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oshua (算了吧),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深圳如何形成读书型社会(一)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Dec 20 17:07:13 2001), 转信

个人看法:
对于深圳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种社会境界
首先需要的是政府的倡导,在深圳市内举行多一点的文学倡导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基调。
其次在于作家协会,应该多对深圳市的本地生活作文学性的描写,以激起人们的想象力
以及对深圳市的归属感。
再者需要媒体招聘一些更有文化素养的人才,以提高深圳的传媒整体实力。
最后是市民在时间中的自己沉淀。

【 在 lt (君临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圳如何形成读书型社会
:   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历来被称作"文化沙漠",其文化地位与其经济、
: 政治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今天,深
: 圳的这种格局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即使放眼世界,举凡知名城市:巴黎
: 的艺术氛围,柏林的哲学思考,伦敦的人文精神,华盛顿的舶来文化,等等,无不
: 在其富庶的经济背后撑起一道城市上空神圣的光环。
:   诚然,深圳的前身并无辉煌的历史可以继承,也无文化的积淀可以发扬,先天性的
: 不足造成了深圳市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领域严重失调的畸形发展现状。但是,作为
: 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市具有无可限量的潜力去兼容并蓄泱泱中华的文化硕果,成为
: 深圳市精神文化后天发展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之一:想要脱掉"文化沙漠"的"高
: "帽,不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还要作为领导中国当代前沿文
: 化的弄潮儿,融合中华各地的文明成就,内化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深圳文化精神,是
: 目前深圳市的当务之急。
:   纸的发明,成为上千年来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纸张的融合、叠加,造就了书
: 的概念。即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书籍依然是大多数人群的至爱,依然是
: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书店、图书馆也依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读书风
: 气的浓度与广度,也自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深圳市目前所急
: 需营造的,正是这种读书的风气。欲使深圳市占领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前沿阵地,
: 形成一个读书型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   读书型社会,就其狭义的概念而言,意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以书籍等传播媒介
: 为主要载体,以知识武装个人为手段,集体无意识的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文化精
: 神。
: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人性的尊重,隐然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不仅科技要以人为
: 本,读书也要以人为本,造就一个读书型的社会,更要以人为本。曾经有人说过:
: 当知识成为资本,参与生产的时候,当知识技术的高低可以决定劳动者收入高低的
: 时候,当所有当官的都是博士,所有的大款都是硕士,修鞋匠都是哲学家的时候,
: ……等等,什么是"读书型的社会"?深圳已经是了吧?这是个很有趣的逻辑理论。
: 深圳的确是一个在中国拥有特殊群体的城市,因它的经济地位与发展、就业机会等
: 因素,深圳市聚合了一大批中国的精英队伍,其人群的平均素质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 ,不可谓没有人才,也不可谓没有文化,但深圳至今却没有形成一个文化型社会甚
: 至读书型社会,道理其实很简单,深圳人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只因深圳的竞争
: 压力,使得人人被动的成为工作狂,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除了为充电而读的实用
: 型书籍外,深圳人的确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去读书,特别是去读那些可以内
: 化为精神,形成传统和风气的书籍。
:   尽管深圳对于人才来说是个不设防的城市,但对于大多数打工者(包括高级打工者
: )来说,对于深圳的归属感到底有多少?老一辈的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现在的年
: 轻人又追求翻山越岭,四海为家的个性化生活,这样的人群对于深圳来说形同过客
: ,怎能籍此增加文化积淀的因子?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9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