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arey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信区: Emprise
标  题: 金庸笔下的男女之金庸的陪衬角色(1)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Sep 19 08:33:37 2002), 站内信件

三 金庸的陪衬角色(1)


  鲁有脚

  鲁有脚这名字趣怪,用于时常要应付恶犬纠缠的丐帮英雄来说,倒也十分帖切:恶犬
有牙,幸好英雄有脚。这"鲁"也姓得好,鲁有脚这污衣派的正直长老,本身就是愚鲁戆直
得很,他忠义节烈,绝不贪生怕死,这是洪七公看重他的原因,暴躁、愚钝是他的短处,
但是他名叫鲁"有脚",又不是叫做鲁有脑。

  鲁有脚在《射雕英雄传》出现,是丐帮长老中最支持郭靖、黄蓉的一个。他尊敬他们
二人是洪七公的心爱弟子,又感激他们在轩辕台上揭破杨康勾结净衣派通敌金国的阴谋,
而郭靖、黄蓉则一直对他十分信赖。后来,在《神雕侠侣》中,鲁有脚又跟郭襄结为忘年
交,时时相会聊天,谈武林掌故。他最后被霍都暗杀,郭襄想念他,挽了酒肉到平时聚面
的小庙去祭奠。显见鲁有脚虽然资质愚钝,但无碍于他跟聪明人结交,他实在是一条好汉


  黄蓉做了帮主多年之后,要把帮主之位传他,于是要教他打狗棒法,鲁有脚本已不聪
敏,年纪又大了,所以学得极慢。要黄蓉解了一遍又一遍,金庸说:"黄蓉自十五岁上与郭
靖相识,对资质迟钝之人相处已惯,鲁有脚记性不好,她倒也不着恼。"原来鲁有脚跟郭靖
是一路人!

  这两名迟钝男子之间的交手,最有趣的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闹意见分
手,郭靖在蒙古成吉思汗军中,黄蓉不愿露面与他相见,但又记挂他应付不了军务,于是
派鲁有脚和简长老率领千余帮众来助,鲁有脚侍奉在侧,郭靖遇到疑难,他便出去暗中告
诉黄蓉,再把黄蓉的妙计当是自己主意提出。

  有趣的是,鲁有脚根本不懂说谎,但在黄蓉指点之下,居然应付得滑头非常,使郭靖
明明不信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计谋,也拿他没法。而另方面,郭靖这笨人想念黄蓉过甚,居
然迫出智慧来,他威胁鲁有脚一定要想到法子令他和黄蓉相见,否则将鲁有脚军法侍候,
这两名笨人的诚挚,终使黄蓉心软现身。

  乾隆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的后记里说,乾隆为他的故乡海宁做过很大的好事,他在书中
把他写得很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

  所谓"很不堪",相信是指乾隆对杭州妓女色迷迷的样儿,这些描写,或者对乾隆有点
不礼貌,但是对读者来说,却是十分有趣。乾隆参观选花盛会,大充阔客,玉如意深谙男
人心理,故意欲拒还迎,回笺说什么"踏青归去春犹浅,明日重来花满床",果然成功地使
大吊胃口的乾隆马上入彀,真是好玩得很。

  乾隆被困在六和塔上,红花会群雄作弄他,让他捱饿,明明到口边的食物也吃不到,
又是好玩的情节,不是幸灾乐祸,而是金庸列出来的菜色,令人垂涎三尺。先是家常菜色
四次,又再御厨张安官烧的苏式精致小菜四款,各有各的名堂。到最后陈家洛出现,乾隆
终于有东西可吃,那是四种点心、一碗汤,广东人"饮茶"吃点心,没有喝汤的习惯,我觉
得点心跟汤是挺不错的配搭,午餐不想吃得大多时,往往都是这样点菜,你说武侠小说是
不是妙用无穷。

  其实《书剑》里的乾隆,倒不是一面倒的"不堪",没有沦为丑角或歹角,金庸花了不
少心血,写出他的帝王气度。第一是爱才,他在山中鼓琴,碰到陈家洛,感到他是个人才
,就希望他到京城办事。后来,在钱塘江畔,知道了他是叛逆帮会首领,还是想说服他"改
邪归正",归顺朝廷。不但陈家洛,西湖舟上的鸿门宴,乾隆自己虽然屡屡失去面子恼怒,
但仍是压着怒火,以为朝廷招揽人才为重。

  乾隆不是绝无人情味,他对自己的身世感到犹豫,在歧路上犹豫不决,他偷偷摸摸地
求尽人子对亲生父母的孝道,他爱惜自己的亲兄弟,乾隆不是好人,但是金庸显然认为他
的行为值得鄙视,他的野心高于自己的对才干和勇气,他反覆而不守诺言,他贪图富贵逸
乐而怕冒险。总之,这个皇帝不能信任。民间小说里的皇帝,大概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不戒和尚

