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zackam (疯了傻了), 信区: Emprise
标  题: 被选中的人——张小凡(转)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Nov 22 10:31:22 2005) , 站内信件

  在我接触到的众多的诛仙的评论中,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谁会在最后和小凡在一
起。看来看诛仙者还是痴情者众!之前,我也有类似的很强烈的想法,一直把武侠小说
当言情小说读。就武侠小说本身而言,感情戏的确往往是其中一个最吸引人的元素,但
感情往往只是作者思想的一个外包装。在诛仙中,是“以法(术)为器”,以“以情(
感)为媒”,讲得却是一个男人成长和坚持的故事。我所关注的结尾,已并不在于是碧
瑶还是陆雪祺到底谁会成为张小凡的另一半。我所关心的,是作者在诛仙一开始就展开
和致力达到的“佛、道、魔”如何合而为一并自成一说自成一派的。

   曾经有一个人送给我一段名校中文系的话:“一流的文字写论文,卖思想。二流的
文字做策划,卖点子。三流的文字写小说,卖技巧。四流的文字写剧本,卖力气”。虽
然这段话其中有些偏颇,但它却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那些日夜学习汉语写作的人们,是怎
么看待文字构造成的各个形式,包括当中的小说。对我个人来说,武侠是我接触的最大
一类小说,对我一生影响深远……但这种肉麻的话我决定以后少说,因为这用诛仙里理
论来解释,是我还偏执于一家,放不下门户之见。

  佛家的理论在我看来,其实是在期望达到“内心成佛”这样的境界,李敖在北大演
讲时所说的“求诸于己”就是从此出发,讲究个人内心的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人生态度。
用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的话,你对其他人的看法其实还是来自你自身的看法,所以到了
佛的境界就可以包容一切。而之于道家,则是寂寞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
与?神明往与?后人整理庄子思想时曾言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很好的概括了道家的精神实质,而在此看来,与佛家也是相
通的。所以佛道的融合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但关键就是两者和魔的融合,这一点显
得是如此的困难,所以我才有了写张小凡的故事的必要。

   从书中看,碧瑶的殉情是张小凡入魔的直接原因,当然在此之前,和万人往的一席
谈话,是其心志动摇的开始。至于噬血和摄魂的影响其实正和魔教的本质:对个人情感
不加理性的控制。这种不加控制,到最后发展到损人利己,便被称为魔。

  在小凡入魔之前的《诛仙》,是一个标准的武侠RPG游戏:天降横祸,男主角因而机
缘巧合来到最大的武林正道门派,一路修真练级,在擂台这类冲突极其戏剧化的场合遭
遇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子,然后下山修炼,一路上两人共历生死,情根深种。然而在
路上,又遇上了一个注定要与自己纠缠一生的女子,从此情愿彼此只为对方生、只为对
方死……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游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仙剑奇侠传》影响了作者的写作
。但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时代标志吧!作为一个对两者都有着深厚感情的拥趸,我其实
感到非常的高兴。

   而小凡入魔后,这个故事才算是真正开始,虽然大部分的观众会觉得这一部分更加
的落于流俗,更加的套路化。但是也只是从那时开始,萧鼎才真正开始了他“佛道魔”
三者融合的讨论。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玄火鉴和摄魂噬血的对抗。当然,这里并不是一
个谁一定要占上风的问题,而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就好像当时的鬼历,要回到青云是绝
对不可能的,而要其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也是不屑为之的。

   诛仙里我最感动的情节,是下面这一段,而并非他和碧瑶或是陆雪琪其中一个在一
起的情感纠葛和爱恨交缠。

  张下凡慢慢的道:“六师兄,我想去后山走走”

  杜必书闻言一呆,心下有些为难。此刻看着往日里老实的小师弟脸色憔悴,杜必书
心中实在有些不忍,但无论如何不敢违抗师门的意思,半晌才呐呐道:“小师弟,你、
你知道现在……我、我……”

  张小凡默默着低下头去,低声道:“明天掌门道玄师伯就让我去通天峰了,我想再
看看从前的地方。”

  杜必书身体一震,微微张大了嘴,忽然间眼眶一热,此刻站在眼前的少年,脸色憔
悴,大病未愈,但似乎又变成了多年前刚刚上山时的那个平凡的少年,在饭桌之上,和
他打赌师傅一家谁先进厨房的模样。

  在这个时候,张小凡还不知道残酷的真相,决定为了男人的信誉豁出一条命去,保住
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神僧。所以,他必须单枪匹马的面对全世界。从他宁愿死于正道的
代表者道玄的剑下也不愿接受鬼王的邀请可以看出,道和魔的对立在他心中此时还是毫
无争议的理所当然。对于张小凡来说,送死也是一种对人生原则的坚持,虽然在碧瑶看
来这是一个极端傻冒和不划算的买卖。但就是因为如此,一旦美梦破灭,发现坚持到最
后竟然是维护一个杀父杀母、仇深似海的妖僧之时,心里的冲击来的才格外的强烈。可
以说是彻底的摧毁了张小凡对美好的一切幻想,彻彻底底的坠入了“魔“道。

