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ustdancing (我好担心~~~>_<~~~~),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Mar 17 12:07:31 2004), 站内信件

 入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的有须一瓜、陈希我、
沈浩波、盛琼以及麦家等五位年轻作者。许多推荐评委认为,最终的提名人选基本
上显示了2003年度文学新人创作的整体实力,从小说家到诗人,阵容也比较完整。
这五位能够脱颖而出的作者,在2003年度中都各有突出表现,发表的作品无论从数
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引起了文坛广泛的注意。
    除了这五位以外,被推荐评委提及的青年作家还有尹丽川、朱文颖、陈昌平、
董立勃、李师江等多位新锐。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会秘书长谢有顺说,“最具潜
力新人”这样的说法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描述方式,它重在发现作者现有的潜力,以
及他将来的发展前景。面对每年大量涌现的文学新人,要想通过一个文学奖就将他
们一网打尽是不现实的,遗漏在所难免。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每年举办一届,真正
有才华的文学新人迟早会有机会出现在这个平台上。
    在上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审中,陈希我就获“最具潜力新人”提名,这
次他再以新作《我们的骨》、《暗示》等入围。推荐评委、《国际华文诗人》主编
庄伟杰认为,陈希我的小说能够真实、大胆、尖锐地挖掘他人未敢披露的东西,去
洞察并直抵人性深处的痛点,值得重视。麦家继《解密》之后,在2003年出版的长
篇小说《暗算》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好评。该作品题材很独特,也有较大的写作难
度,而作者在其中表现出的优异的写作才能,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相比其他几位,须一瓜的记者身份颇为引人注目。庄伟杰认为,须一瓜也许正
因出身记者,对生活的敏感捕捉及擅长编故事的技巧才显得真实而不露痕迹。须一
瓜在2003年发表的作品多而集中,她的《淡绿色的月亮》和《蛇宫》,在表现日常
生活经验时,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感悟力和想像力。
    盛琼在2003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曾获得多位著名作家
的赞誉,韩少功对其评价说:“作者用语之准确,思理之清通,使这本哲理抒情体
的书早熟得令人惊讶。在直面现实种种悲情之后,作者没有哭天抢地和怒发冲冠,
字里行间仍饱含着诚恳、宽厚以及期待,有一种宗教精神透骨的光明,在这个浮躁
时代是一个异数。作者在叙事方式和手法上也许还缺少足够的革命性,其质朴与清
纯不一定抢眼,但一定入心。”
    青年诗人沈浩波在2003年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和朋友一起创办文学刊物《下半
身》、喊出“我就是要先锋到底”这一口号的诗人,在2003年创作了长诗《致马雅
可夫斯基》、短诗《四重奏》、《爱情是一首诗》等不少好作品,使人开始对这个
激烈的“颠覆者”另眼相看。
  其实,获得本届“最具潜力新人”提名的五位作者并非在2003年突然冒尖的,
他们已经有了一段不短的写作时间,在文坛名声渐响。借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
价,2003年或许都将成为他们写作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一年。
  提名名单
    须一瓜,原名徐苹,女,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厦门晚报》政法记者,与社会
的亲密接触使她的创作有了丰富的资源,“白天写尾条新闻,晚上写头条小说”是
对她最贴切的形容。在两年多时间里,她写出了《地瓜一样的大海》、《尾条记者
》、《雨把烟打湿》、《蛇宫》、《淡绿色的月亮》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

    刊于《收获》2003年第3期的中篇小说《淡绿色的月亮》,讲的是这样一个故
事:一天夜晚的入室抢劫案,使女主人公芥子对丈夫的灵魂发生了怀疑,无论丈夫
如何辩解和道歉,她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质问他当时为何不反抗,随之而来的是一个
伟岸丈夫形象的一点点破坏,激情火花的一点点磨灭……小说似乎在争论一个道德
问题,一个面对勇敢与理智应该如何抉择的问题。须一瓜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让那“淡绿色的月亮”,照射人心深处微妙的波澜。
    刊于《人民文学》2003年第2期的中篇《蛇宫》,讲述了两个被关闭在公园玻
璃房内、与1000多条蛇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对一个男人萌生情愫的故事。小说探讨了
一种不可能的爱情,如何在人脆弱的内心长驱直入的情景。这部小说近乎蛮横粗暴
地剥开了我们生命中遍布的虚妄,让我们看到了那不能被鼻涕眼泪所遮盖的更为严
峻的疑难。这两部小说在2003年曾被国内的各种选刊广泛转载。
    陈希我,男,生于上世纪60年代,曾当过教师,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一度为
自由撰稿人,现为某杂志社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饥饿》、《放逐,放逐》
,中短篇小说《我们的苟且》、《去偷,去抢》等。
    刊于《人民文学》2003年第10期的中篇《我们的骨》,写的是一对生活终于好
起来了的夫妻,忽然感觉到好生活的虚妄,他们想起了浸透着他们美好回忆的猪瓢
骨。但是这东西现在已经一钱不值,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过去一钱不值。精神上的失
落感使他们以一种难以想像的方式开始了抗争--他们采用偷的办法,让这不值钱的
瓢骨显得值钱起来--这似乎成了拯救记忆的惟一手段。陈希我在小说中不屈不挠地
追问:我们究竟怎么了?幸福是否能以消费或被消费来衡量?我们是否还有能力面
对生命意义这样严肃的问题?