  细想金庸小说之中,真是甚多怕老婆的人,不戒和尚也是其中一个,不戒和尚既云"不
戒",自然不是真和尚,他是为了追求尼姑而剃光了头,做起和尚来的,这种逻辑,也未免
太桃谷六仙了。

  不戒大师这位夫人姓甚名谁,金庸没有透露,她既然不是真哑,叫她"哑婆婆"自然不
适当,但她生得极美,当无可置疑,因为她的女儿仪琳,就是清丽绝俗,不戒大师爱妻及
女,对她如珠如宝,但仪琳始终是他第二最爱,他最爱的还是这位无名夫人,因为她因不
戒和尚赞美别的女人生得美,一怒之下出走之后,不戒大师即天涯海角去寻她,不惜把女
儿寄在白云庵中出家为尼。

  不戒和尚行事与众不同,皆因他的逻辑特别古怪。例如他找上采花大盗田伯光,制服
了他做信差到华山请令狐冲去与仪琳会面,原因竟然是田怕光意欲对仪琳无礼,不戒和尚
恼恨令狐冲令仪琳害相思病,认为他有眼无珠,仪琳生得那么美他也不爱,相形之下,田
伯光意欲对仪琳无礼,那就正好证明田伯光懂得欣赏仪琳之美了。

  他另一妙想天开之举是带着"不可不戒和尚"田伯光,及一干乌烟瘴气江湖豪士去投恒
山派。这也是爱屋及乌,为仪琳之故,对令狐冲好。他见令狐冲做了恒山派掌门,一个男
子汉统领出家俗家一大群女子,未免让人见笑,也于恒山清誉有碍,但若恒山派有大批男
弟子,又自不同,他这种"带艺投师",开创了"恒山别院",说是荒谬,又大有道理,实是
妙着。

  不戒和尚的逻辑,与他那醋娘子的强辞夺理异曲同工,但他比较开放,觉得仪琳嫁给
令狐冲做"二房"也无不可,只要她高兴便是,偏偏仪琳不肯接受她爹娘漠视僧俗之分的看
法,坚持出家人不能嫁人。幸好,不戒和尚也有他的报偿,终得令狐冲及桃谷六仙撮合,
与他的尼姑夫人破镜重圆。

  田伯光

  田怕光是个非常好的坏人;或者应该说,田怕光是个改过自新、从很坏变成很好的人


  怎么说田伯光是坏人呢?他根本是出了名的"采花淫贼",那就是专门强奸妇人的贼人
。他不但专门强奸妇女,而且因为自己是个中高手而感到自豪。这样的人,实在不单止坏
,简直是卑鄙。在武侠小说中,最下流的奸人就是采花贼,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专门对妇
女施暴的男人根本要不得。

  但是金庸把这个采花淫贼写得不但可敬,而且可爱。这个效果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拆
穿了也不难明白。

  首先,田伯光虽然是"著名"的采花贼,读者看遍全书,也未见过田伯光做什么采花行
为。(我记得岳不群下山就是为了对付田伯光,至于有否真的有什么,就不记得了,因为原
书竟然给朋友弄丢了。:(东方剑)连对什么妇女色迷迷的样子也未见过。他捉了仪琳"欲"
施强暴,始终留在"欲"的阶段,何止碰也没有碰过她的肌肤?简直对她十分客气。金庸说
他是采花淫贼,他的言行举止不但不像淫贼,简直一点也不贼头贼脑。这个采花贼定是冒
牌货无疑。

  田伯光可敬之处是他的君子风度:不肯乘人之危,见令狐冲无力回招,便宁愿收手;
还有就是他的光明磊落,遵守诺言。可爱之处是他一直对仪琳十分好,对令狐冲很有义气
,三番四次相帮,读者喜欢仪琳、喜欢令狐冲,田伯光对他们好,自然博得读者欢心,但
一般而言,他重视友谊,是他可爱之处。

  此外,田伯光坦白,自承"失威"事迹,不但好笑,而且令人感到可以信赖。

  但金庸为什么要耍弄出一个冒牌采花贼?一来是衬托出令狐冲的不羁:不怕与诸色人
等来往,及令狐冲的不凡:只有他看得出田伯光的气度;二来自然是藉此讽刺"正派人士"
,论操守行为,那许多伪君子远不如这一个最下流的采花贼,我们又回到正邪是否黑白分
明的主题上来。

