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qinxin (去吃麦当劳阿,去不去~~~),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称谓与文化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Apr 29 12:48:56 2002), 转信

呵呵,干旱期,以前的论文,找来充充数吧,
再看看,真有点不认识自己以前的东西了,
知识性强些,毕竟是论文吧,融了很多我自己的见解和说话语气
当时写得极为辛苦,挺多汗水在里面,写出后自己也很自豪了一阵子
很长,看起来会很累,呵呵,不过可以增添些关于称谓的知识的,


                     称谓与文化
——论汉语称谓语与中国以家族亲缘关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的互动

称谓与文化的关系,这是个太大的论题。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延续,几千年文化的积
淀,到底在称谓语这个语言的一个“小小”方面上能体现出多少?没有人能拿出直
尺来进行标准测量,并且给出完美答案,我更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说尽力去从几个
断片上透析它们之间的相互涵化。我拣了称谓语和中国以家族亲缘关系为核心的伦
理文化这个片断来作为投射点,并且从这个命题的下面的小分支上来辐射汉语的称
谓语是如何传承着汉民族过去的文化传统,面对着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它又是如何及时地反映着人们的社会需要、文化心理的变化,并且我们又如何从
过去和现在二者的互动中来预测未来它们相互的衍进。

中国是一个以“文”治国,以“德”立身的国家,“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差不多被我们的读书人们顶礼膜拜了近两千年,所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说渗
入到了炎黄子孙的每根血脉里。而中国的地理环境,那种亚细亚的生产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的稳定的小农经济模式,一个家族长期地定居于一个地方,那么如何维持
这个大家族的长期稳定,就必然需要一套秩序来维持。家族的延续,当然靠的是血
缘,血脉的流传。那么重视血缘关系,重视嫡系血脉的延续,尊老敬老,不管是活
着的老人,还是故去的先人,尊卑上下,长幼有别......这一套伦理价值观的形成
与发展可以说在中国的这片土壤上是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在过去的两千年的封
建社会里维持整个国家稳定发展的法宝。

这套伦理文化是怎么在我们的称谓语中得以传承、体现的呢?

首先来看看称谓语中我们的称呼:“学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名”,“姓”
加“名”这一人名构造是怎么和家族伦理文化互相涵射的。

各民族人名的结构形式很不相同,就世界主要语言而论,可分姓加名,名加姓,有
名无姓这三种结构。我们汉民族的人名是属于第一种类型, 表示家族血缘关系的
“姓”在前,代表个人的符号“名”在后。而不像英、美、法、俄等强调个人的意
义和价值,拥有民主传统的国家和民族那样把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又不像长
期处于奴隶制统治下的缅甸和藏族人民那样只有名没有姓。这和中国的两千年的封
建社会的历史以及从而形成的儒家伦理文化是很有密切关联的。最早的姓由宗族图
腾发展而来,它表示一个宗族血缘关系的延续,大宗、小宗的密切联系,因而代代
相传,具有历史传承性。名则是代表个人的符号,是个人存在的社会形式、个人的
标志,是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必须的作为自身认证的符号工具。

姓前名后,而且我们在平常称呼熟人的时候,为了简便,表示熟悉、亲近,就常干
脆省去名直呼“小张”、“老李”、“王同志”、“赵师傅”,都要以姓来区分某
某某。不正是反映了汉民族从封建社会以来的对于宗族血缘传承的重视,一个“姓
”往前一卡,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谁与谁关系的亲疏远近,人们不是也常开玩笑地说
:“咱俩一个姓,八百年前是一家”吗,这个“是一家”就立刻拉近了听话人与说
话人的距离,剩下的事情就可以好说话了。可以看出“姓”的本质就是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代代相传的宗族延续性、传承性的载体。是人们认祖归宗的凭证
。而“名”这个代表我们个体的符号,在这个以家族亲缘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体系中
,就显得要稍逊一筹了。况且,长期的封建统治,民主制度的长期缺失,甚至民主
制度至今都是不完善,流于形式的,那么在我们姓名结构成型的封建社会里,在那
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丝毫不能有差错、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社会里,无论是
国家还是家族都只能把代表个人的符号——名置于家族的标志——姓之后,并且从
我们汉民族有了姓氏以来,姓就一直高踞个人名字之前,两千多年来,如故依然,
也就无足为奇了。我们的历史与文化造就了我们的称谓结构,我们的称谓结构再传
承、表现我们的历史、文化。相互影响,互动发展。

再来看看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封建社会的解体,新中国的建立,中间文化大
革命的挫折,再到改革开放的礼花绽放,国门被打开,西方经济文化的涌进,中华
民族这套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文化如何面对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它是怎样一步步
被现代化的脚步给抛在脑后,被消解、重构的?而我们张口即要用的称谓语又是怎
样继续它的传承功用,它的对文化的辐射功能的呢?