  但不管怎么说,张小凡的确走上了普智给他安排的道路,并且有了突破。普智心中
所想还只是道和佛的融合。想不到,张小凡更是要把魔也扯进来,让大家来个终结。这
也许就是命运的残酷,或者说是个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吧。

这个时候,我只能用基督教中的一个名词来形容张小凡了——被选中的人。作为被选中
的人,他的前面有两条路,赎罪或是毁灭。不管哪一条路,在我看来,都不是张小凡想
走上的路。

  作为一个不虔诚的信教徒,张小凡并不相信所谓神佛能够在他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他
。尽管《诛仙》是一本神怪小说,但它告诉我们,在一个人身陷不可解脱的绝境的时候
,只有人才能够帮你,而并不是神。这是我欣赏《诛仙》的地方,但其实说起来,这应
该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做人信念,只是有太多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明白这一点,包括我自
己在内。我也只是在聆听牛人讲述他们成功的血泪史时才能明白原来一切辉煌和成就靠
的还是双手,其余的时候,我更愿意相信那是运气或是人品造成了我们之间的不同。


  后来,张小凡同志终于还是选择了赎罪这条路。

 『少年目光凌厉,道:“何分别处?”

  鬼厉道:“我平生有大憾事,日夜镂刻于心,生不如死,却又不能不生,生则尚有
期望,死则为背情怯弱之人,此等情仇,猪如何能有?”

  少年一怔,眼中凌厉之色渐渐消退,随即脸上出现的时异样的神色。』

  说到这里,我想补充一点个人的感受。读那些精彩的武侠小说,不仅给我带来阅读
的快乐,带来了愉悦和慰籍。而且更加深了我对道路问题的迷恋,这也是我长久关注的
问题。在萧鼎笔下的人物背后是威廉?詹姆斯的一句话:“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
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追溯到十六年前,古庙前两个无知幼童的争执,其实已经决定两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个天资过人,但执念太深。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魔道。他的身上有着天生令人不
安的成分。十六年后道玄一句:“他和一个人太像了”,一语道尽。另一个貌似不才,
但心底坚韧。所以能受尽师兄弟们的冷嘲热讽,忍受练功过程中的百般折磨,只为年少
时的一个承诺。这种性格注定单单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悲剧。所以,当碧瑶为他牺牲了性
命,天地失去那份水绿之后,他可以忍受一切,只为赎罪。

  很难说他的赎罪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的,但他毕竟成为了那个世界里最举足轻重的人
之一。摆在面前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是,他如何赎罪,又赎什么罪呢?

  当然,说他为爱赎罪,未免太小瞧我们的主人公了。对于我们看来,知道真相后叛
出青云,与至亲挚爱为敌,几可为人间第一惨剧。但也许只有这样,人才能在自己的境
界上做出突破。虽然就我自己,我宁愿过一种安静且满足的生活。但有一些人,他们是
被选中的人,他们注定要面对一些他们自己也不想面对的问题。所以命中注定,他要知
道,那个慈祥的神僧就是满手血腥的杀人恶魔。他要知道,所谓道家镇派之宝,千百年
正义威严的象征竟也一件魔物。他又要知道:魔教之中也有情深意重之人,也有胸怀苍
生的抱负。至此,彻底的信念动摇终于让他明白“道魔佛”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全在乎
人心:“一念之间,为善则立地成佛,为恶则万劫不复。”

   然而此念一动,终于开始了最激动人心的事业,三者真正的融合。尽管外人看来,
他现在身陷无边险境,无不劝他放下噬血。但此时的张小凡,虽然已经明白佛、道的本
质,却依然不得不依靠魔物来完成救赎。无奈也罢,无谓也罢,过程虽极为凶险,却是
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这既是神的考验又是神的恩宠,如果能过关,便真正的完成“便选
中”的使命。只是卸下重担之时,也不知当事人是何感受?

  萧鼎选择了从武功上来融合,让天音寺拿出了天书,是一件极其高明的设想。让故
事有了发展的可能,也许张小凡成为天下无敌的时候,也就是任务完成的时候。只是不
知道有些是不是能够有个和和气气的大结局。因为人世间还有一个最无法捉摸的东西存
在——爱。到底这份爱是不是救赎的更多一点,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当然也会知道这
个东西不是争取就能有的,总有一些遗憾存在来凸现它的美——越凄楚越美丽,好像程
灵素。

   故事的讨论终于要告一段落了,当然这也仅是故事外的讨论。在故事中,我们的男
主角靠的是自己的本能在生存着,挣扎着,悔恨着。虽然他也会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是“
被选中的人”。但他决不会多想所谓的融合,以及赎罪。他还是那个羞涩善良的男孩,
只是披上了一件鬼历的外衣,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这个故事的观众却往往因为自
己的故事有更多的感触……


--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8.192.240.11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