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UNS ( ★战死街头★), 信区: Emprise
标  题: 十八般兵器——刀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hu Mar 22 09:05:45 2001), 转信



  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
,与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后代,战争变法,易车而马而步,用大刀之将士
,知成法之不足制胜,乃各本其战之经验,而想出种种利用大刀之法,俾为杀敌制
果之助,于是乎有种种变化矣。大刀之最着者,为关王刀,盖即关羽之刀法也;三
国志载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较今为短,合之今度制,长
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盖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变化之也。考大刀之种类
,亦正不止关王刀一种,如拨风刀、大斫刀、九环刀、两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
样不同,而名亦因之而异。至其用法,则殊途同归,初无若何之大区别也;故关王
刀。可谓之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脱胎而出者,虽各有变化,要皆未能及
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编为讲义,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
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
。室口之饰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
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 玉+卑

郭子横《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武部·刀》)


  《初学记·武部·刀》: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
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链、青犊、漏影三刀。

  曹丕《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
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收入《汉魏丛书》中)p747。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
;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
备仪容而已。」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
殷商的铜刀就脱胎於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
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
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
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唐代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了过剑。

  《唐书·杜伏威传》:「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
,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
。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
,。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
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於长兵器
,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
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
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
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目前流行的有朴刀、
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
--
                                           "''
∵ .∴ . ∵                          █  " '
 .∴ . ∵ .                          █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0.7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