  不过,金庸这一证题是不成立的,因为他把田伯光写得太好了,田伯光根本不是坏人
,他不是什么"真小人"',他是"假坏人"。桃谷六仙桃谷六仙,乌烟瘴气,武功又强,动作
又快,任性胡为,阻止不得,但又生性纯朴,天真烂漫,教人气又不是,笑又不是。一个
老顽童周伯通已经难以应付,六个周伯通一起共同进退,行动配合得天衣无缝,怎能不更
加骇人?桃谷六仙是一胎六个的孪生兄弟,可能六胞胎太大负荷了。这六兄弟未免头脑先
天有点毛病,但说他们不聪明,偏偏他们精于习武,而且说话虽然似是夹缠不清,其实没
有伶俐口才及敏捷心思的人,绝对说不出他们那些夹缠不清的话来。一般说孪生子心意相
通,这六兄弟心意是相通的,所以才能行动一致,他们快如闪电抓起一个人的四肢,把人
撕成四块这种"绝技",是以格外可怕,以岳夫人这么有胆识的人,亲眼看见他们把成不忧
撕成四块、肠脏流满一地的恐怖情景之后,自己给他们抓着,险些步了后尘,也当场吓得
几欲晕倒。不过,桃谷六仙的心意相通、行动一致,却无碍于他们经常争执不休。他们的
争执,用西谚说,正是"疯癫之中自有逻辑",虽是强词夺理,倒也令人一时难以驳倒,而
且十分好笑,为《笑傲江湖》平添了不少轻松场面。比如田伯光转述的一段,便十分有趣
。我问:'你们要找谁?'六个人齐声道:'我们围住了你,你无路逃走,必须回答我们的话
。'其中一人道:'若是你围住了我们,教我们无路逃走,那就由你来问我们,我们只好乖
乖的回答了。'

  另一人道:'他只有一个人,怎能围得住我们六人?'先前那人道:'假如他本领高强,
以一胜六呢?'另一人道:'那也只是胜过我们,而不是围住我们。'先一人道:'但如将我
们堵在一个山洞之中,守住洞门,不让我们出来,那不是围住了我们吗,'另一人道:'那
是堵住,不是围住。'……

  其实学术上的争执,往往与桃谷六仙的争吵相似,我念哲学时,所谓"语言分析"论就
与上述田伯光说出来的一模一样,不过笑不出来罢了。

  说起桃谷六仙,不免令人想起西洋名著《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表面上是儿童故
事,但里面的幽默却是基于拿当时的流行学说开玩笑的,因此充满了似是而非的辩论对答


  比如爱丽丝迷了路,问道于在蘑菇上大抽水烟的毛毛虫。

  "我失去了我的路向了。"毛毛虫说:"这里的路都是我的,又不是你的,你怎能失去?
"(这是故意译得坏,因为文字上的幽默,是从那种语文的特色来的。)毛毛虫问:"你要
到什么地方去?"爱丽丝说:"我到什么地方去都无所谓。"毛毛虫答:"那你往哪个方向走
都无所谓了。"

  英国人的幽默多数是对答的妙(wit),中文著作比较不注重,桃谷六仙的特色,正好
是妙问妙答,妙论连篇,教人忍俊不禁。

  桃实仙正由"杀人名医"为他动手术,其他五仙被轰出去游玩,到了"杨将军庙",一个
人猜这"杨将军"是杨再兴,本来猜对了,但其他几个不忿,偏说有可能是杨六郎、杨七郎
或是杨文广、杨宗保。

  一进庙去,上面写着"杨公再兴之神",桃干仙说:"这里写的是'杨公再',又不是'杨
再兴',"桃根仙说:"那么'兴之神'是什么意思?"桃叶仙说:"兴,就是高兴,兴之神,就
是精神很高兴的意思。杨公再这小子,死了有人供了,精神当然很高兴了。"桃花仙说"杨
公再"、杨再兴"都是杨七郎。桃根仙道:"这神像倘是杨再兴,便不是杨公再,如果是杨公
再,便不是杨再兴。怎么又是杨再兴,又是杨公再?"桃叶仙说:"这个'再'字是什么意思
?'再',便是再来一个之意,一定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因此又是杨公再,又是杨再兴。
"

  桃谷六仙的年岁倒是件疑案,令狐冲初见他们时,金庸说他们"年纪少说也有六七十岁
",但后来桃实仙说他"小时候"和桃枝仙去偷人家院里树上的石榴,叫过桃枝仙小心,桃枝
仙说:"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三十多年前,也有三十岁啦,怎算得上是"小时候"?
不过,桃谷六仙若然在此,一定答得出来。

  石中玉

  同样相貌,一个心地良善而呆头呆脑,一个性情狡猾而口齿伶俐,你爱哪一个?相信
大部分人会答是心地良善那个,但金庸则肯定,绝大部分女子都会喜欢口齿伶俐那个。

  石中玉、石中坚(或石破天、石亿刀、狗杂种)一双孪生兄弟,石破天贤而木讷,石
中玉刚相反。他才十八九岁已经坏透,除了胆小、不诚实和不负责任之外,还加上好色、
嫖妓、逼奸侍婢、甚至侵犯年纪尚幼的小师妹。这样的品格,怎不令人憎厌?

