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ATISTUTA (~红楹一根草~),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余杰和他的《香草山》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Sep 29 12:20:02 2002), 站内信件

不慎读完了余杰“让自己发光”的一本书—《香草山》。掩卷,心里说不上来什么
滋味。

向来觉得文化人们动辄起哄批评或者赞美无聊。但对于这本书对于余杰作为最
终的阅读者来说实在不得不说上几句。北大,文学研究生。一串名头曾经让我第一
次拿起他的杂文集时颇感重视。至今已经忘记了那本书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大约是
些批评感慨,对某某、某某的褒赞抑或是批评。或对某件社会新闻的感慨、引申、
评论。行文锐利毫不留情,文章中论点颇武断。选题大而无当,多有引用。很难说
一篇文章下来里面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与思考有多少。

难得的是文章中充盈着的气。与时下多数文文雅雅缠绵陶醉的文章大有不同。
当时心里非常赞赏,难得作者的勇敢,也难得如他这样全身心的愤怒着。

愤青,这是我对余杰的最初印象。

不久以后又听说余杰和余秋雨较上了劲,揪着人家的一根小尾巴不放手。听来
听去无非就是让人家承认当年干了坏事。渐渐听得多了就觉得无聊了,人家自己都
觉得是过去的事儿了就过去了,你又何必苦苦相逼。要一个已经大师了的文化人承
认自己曾经是个文痞讼棍式的人物谈何容易。再者说,非进行时的事也好人也好,
很难界定是是非非。时代风尚的迁移转变对人的思维方式善恶标准有着直接的左右
。余杰之所以沸沸扬扬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他写作方式以及思考方式的特立独行,
这可能是一种超越也可能是某种浮躁。道听途说轶事野史以及少量的研究,直线型
的思考构成余杰书里面为数不多的思想性东西。除了这些半成品式的思想余下的就
是各式各样的愤怒了。你从书桌前那一大摞参考书、报纸里扒下来抄过来的愤怒有
多少意义?善与恶的标准你的读者们都懂,何苦如此声嘶力竭的嚎啕?干点儿别的
吧。

余杰真的就干了点儿别的,写出这本《香草山》。拿到这本书我感到很高兴,
一本小说,还是爱情故事。

结果,结果余杰在一段简单的、毫无情节的、童话式的、厚达几百页的爱情小
说里面继续了他的愤怒。一本书信日记体的爱情小说里面大量的灌入了古今中外诸
多思想家作家的名言名句,以及余杰式的思考和喊叫。读到书的一半的时候我脑子
里有这么个疑问:你余杰是在谈恋爱还是在宣读誓词?或者是在为你的读者作精神
洗礼?你是在写小说!

尤为可笑的是书中大量的引用圣经,书名也是来自于圣经。我知道这不能表示
余杰的信仰方向。但是以余杰的一贯风格和思考方式,这显得非常的滑稽。余杰力
图把一个纯洁的爱情故事渲染的更纯净更富于魅力,但不幸的是他仍旧沿用了他在
杂文里的习惯和笔调,以致这本本来就不精彩的爱情小说不伦不类。我无法从这本
书里感受到任何一点余杰孜孜以求的爱和美好。它只透露出作者的自恋倾向和阿Q
精神。

余杰作过努力,他在这本书里面添加了几个悲欢故事,多是涉及到两个人祖辈
时代的故事。不幸的是这些故事也被余杰拿来控诉了,缺乏文学修养的生涩文笔令
这些东西毫无闪光甚至有些多余。余杰仍旧只是在他精神世界的惯性里自我陶醉。


我毫不怀疑这本书就是余杰本人的故事,润饰拼凑以后竟然长达三十几万字。
他在书里面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生活描述了一遍。他谈到的细节几乎都可以在他的
生活里见到,比如打动女主角心的那本书、比如摩罗、比如他和余秋雨的笔墨官司
、甚至有他自己对稿费的重视。难为余杰了,把私信和并不精彩的私生活也拿出来
换了稿费。也难怪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书店里折扣最低的柜台上。

算了吧余杰,你还是继续写你的杂文吧。继续你铁肩担道义似的愤怒吧,继续
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宣扬你的高屋建瓴的恨和爱吧。继续你手工业作坊式的、大
杂烩式的拼贴、思考吧。

一个北大的在读研究生,出版了一本书,一个女读者被吸引。然后两个人通信
。相爱了。女的来北京一趟,两个人吃了一顿饭。继续通信,女的又来了北京一趟
,又吃了一顿饭。然后故事完了。

这就是《香草山》、这就是余杰备受瞩目的、深受期待的、由诅咒黑暗转为自
己发光的、难以确定究竟是小说还是自传或者别的什么文体的——《香草山》。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24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