我选择了社会称谓中拟亲属称谓的逐渐减少和简化现象来做一个小小的投射。

称谓语简单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这两大类。亲属称谓,顾名思
义,就是称呼自己的家族亲属的,它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并且界定严格而精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拿北京地区一个已出嫁的父、母、公、婆、丈夫、儿女、兄弟
姐妹俱在的假想的“全口人”的女性称谓来说,由于辈分、亲疏远近的关系,她对
于自己的上辈的女性称呼有如下几种:妈,娘家妈,姨儿、舅妈、姑姑、姑儿、姑
妈、大妈、婶儿、、姥姥、姨姥姥、舅姥姥、姨奶奶、舅奶奶。。。。。。,上辈
的“全口人”对于晚辈的“全口人”在和别人谈话中可以用闺女、侄女、孙女、外
甥女、外孙女、儿媳妇、侄儿媳妇、外孙媳妇、外甥媳妇等等等等的称呼。还有平
辈女性之间的称谓,称呼姑嫂关系、妯娌关系、姑表关系、姨表关系、叔伯关系以
及亲兄弟姐妹关系的称谓,还有对于小辈女性的称谓,。。。。。。简直就是说不
清道不明的一个绕迷宫似的尝试,我就不再一一说下去了。我们从这滴小小的水珠
里已经可以窥探出汉民族亲属称谓语的繁荣丰富,大概世界上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民族能有如此纷繁的亲缘性称谓了。

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我们就一直在这个迷宫一样的亲属称谓中摸爬
滚打,亲属称谓占去了称谓语的绝大部分,甚至有些人一生只靠着这些称谓语就可
以完成自己所有的人际交往了。在遇到陌生人,自己家族以外的人时,就也用亲属
称谓来称呼,于是就有了历代传承、相沿已久的习俗: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
在社会称谓中大量拟亲属称谓的运用。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最好纳入家族体系中来
,都是“一家人”,通过这个来减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打开交
往的窗口。社会称谓似乎都无法和亲属称谓来划一个明显的界限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含混不清、牵牵连连的称谓混同现象?

又要从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上来找原因了。又要回到汉民族的“家”文化中去
寻根问底。本文的第二段已经论及了一些片段,中国自始至今都还属于农业文明的
范畴里,以农为本一直是立国的方针,这是中国地理环境、可利用发展的资源决定
的,这种农业文明的稳定性必然造成了人们居住圈子、交际圈子的稳定,人们在一
个祖先传下来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地耕耘着、收获着。从一个大家——国家的封闭,
到一个稍小的家——家族的保守,再就到了小家——家庭的锁定,秩序产生了,纲
常伦理,天经地义,个人消亡了,不断地在家里逗圈子,被围在那个亲属伦理圈子
里“永世不得超生”。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家”文化与亲属称谓的
泛滥,拟亲属称谓在社会称谓中的“大显身手”又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两者
再次得到了相互投射与印证。

前进的脚步是沉重的,但是,前进的脚步却是不可阻挡的,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
称谓语也被挟裹着向前迈步,社会称谓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名副其实,越来越体
现着在社会中、集体中的“个人”的意义、作用。传统大家庭逐渐解体,家庭结构
日益简单化,拟亲属称谓的显赫地位逐渐被消解着。

具体的表现有哪些?