    刊于《天涯》第6期的短篇《暗示》,则向我们展示了“良民”在暗示下怎样
成了心理抢劫犯的全过程。主人公遇到一个所谓的抢劫犯。在与这个“抢劫犯”三
次交谈后,主人公不知不觉中开始成天揣摩可能的抢劫方案,开始用一个抢劫犯的
角度看待世界。直到最后猛地一惊:“该不会他本来就是暗示我去抢?”陈思我的
小说思考的是隐藏在我们生活表象之下的东西,是在探索灵魂的幽暗国度。
    沈浩波,男,1976年出生,江苏泰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图
书策划人。2000年7月,沈浩波和朋友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民间诗刊,并写作
《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一文,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曾获《作家》
杂志2000年度诗歌奖。
    他这次获得提名的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原刊于诗江湖网站,全诗共有
304行,分为9节。本诗创作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第3天。马雅可夫斯基是前苏联的
革命诗人,作者以“亲爱的马雅可夫斯基,你……”的对话句式,感叹了当代俄罗
斯的衰落、战争的邪恶、国际政治的荒谬以及个人的渺小与无奈。沈浩波认为,马
雅可夫斯基的粗鲁、蛮不讲理、强壮,使他的诗歌真正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因此
,《致马雅可夫斯基》的风格也是比较豪壮甚至粗鲁的,被评价为“有一股霸道之
气”。
    刊于《天涯》2003年第6期的《四重奏》等短诗,以“一只乌鸦”、“一个孩
子”、“一个胖子”、“一颗心脏”四个小节形成回环反复的《四重奏》,点出了
深刻的孤独伤感的主题。另外两首《三月之鸦》、《你是否懂得一只蜥蜴的悲伤》
,则通过对动物的悲惨情状的描述,表达出一种彻骨的悲凉。
    盛琼,安徽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毕业后曾在电视台
工作,后调到深圳某金融单位工作。业余时间她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在《中国作家
》、《作品》、《清明》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若干。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小说讲述
了一个女性成长的艰难故事,展示了她在爱、性、生死、梦想等人生最基本命题面
前的迷茫与探索,以及痛苦裂变之后的艰难选择。带着白马王子一类的幻想,女大
学生甘霖爱上了她的建筑设计课老师吴天明。在爱情和婚姻的旅程上她一路磕磕碰
碰,路遇吴天明、卢森、章华中、郭大侠、蔡市长,最后满身伤痕。但甘霖却悟出
了爱依然充满内心。正是由于这种自始至终的热爱,甘霖最终成长为出色的建筑设
计师……
  在小说中,等待、妥协、欲望、孤独、幻想,五个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关键词,
一起构筑起了这部小说,也构筑起了一个女大学生成长成熟的历程。这本“一直在
探求描述‘世界’和‘心灵’的方式”的成长体小说,呈现了成长的另一种状态:
通过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通过调整自己适应世界,在调整中成长,并理解他人的成
长。
    麦家,1964年出生,就职于成都电视台,从事电视编剧工作。其创作的电视剧
作品曾获得过飞天和金鹰两项大奖,近年来,并以《解密》、《刀尖上行走》等长
篇、中篇小说在中国文坛迅速崛起。随着长篇小说《解密》的问世,“第六届国家
图书奖入围作品”、“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2002年度中国长篇小说排
行榜第一名”等一系列荣誉相继落到他的头上。2003年,麦家又推出了第二部长篇
小说《暗算》。
    《暗算》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秘而不宣的天才特工的无
常的命运故事,他们暗算别人,也遭到别人的暗算,而命运更在暗算他们,充满了
与秘密、神秘相纠缠的悬疑情节。《暗算》是五个人的故事,他们中有身怀绝技的
侦听员,有资深间谍,有女破译员,还有地下党等。他们分别有自己的故事,每个
故事和人物几乎都是独立的,代表了一个时间段和一种人生境界,合起来,五个人
反映的是50年的历史和故事。从《解密》到《暗算》,麦家延续了这种在日常生活
之外的独特题材,他的小说,因充满了智性和灵异,而在新一代小说家中独树一帜