  然而,他善于讨人欢喜,特别是善于讨女性欢喜,虽然手法老套,但是无往不利,叮
叮当当喜欢油腔滑调的石中玉,她认为他懂得情趣;但这不足为奇,她自己就不怎样正派
,但闵柔明知儿子行为卑劣,洞悉他的花言巧语,也是一样忍不住被他逗得十分欢喜。不
过,闵柔是他母亲,儿子再坏十倍,也会朝好的方面想。

  以为女子特别易为花言巧语所动而忽略了一个人的本质,其实是基于错觉,任何习惯
了自我中心的人,都易受花言巧语所迷,莎士比亚笔下的李耳王便是一个著名例子。他年
纪大了,不喜欢听消极的话,恭维浮夸之词,他听着十分受用,结果赔上了财产,失去了
真正爱自己的人,更险些丢掉性命。

  大部分人以为自己懂得分辨忠好,所以大部分人以为自己会喜欢贤而木讷的石中坚,
不会喜欢花言巧语的无行浪子石中玉,但是这也可能是错觉,恐怕多数人听到中听的话,
也宁可信是真的。像石中玉那样的人,一定有不少人喜欢和愿意纵容,不喜欢他的人,起
码有部分是基于妒忌。一个人努力、尽责、忠诚而得不到欣赏、喜爱及酬报,看到另一个
人做尽坏事反而占尽风光,自然恼恨这个人,其实,这也是错的,他们应该恼恨的,是那
些报酬这种人的人。

  对于石中玉这样的人,唯一方法是敬而远之,别人怎样喜欢他,那是别人的事。

  桑土公

  桑土公,见于《天龙八部》第三十四回。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人夜聚荒山,图谋反
叛缥缈宫天山童姥,他即在其中,是一怪异有趣之极的金庸闲角。

  桑土公是"四川碧灿洞"洞主,他身量矮小,能躲在大鼎内发"牛毛针",一个时辰内封
喉攻心,又能以土遁,以泥土岩石作天然保护掩饰,就像一些能变色的蜥蜴、青蛙那样。
他全身装上有毒尖刺,看来比桃花岛的软猬甲还厉害,敌人不察,一掌一脚加于他身上,
便即时受伤中毒,若得不到他的独门解药,必然毒发身亡。

  慕容复、风波恶、包不同、郑百川及王语嫣一行人错过宿头,夜临荒山,乍见碧光点
点,正欲避开,忽然有人传音侮辱,郑百川运用内功喝倒发声之人,众人随即上前查看,
不料就此陷入"万仙大会"的漩涡之中。

  群"仙"现身(教人想起"荒山之夜"的群鬼。)众人正思退路,忽然大松树下隆然掉下
一个青铜大鼎,随即牛毛毒针四方八面大蓬飞击,风波恶、包不同及周遭不少小鬼大仙中
针,骇呼之声登时四起。

  慕容复飞身踏上鼎盖,使出"千斤坠"功夫,不使里面的人越出,鼎中人连连运力,总
不成功,"桑土公在哪里?""快拿解药!"

  呼喊不绝。慕容复正以为鼎中人已经闷倒,岂料忽然之间,毒针又从另一个方向袭至
,原来桑土公早自鼎底惜土遁走,再次发难。

  慕容复飞身跃起,半空里看得分明,双足向岩石旁一个矮胖子踏了下来。此人怀中抱
着一只小鼎,作势欲发,正是桑土公。

  他已被慕容复击倒于地,包不同上前疾抓他肩头,不料指头一阵剧痛,己被他身上尖
刺所伤。他怒极要踢他屁股,忽然想起他屁股上可能也装了尖刺,逼得硬生生收腿,改为
举起大石砰然砸下,以为砸个正着,谁知石下无人,桑土公又遁去!

  这次他贴在岩石旁边,夜色昏沉,他背脊跟岩石一模一样。

  最后,牛毛针的解药自然也是被藏在土中,桑"土公"名副其实!

  张三李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说法,在现实社会不是永远正确,更多时是好心得不到好
报,坏人反而能恣意横行,势力日益扩张,因此,人们往往盼望有"包青天"那样的权威人
物来分辩善恶、警恶惩好,而更进一步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负起赏善罚恶的神圣任务。

  问题是,真正毫不错误地分辨善恶、完全公平地赏善罚恶有没有可能?

