渊博,舍此其在文字上并无太大难度。我随时可以来一
段,而古龙之难模仿正在于文字的难,在下学有多年,至今难有寸进,其与性格亦有关
乎?

    第九章侠之为侠

    在得出了以上的结论之后,恐怕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困惑,即:何必在武侠作品中表
现这种感情的斗争呢?这似乎更象是言情小说的表现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去看琼瑶便是
,何需看古龙?这种看法在众多金迷中肯定是大有人在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同样的感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发展历程是断然不同的。一个
很显然的结论是在武侠,或者说,其应该为武侠的世界里,这种情感的冲突必然有其独
特的魅力。在此我不想就这一方面作过多的讨论,我想说的是由此而引出的另一个问题
,即武侠作品的内涵问题。

    武侠作品应该表现什么,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事实上,一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
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该作品的生命力,这点是勿庸置疑的。曾经也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在其鼎盛之时,亦有言情武侠之论,曾几何时,却只知有武侠,而不知有言情了,为
何?言情小说其浅薄的内在表现,狭窄的表现空间,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流
传于经年。而武侠其创作之始于今久矣,而传世之作,所在多有。即使在缺少创作的今
天,亦有旧作留于人心,为人所乐于传诵,为何?在于其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均非前者
所能及。

    那么,武侠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呢?

    金庸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民族内涵,广阔的历史背景,充分表现了激昂的民族主义和爱
国主义。有人因此而认为惟有表现爱国主义的武侠作品其内涵才是丰满的,并由此而得
出古龙的小说不知所云的结论。这种看法是及其片面的。即使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如《
笑傲江湖》等作品亦未曾表现爱国精神,然而却不能怀疑它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拓宽我们的眼光,抛开那种将每一种作品都给它套入一个框框去看待
的只适合于小学学生的分析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和更深的意义上进行分析,或者说,从
整个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里绝对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结论是及其熟悉的: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是
文学的前提。但是,怎么表现以及通过什么来表现就各有千秋。从这个基础延伸下去,
得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武侠作品,也不过是其中一枝而已。而在武侠之中也
包罗万种,金庸也不过是其中一枝而已。

    但是,纵有千差万别,殊途同归的是:对于侠的描写,总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各位
作家来说,他们所认为的侠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笔下的侠自然也是不同的。就我个人
而言,在这种种不同的侠中,我更欣赏古龙的侠。

    什么才是侠?

    侠士绝不等同于英雄。

    在古龙的笔下,侠士们奉行的一个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并不刻意去做
某件行侠仗义的事,但是,当他们被卷入事件当中后他们决不逃避;他们平常绝不发表
什么毫言壮语,甚至有时还说一些很小人的话,但是当事到临头时,站出来的却是他们
;他们的手段也许并不一定是君子的手段,但是他们的目的却绝对是君子的目的;他们
也许并不拘于小节,但是他们却绝对奉守自己的原则。

    不着痕迹的侠,才是最有震撼力的。在此我不想再重复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关于真正
的“人”的问题,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人物,在复杂的思想斗争中表现,其内涵是及其
深刻的。因为这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为表现侠而写侠的的模式,而从一个更高的角度
-----哲学的角度,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的理想。我甚至认为,这种表现是作者的自觉
行为,而不是无意实现。

    第十章积薪之憾

    至此,已经完成了对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分析,由于各人喜好不同,我并不是要说明
谁的作品更好一些,只是要说明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最后要说的是,由于两位作家受
市场影响较大,特别是古龙,他们的作品中都必然存在许多糟粕,比如:金庸的过度的
浪漫主义色彩和古龙的奢侈的生活描写等,我们在阅读时应加以注意,即使是在以娱乐
为目的的阅读,这些也是不能不留心的。

    (全文完)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0.16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