  上届获奖者回放
  200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盛可以
  授奖词
  “最具潜力”只是对一个新人的象征性描述方式,但盛可以在2002年度的文学
表现,证实了这一描述方式的准确性。她身上不同凡响的潜质,使她刚出道便成为
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她的《水乳》远离当下女性写作的经验陷阱,在书写两
性心灵的微妙关系上,显示出了少有的冷静、开阔和深邃。她的语言尖锐而富于个
性,她抵达女性生活深层景观的方式直接而有力,加上她在叙事上的训练有素,使
她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并酝酿着一切可能的艺术突破。现在,除了她自己,已
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她向新的文学高度进发。
    盛可以,女,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益阳,现居深圳。著有长篇小说《北妹》
、《水乳》、《火宅》,短篇小说集《谁侵占了我》等,现为自由撰稿人。她以长
篇小说《水乳》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
    《水乳》发表于2002年《收获》杂志秋冬卷增刊,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它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深圳为背景,反映当下年轻人的新“围城”生活,描写了
主人公左依娜和男人平头前进平淡无奇又风云跌宕的婚恋纠葛,展示了一场男人和
女人深入心灵和肉体的战争。
    《收获》杂志编辑叶开认为,《水乳》非常冷静,且干净利索地把一种生存的
反映的是50年的历史和故事。从《解密》到《暗算》,麦家延续了这种在日常生活
之外的独特题材,他的小说,因充满了智性和灵异,而在新一代小说家中独树一帜

  上届获奖者回放
  200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盛可以
  授奖词
  “最具潜力”只是对一个新人的象征性描述方式,但盛可以在2002年度的文学
表现,证实了这一描述方式的准确性。她身上不同凡响的潜质,使她刚出道便成为
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她的《水乳》远离当下女性写作的经验陷阱,在书写两
性心灵的微妙关系上,显示出了少有的冷静、开阔和深邃。她的语言尖锐而富于个
性,她抵达女性生活深层景观的方式直接而有力,加上她在叙事上的训练有素,使
她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并酝酿着一切可能的艺术突破。现在,除了她自己,已
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她向新的文学高度进发。
    盛可以,女,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益阳,现居深圳。著有长篇小说《北妹》
、《水乳》、《火宅》,短篇小说集《谁侵占了我》等,现为自由撰稿人。她以长
篇小说《水乳》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
    《水乳》发表于2002年《收获》杂志秋冬卷增刊,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它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深圳为背景,反映当下年轻人的新“围城”生活,描写了
主人公左依娜和男人平头前进平淡无奇又风云跌宕的婚恋纠葛,展示了一场男人和
女人深入心灵和肉体的战争。
    《收获》杂志编辑叶开认为,《水乳》非常冷静,且干净利索地把一种生存的
状态和模式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文学评论家葛红兵说:“绝大多数女作家的创作都
离不开自我的小圈子,离不开自恋的泥淖。而盛可以的文字却没有丝毫自恋的影子
,小说以客观冷静自我观察取胜,在展示当代女性生活的深层景观上独具特色。”
《水乳》之后,盛可以又推出了《火宅》等作品,借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东风,
在中国文坛着实火了一把。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7.1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