  在《侠客行》里,金庸塑造了执行赏善罚恶的"赏善罚恶"二使张三及李四。张三李四
当然是假名,他们的真名一直没有透露。他们执行龙木岛主十年一次的赏善罚恶及邀请中
原武林各大帮派掌门到侠客岛喝腊八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由于两项任务一同执行,武
林人士皆误会掌门若接受邀请铜牌,帮众门人则生,掌门若不肯接受,帮众门人则被赏善
罚恶使者杀得一个不留,根据龙木岛主的解释则是,遭杀的都是经过他们详细调查,证明
是大奸大恶的坏人或帮会,从来没有杀害好人,而世间认为张三李四杀害好人,只不过因
为世人不知道这些表面良善的人所做的坏事。

  但是,张三李四是否真的那么明察秋毫而又大公无私呢?起码在他们与石破天初见之
时,他们的行为已是颇有值得怀疑之处。他们对石破天毫无认识,不过见他态度奇特,不
合世俗常理。

  就怀疑他是有意加害他们的敌人。

  怀疑也还罢了,但怀疑未经证实,张三李四已立意以自己练功的毒酒,送他进鬼门关
。当然,他们一开始便告诉石破天那是毒药,是石破天不信而坚持要喝,但是张三李四的
行为也极不光明磊落,最后加重毒药,更分明有意置他于死地。若真正严明查办赏罚恶,
断断不可能这样做。

  张三李四先以为石破天是坏人,后来知道他不是坏人,也只当他是呆子,直到他们在
给各帮派送铜牌的过程中,渐渐认识他深了,才确定他是个良善得少有的人,因此在侠客
岛上,对他十分友善亲热。

  人是会错的,所以还是不要自封"赏善罚恶"使者为妙。

  白自在

  "威德先生"白自在,真是一个有警惕作用的人物,踏入"灰色年华"的人当引以为戒。
这位雪山派的掌门,必然是武功与人格一般值得人景仰,不然也不会得到"威德先生"这个
衔头,既有"威"也有"德",谈何容易。

  但正因为他成名得早,多年来雪派享誉甚隆,他又长年在凌霄城之中,让门下弟子个
个奉为天神般的人物,到得老年,竟然走火人魔,自大狂发作起来,自称天下第一,任何
弟子有一句表示有保留,便遭他打死。

  石中玉投在雪山派门下,品行不端,对年纪尚幼的小师妹阿绣进行"性侵犯",阿绣羞
愤投崖自尽、母亲急痛成疯,祖母史婆婆与丈夫白自在吵起来,一怒出走。当然阿绣并未
死去,两祖孙由石破天伴着回来,发现雪山派发生了巨变,白自在被关起来,门下弟子互
相争夺掌门之位。查究之下,才知道原来弟子不是有心反叛,而是逼得制服白自在自保,
叛乱是由此起。

  被关在数重门后、身上围满了锁链的白自在,余威仍在,他生来高大,令人感到威风
凛凛,但他的自大狂也不减,他死要面子,坚持不是被制服囚禁,而是他自己喜欢住在那
里。史婆婆与他谈了几句,即知他不是什么急怒攻心,迷失理智,而是真真正正相信自己
很了不起。

  阿绣疼爱爷爷,一面哄着,一面要开锁救他出来,但最后把他自自己的心魔中解放出
来的是石破天,他结结实实地打赢了白自在,使他无法不接受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他绝
对算不上天下第一。

  清醒过来的白自在,不愧仍是个人物,他接受了"赏罚二使"的铜牌,为雪山派承担祸
福,作为他的赎罪。

  多少人没有威德先生一半的成就地位,也等不到他的八十高龄,就自视天下无匹了,
生活环境越封闭便越易自大,别人同意,他沾沾自喜,更加不可一世,别人稍有异议,他
便蛮横对付。

  好心的石破天太少了,这些人是自大下去的多。

  霉手药王

  "毒手药王"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充满寓言意味。金庸可能由于喜爱侦探小说,所以
十分擅长制造悬疑。"毒手药王"这个既神秘而可怕的人物,在传闻中一时是男,一时是女
,一时老一时少,没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所知道的,只是他神出鬼没,下毒的手法防不
胜防,无法可治。

  胡斐和钟兆文去找毒手药王医治苗人凤的眼睛,气氛又诡异又吸引人,程灵素出现之
后,悬疑气氛更浓厚,加上"七心海棠"、"药王神篇"等等"法宝",组织成一个近似魔法仙
法的世界。

  但揭穿了谜底原来并不复杂。毒手药王既研究医治人的药物,也研究毒药,他不喜欢
别人烦扰,于是隐居不出,除了程灵素之外,他的三个弟子是一个老者,另一男一女,他
们到处施展下毒手段,便造成错觉,以为"毒手药王"是精于易容。

