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LACKTREE (饥饿疗法),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读《圣经》的疑问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Dec 21 14:49:52 2003), 站内信件

浮士德的“泰初有道”的道
是Logos也就是哲学里说的逻各斯
在神学里就是In Saint John's Gospel, especially in the prologue (1:1-14), th
e creative word of God, which is itself God and incarnate in Jesus.
    In Stoicism, the active, material, 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cosmos; no
us. Identified with God,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activity and generation and
 is the power of reason residing in the human soul.

  (金山词霸来的)
翻译成道应该是翻译者要找个本言语中相近的词义吧
就像godhead翻成神性

那个西方文明发展你要去了解爱琴文明了,我们现在的神学的阐述也不是纯粹犹太人的那个
希伯来系。一样被希腊学者影响




发信人: sharpsword (浪客剑心),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Dec 21 14:27:36 2003), 站内信件
    原来是这样,呵呵。
    中西方的哲学家都曾思考过人类源起的问题,但基督里面有一个
虚幻的
“物”——神,作为最终的心灵寄托,只要相信了神的存在,把自己
的一切
得失都交给神,心灵就有了归属;中国的宗教,尤其是道家,虽然也
在寻求
自身的起源,但找来找去,找不到具体的东西,就归入“道”这个也
许连他
们自身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跟“神”好像有相似,但又绝不是神。
佛是
中国后来引进的,我了解不多。我猜西方人注重对他人的尊重,体现
的就是你
说的对神性的尊重(“爱神,爱人”嘛);而中国注重内心的修养,
体现的
是对自己的尊重,就是你说的本源体验吧。
    我一直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造成东西思维方式的诧异的,呵
呵,可能
要去欧洲或者美国走一圈才能知道了。
ps:浮士德的“泰初有道”的道不是道教的道吧?



发信人: BLACKTREE (饥饿疗法),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Dec 21 10:00:27 2003), 站内信件
神,道都是很难概念化的所谓”理论“(也许不该用这个词),
在东方可能命名为梵,
太一,道,佛性是一种原发体验。在西方基督教更注重与神或神性相
通体验。在东方注重本源体验
《浮士德》里面浮士德就一直踌躇于”泰初有为“还是”泰初有道“,
看他思考过程也许有助于你更清晰点理解
  我是在理解美术作品时的精神体验时曾找过点这些资料看,对宗教和
传统文化不是真正深入了解

【 在 sharpsword (浪客剑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圣经》是从纯粹宗教的角度看的?记得以前老师推荐《圣经》
: 的时候,感觉里面的故事枯燥无味,索性借一本《圣经故事选》随便翻翻。现在有机
: 会接触基督教,当我再次拿起《圣经》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一本文学读本了。
:     《圣经》新约记载着耶稣传播福音的话语和教义,归结为两个词便是“爱神,爱人
: ”,因为对《圣经》还接触不多,而且一直持怀疑和批判继承的态度,但是,在跟布道
: 者讨论的时候,居然发现《圣经》里面有一句话“有神便有道,道便是神,神便是道”,
: 与中国古代老子的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引起我对东西方文明起源和发展异同点的
: 思考。
:     牵一个线头,看有没有人对《圣经》及其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有空再讨论。


--
  一棵树
  一根绳
  用来晾风景

※ 修改:·BLACKTREE 於 Dec 21 18:06:02 修改本文·[FROM: 61.144.235.39]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