首先,来说说拟亲属称谓的逐渐减少这一趋势。

人们个体之间的三大关系:亲缘、地缘、业缘关系中,亲缘、地缘关系逐渐在交际
中失去其重要性,而业缘关系的地位则持续稳定的不断上升。还有由于性格、气质
、兴趣爱好的相投而形成的朋友关系也越来越重要。
我们在很多场合已不再热心于与别人拉近家族距离,称兄道姐,称伯呼叔的了,即
使那么地称呼,也渐渐只是表示亲热与对长者的尊敬,不再是出于模拟亲缘关系的
考虑,其中已不含多少封建性的因素。与亲缘关系相对应的地缘关系称呼“老乡”
等的运用效力也在不断流失,而在社会的共同劳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业缘关系
则在称谓语中越来越显得地位的重要。

像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开始盛行的“同志”之称,几乎成为我们全民族不分长幼
,地位的高低上下,男女之别的一个全民性的称呼,这是对以前的那种伦理纲常的
一个重大突破。之后,由于文革的开始,社会动荡,“敌人”多于朋友,“同志”
不敢随便叫了,“师傅”就应运而生了,又接替了“同志”离开后,社会称谓上的
一个真空点,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改革了,开放了,南风北渐,“西学
东渐”,“先生”、“女士”“小姐”“太太”之称不绝于耳。而从“同志”到“
先生女士”的演进都是不以家族亲缘关系为依据的,都是在解构着我们的那个“家
”。

其次,还在利用着的拟亲属称谓的,它也在不断给自己解放着,过去严格区分行辈
次序,过于注重名分尊卑的观念基本破除,人们开始自觉地打破伦理文化的束缚,
承认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在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的带动下,称
谓语也开始了它的再成长。开始了它的“减负”。

一方面我们对大两辈的老人可称“伯伯”“大娘”,对大一辈的女性可称“大姐”
,对于小一辈、两辈的小孩有时候称“小弟弟、小妹妹”小孩对以前我们以佣人相
待的保姆用了亲切的“阿姨”称呼,人们不再计较那种对于家庭长老辈分的严格精
细的划分,老人们也不会因为晚辈在称呼中的“乱伦”而觉得有失尊严。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辈分的拟亲属称谓趋向于不分年龄大小,长幼次序,一般合并
从长,例如“伯、叔”一般合并称“伯”,“兄、弟”“姐、妹”一般合并称“兄
”“姐”,并且有时互称“哥”、“姐”再也不用在长幼有别,上下有序的“知书
答礼”的圈子里被捆手捆脚了。

还有就是我非常关注的对于女性的称谓语,趋向于直接确定和以女性关系为本位,
不以男性为中介。对于已婚同辈女性,过去称“大嫂”多于称“姐”,现在一般都
称“姐”,儿童称母辈女性,过去称“伯母、婶儿”现在都统称称“姨”,它们都
绕过了家庭里的男性角色,把对方直接比喻为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人,立足
于女性自身的关系,不再总被男权话语给淹没、覆盖了,充分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
的加强,社会给予女性张扬自己的空间的扩展,那种“妇为夫纲”的伦理文化对于
女性的约制逐渐被消解着。

拟亲属称谓的不断被消解、简化,这一发展过程都是在我们随着社会的前进,不知
不觉中进行着的,没有人大力号召过,或者下达一个“红头文件”强令执行的。它
也就是顺应着历史潮流的不断涌进,也体现着历史的进步。我们终于一步步走出那
个狭隘的、保守的、闭合的“家”,而将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的天地,逐步
从故步自封中解脱出来,解构那套陈旧的“家天下”的伦理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那套以家族亲缘关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还将继续被消融,被新的
,更有包容性,更富有民主性,更体现个性风采的,更有变通性的大文化所接替、
传承,称谓语这个文化的敏感的体察者也将继续和文化发生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互
动发展下去,没有人能以一己的力量来规范称谓语的未来走向,任何凭借一己的好
恶来做的优劣评价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我们只有给以必要的尊重或者给以分工性
的引导,拭目以待称谓语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开创的未来!



文中直接借鉴资料:
(1)《人名结构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郑宝倩 《语文研究》1992年第一期
P26~31
(2)《建国以来拟亲属称呼的变化》 吴慧颖 《语文建设》1992年第12期P6~8
(3)《50年来的“社会称谓”变迁杂忆》 李思敬 《语文建设》1996年第9期
P32~34
(4)《北京地区的女性称谓》 何景贤 《修辞学习》1996年第3期P15~17

间接帮助开启思路的资料:
(1)《称谓漫议》 戴婉莹 《修辞学习》1986年第3期P39~41
(2)《人物并称的文化心理与语言的秩序化》胡佑章《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
P13~14
(3)《浅论汉语昵称的文化制约性及其它》杜文霞《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
P15~17


哈哈,佩服你能看到这里阿,毅力非凡,恩,多谢观瞻,脑袋没大起来吧~~~~~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4.22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