  毒手药王性情暴躁,出家之后,取名"大嗔",后来脾气稍有进步,改称"一嗔"又作进
为"微嗔",死时已是"无嗔"了。一个人不是生出来就完美的,但可以慢慢改进。

  程灵素是"无嗔"时代的关门弟子,是用药治人的"药王"多于杀人于无形的"毒手",但
是慕容景岳、姜铁山跟薛鹊是他早期的弟子,他们接近"毒手"多于"药王"。

  毒手药王最后化尽自己的暴戾,但是他暴戾时期的弟子,却仍然遗害人间,他把"药王
神篇"传给程灵素,希望她若不能引导他们改过,便为他清理门户。

  清理门户,最后程灵素竟然做到了,但是"无嗔"大师忘记了他还有一位更可怕的师弟
石"万嗔",他没有对付石万嗔的方法,终于"无嗔"弟子在"万嗔"的三大剧毒之下致命--不
是因为她本领比他低,而是她心地比他好。

  这寓言的意义是什么呢?最好的寓言,是有多过一个固定意义的。我们可以说,善不
是恶的对手,也可以说,最高的境界不是手操最大杀伤力的武器,而是舍己为人的精神。


  阳顶天

  倪匡先生给明教教主阳顶天的评价不高,他说,作为一个庞大组织的负责人,阳顶天
未免太为私人感情思怨左右了。

  成功的政治人物或公众人物,私人生活不如意的,绝不会比普通人少,但是应付私人
生活不如意的自由,却比普通人有更多限制。很多时,这不过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公众形象
,但有些时候,公众人物私生活上的波澜,却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为了避免影响社会
,便要在私生活上作出牺牲。

  这个说法,理论上并无不对,但事实上不是一定做得到。阳顶天发现妻子心属师兄成
昆,而且常常与他在光明顶秘道与他幽会,感情上受了很大打击,以致练功出错而死。他
死在秘道之中,委任下任教主的遗书也留在那里,结果引起明教内部分裂斗争。

  在这件事上,阳顶天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不是他的错。

  事实上,从他写给阳夫人的遗书之中,可见他的确是很努力地控制自己。他不怪她对
自己不忠,反而因令她不快乐而感到抱歉,是他个性宽厚而有绅士风度的表现。他从来没
有强迫阳夫人嫁他,与神龙教主洪安通强迫苏荃下嫁,完全相反。他的婚姻失败,是他的
个人悲剧,不幸影响到明教的整体安危。若在现代社会,阳顶天可能考虑离婚,让双方面
回复自由,但即使在今天,公众人物离婚,在某些社团里仍是不被接纳。

  当然,阳顶天不是完全没有过错;他的过错,是不应犯规带阳夫人进入秘道。照原则
,一个人职责上要守秘的事,绝对不应向配偶或家人泄露,阳顶天的做法,是难以自辩的
。但在另方面,把阳夫人在秘道私会成昆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归咎于他,也不公道,因为其
中因果,有太多意外成分。

  总括来说,阳顶天能令明教兴旺二十余年,必然有他过人的才干,他不是没有弱点,
然而,这些终归是弱点,不是基于卑鄙动机的大过。

  杨逍

  一个人的是非善恶可以用理性原则判断,但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吸引力,却是无法
用道理分析的。明教的光明左使杨逍,怎样看也不是个好人;他逼好妇女、他对待对手冷
酷无礼、他的野心高于他的领导才能。然而他有一种别人所无的特殊气质,使他别具吸引
力。

  他以暴力强奸了峨嵋女侠纪晓芙,纪晓芙力拒不下而失身,事后因他监视严密而无法
寻死,然而,她终于趁他全力应付敌人之际逃出之后,却非但没有再图自尽,反而因已爱
上了他,为他生下女儿,改名"不悔",以示她虽然当时是被逼,事后却不后悔。

  在古代,一个因奸成孕的未婚妈妈,要面对多少艰难屈辱?

  究竟杨逍有什么令人心折之处,能使纪晓芙为他受这么大的折磨而仍死生无悔?

  张无忌携着杨不悔找寻着杨逍,所得的第一个印象是:"杨逍英俊潇洒,年纪虽然稍大
,但仍不失为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比之稚气犹存的殷梨亭……只怕当真更易令女子倾
倒。"其实杨逍令女子倾倒的,可能不是他的"风度翩翩",而是他的粗布白衣、他"不言不
动,神色漠然,似乎心驰远处,正在想什么事情"那种神态气质。(用现代话说,就是COOL
和"深沉"?:)东方剑)杨逍的冷漠高傲,是他一贯的个性。灭绝师太告诉周芷若二十多年
前她的师伯孤鸿子与杨逍单独比武的情况,己生动地把这份冷傲表达出来。杨逍当时不过
是不到二十的少年,而孤鸿子已是成名人物,还特意借了倚天剑去助阵,结果杨逍以高强
招数打败孤鸿子,倚天剑根本没有机会出鞘,杨逍自视武功高强,竟然对倚天剑不屑一顾
而去,孤鸿子气极病死。

