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读书陋见]---《金瓶梅》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Dec 12 14:15:25 2003), 站内信件

  《金瓶梅》闻名已久。学生时代读书思学中没少见到其名其书,也曾从评

述和节选中仔细阅读过片断只言。但是,源于其社会的“名声”和自己的“脸

面”,多次与其失之交臂,却未敢轻举妄动!
    自朋友处借的《金瓶梅词话》,随书中故事的展开,顿感有种气势扑面而

来。读习之间仿若维系着《水浒传》和“三言”、“二拍”的人文景观,于是

乎沉浸其中,思缕翩翩起来------
   《金瓶梅》读罢,正如书评家所论:唯于书之下半部,才见得神来之笔和

意境之旷达,似有包揽宇宙、天地、社会、人伦之根本哲理之气势。隐约记得

某书上说:建国初期曾建议省部级国家干部应人手一册---《金瓶梅》。当时

对此很觉滑稽,而今思想之似有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的确,读通此书所昭示

的理性与道德---天地之道、人性之理、世间百态的无序和悲喜之因果。对于

臆欲成事业、立雄心、纵横于人之世界者大有裨益。
   多日来静思沉想其作者成书之旨意。也许通过表现一个人生前死后,围绕

和依赖其生活众人物的情感、处境的变化,来揭示人情和世道的冷暖。常言道:

人在人情在。愈是声名显赫、拥权聚财、不可一世的人物,其生前死后之世态

万象的鲜明对照,尤能见出人性的简单和务实。正如“衣食足才能知礼节”一

样,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尤其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物或人群,其生存的本

能需要足以使其暂且忘却或者放弃心知肚明的道德伦理和箴言教诲而变得暴虐

/屈辱一时;张扬/苟且一势;或者就是昙花一现与隐姓埋名一生。平素我们怒

目和蔑视的所谓“势力”、“炎凉”、“附炎趋势、“苟且偷生”之类的社会

现象和行为模式等等,就人的本能而言,也可宽容地被看作是生存的迫求和需

要罢了。人各一面,境遇和志趣同少异多,其选择(包括被动的选择)生存和

发展的方法、方式也就千姿百态。对于在各自所选择的生途中,那连绵不断的

自我伤害、彼此伤害以及明里暗里、已知未知的种种折磨、创痛和不幸遭遇等

等,也正是佛家常言的“劫”了。“劫”有天然所成,也有人为造就,躲过与

躲不过或许全仗各自的命运和自我行为的因果。至于旁观者或当事人无须再费

心老神地揣度彼此的心态,阿谀羡慕或者抨击残害异己的生灵,岂不知苍天有

眼,各有归宿哩!
  所谓平淡待世、平常待人,这非为庸俗的生活态度,而应是哲学层次的处世

原则和正确心态。每一个经历过情感、学业或事业沉浮的人,只要其心灰意冷

的不是麻木不仁;狭隘张扬的不是思狂智昏,她/他将不难发现人际关系中存

有的一种微妙境界:当你视生活中的遭遇为绝对的冷或热;是满腔的欣喜/沮

丧或希冀/绝望时,结果只会事与愿违、自寻烦恼和悔恨。然而,在那有冷有

热、非冷非热的待人对己之间却能脱落出一种淡泊、宁静、自由自在的生活天

地。也只有在如此天地间才能细致地理弄自己的作为 ,品尝人生更多些的真

滋味。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2.19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