  冷傲的杨逍,令纪晓芙对他倾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分明对她动了很深的真情。他
自张无忌口中听到她的死讯时震惊晕倒,以致几乎在何太冲、班淑娴剑下丧命,就是证明


  杨逍绝对有不平凡之处,然而他也有严重缺陷,使他不能真正成为一流人物。

  范遥

  杨逍、范遥合称"逍遥二仙",两人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但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
用了不同的手法烘托出他们的特色。写扬逍,金庸强调他的冷傲自负和男子魅力;写范遥
,金庸强调的是智勇和毅力。

  范遥一出场时是汝阳王手下一个相貌丑陋的哑巴"苦头陀",跟随赵敏进行破坏中原武
林的阴谋,他碰上杨逍及张无忌到万安寺救人,张无忌到小岗上测试他的武功,证明值得
他佩服,那才发声透露本来身分,与旧友相认。

  到了这时,范遥的英俊面目早已无存,他说出阳顶天失踪,他怀疑是成昆勾结蒙古官
府所做的手脚,眼见明教内部起了分裂,他便一心要深入蒙古人的巢穴查探。为了避免庐
山真面目被成昆识破,竟然自毁容貌用医药弄焦头发,再扮成哑巴,从西域混至汝阳王府
之中,一耽近二十年。

  能够自毁容貌,必然是十分狠心,何况本来以英俊出名,更要忍心得不得了。扮哑巴
、到西域卖武,由花刺子模国的蒙古王公荐入汝阳王府,都显出他的机智,而在汝阳王府
潜伏多年,更显露他过人的毅力,换了别人,很可能早已沉不住气而被揭穿。

  跟范遥做朋友可能乐趣无穷,但做他的敌人肯定极不好过,因为这人除了武功高强,
机智沉毅之外,还行事邪气,绝不讲仁义道德,为了达到掩护身分的目的,杀几个明教兄
弟也在所不计,至于杀人灭口、杀人嫁祸等等,就更不犹豫了。

  他与杨逍的说话语气亦是不同,杨逍冷傲,说话不容情,范遥更口没遮拦,例如乱说
灭绝师太是他情人、周芷若是他们私生女儿,虽然目的是为了骗鹿杖客给他解药救人,一
半动机也是在乘机损损灭绝师太,讨她便宜,激她愤怒。灭绝师太自杀,主要原因是受了
赵敏之辱,巩固她必死之心的,则是范遥破坏她的声名。

  金庸写善人也有坏处、坏人也有好处,每每过火,写成好人是坏人。坏人才是好人,
但范遥则恰到好处,令人觉得他又好又坏。

  殷梨亭

  武当七侠,各人性格不同,宋远桥慈和、俞莲舟严肃、俞岱岩精练、张松溪机智、张
翠山懦雅、莫声谷刚直,最稚气软弱的是排六的殷梨亭。

  殷梨亭处事毫无主见,唯听师兄的主意,依照他自己的做法,应付不了的问题便寻逃
避。各门各派因龙门镖局之事,要向张翠山大兴问罪之师,龙门镖局的一门老少不是张翠
山所杀,但却是殷素素杀的,而殷素素成了张翠山的妻子,使他承认责任又不是、否认又
不是,殷梨亭之意,就是叫张翠山一味抵赖,可说殊不高明。

  但是,殷梨亭可爱之处是他为人热情。俞莲舟与张翠山久别重逢,自是欣喜,但在人
前也略拘束,对殷素素更是心中宽宥、表面不假辞色。殷梨亭一见张翠山即呼喊:"五哥,
我想得你好苦!"

  跟出跟进,片刻不肯分离。对殷素素亦马上接受,因素素也姓殷,称她不但是嫂子,
还是姊姊。

  七峡之中,殷梨亭最为感情脆弱,他为与纪晓芙姻缘遭劫而伤心落魄,一直不能忘怀
,或许不够男子气概,然而,女子对于深情的男子总是心软的,峨嵋派女弟子对"殷六侠"
分外眷顾,不但因为对纪晓芙负他而感到有愧,同时也因为敬重他恁地多情,为她憔悴。


  他对纪晓芙的思念有多深,从他在光明顶上淬然遇见杨不悔时的反应便看得出来。那
时,他正要刺死杨逍,杨不悔奔过来叫止他,"殷梨亭凝剑不前,定睛看时,不禁'啊'的一
声,全身冰冷,只见这少女长挑身材、秀眉大眼,竟然便是纪晓芙",使他险些晕倒。

  正是这份深情,最后感动了杨不悔。殷梨亭受了重伤,她为补母过而在他身边服侍,
他在昏迷中时时拉着她的手,叫她"晓芙",求她不要离开他,使她对他由怜生爱。她对张
无忌说:"他后来清醒了,瞧着我的时候,眼光和神气一模一样,仍是在求我别离开他,只
是不说出口来而已。"男子的眼泪,其实与女子的眼泪一样,是能令人心软的。殷梨亭的弱
点,也是他吸引人之处。

  朱长龄

  相貌堂堂、显贵忠良之后的朱长龄,为了贪图夺取屠龙刀,弄得人格尽丧,无揣损失
家财百万,到头来连死也死得分外尴尬可笑。金庸讽刺世人贪心,朱长龄真是代表作。

  为了骗张无忌说出谢逊及屠龙刀的下落,朱长龄可谓费尽心思、落足本钱,包括利用
女儿进行美人计、把自己的华厦庄院烧成白地,又叫武烈扮成谢逊毒打自己,进行苦肉计
。好容易骗得心地善良单纯的张无忌吐露真相,岂料功亏一篑,终于被无忌识破计谋。

  阴谋被揭穿之后的朱长龄,便懒得再假装君子,索性露出凶狠的本来面目了,张无忌
被他追逼得紧了,竟跳下万丈悬崖自尽,朱长龄情急之下伸手去抓他,也一起摔了下去。
但幸勿误会,他不是救人心切,而是舍不得眼睁睁失去得宝途径。金庸这样描述:"以他数
十年的武功修为,若是立时放手反跃,自可保住性命。可是他知道只须五指一松,那'武林
至尊'的屠龙宝刀便永远再无到手的机缘……"但要贪心的人放手,又哪里可以?朱长龄陪
着张无忌摔下悬崖,幸好凭他机智及武功,结果没有摔死,落在一块半天临空、不能上不
能下的大平台上。朱长龄见无端身陷绝境,怒极了张无忌,无忌惊慌起来,逃入石壁上的
山洞,朱长龄拼命钻入洞中追赶,竟自挤在窄洞之中,进退不得,几乎从此就嵌在这洞口
之中,不能动弹。最后虽然脱困,但已挤断了肋骨。此节颇有寓言味道。贪心的人由于舍
不得放下所贪之物,目标越是难到手便越是拼命追,弄到上不得、下不得、进不得、退不
得,自是常事。

  而贪心的人让贪念冲昏了头脑,最不能汲取教训。隔着一个山洞,张无忌在四季如春
的山谷练成九阴真经,朱长龄则在光秃秃冰天雪他的平台上呆了五年!结果无忌出洞,朱
长龄又贪他的武功,忘了教训,又往狭小的山洞中钻。这次他更拼命,于是终于无法脱身
,活活困死。从朱长龄的故事可见金庸相信贪心、做坏事是很愚蠢的。

  何足道

  金庸小说中不乏多才多艺而又有魅力的中年男子,如黄药师、杨逍都是,杨逍更是白
衣飘飘、身长玉立的美男子。然而这两人都冷傲而邪气,不及"昆仑三圣何足道"的清纯不
染。我认为何足道是金庸小说最可爱的男子之一。

  何足道似乎谈不上英俊,他"长脸深目,瘦骨棱棱",一身白衣,三十余岁的年纪,大
概是样貌清雅罢了。他多才自负,曲高和寡,故而寂寞,有知己难寻之叹。郭襄与他初见
,他便是独自抚琴,空山之中,惟有招来百鸟相伴,空有绝高棋艺,只能划地为局,自己
跟自己对弈。然而,他却不像杨逍、黄药师那么高不可攀,他在外号"昆仑三圣"之下,自
名"何足道",那不只谦虚,更有满怀落索、自叹徒负才华之意了。

  看这多才多艺的中年汉子自怜自叹,一如深闺娇女自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真是
有趣得很。

  看他对小郭襄一"曲"钟情,更加有趣。郭襄观棋脱口指点、论他琴意言词中肯,何足
道即时引为知音,喜不自胜,其实郭襄不过十六七岁,见识不见得高深,抚琴一曲,意虽
云雅,琴艺想亦平平,这西域痴人未免寂寞过甚,因而大惊小怪了。

  不过,郭襄气质清逸,胸襟爽朗,与何足道气味相投,则是事实。于是他一见难忘,
竟为她谱新曲,四处寻找她一听,幸好找着,不然他更耿耿于怀,返回昆仑之后更加书空
咄咄了。

  何足道颇有书呆子味道,也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义感。他远自西域来嵩山少林,不
过是受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所托,来传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什么"金在油中",糊里糊涂跟少
林和尚打了一场,无端落败,无端懊恼。若非巧合与郭襄结识,真是一趟白忙。

  昆仑山三圣坳植满奇花,何足道单思难遣,这幅图画,可真教人绝倒,又是同情又是
好笑。



--
         世上有一种隐隐的痛叫思念,
         有一种缓缓的痛是爱,
         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是错过,
         更有一生一世的痛是忘记。
         爱是一种美丽的痛苦,
         而爱上一个并不知道你爱她的人更是痛苦之中的痛苦。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8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