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jwr (先回红楼,再战三国,唯我猴儿,啸傲水泊),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高加林的理由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Aug  5 19:30:15 2004), 站内信件

    昨天晚上忽然读到《人生》的片段。这篇著名的小说在我的耳朵边响了十几年,一直
没有去读过。昨天读到的时候,只是关于高加林的三个片段,而这三个片段包括的东西实
在值得玩味。

    第一个片段是高加林“抛弃”巧珍选择黄亚萍;第二个是与黄亚萍的恋爱;第三个是
高加林倒霉回乡。而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段落就是高加林不得不“抛弃”巧珍的时候为自己
百般寻找理由的内容。“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不
要反顾!不要软弱!为了远大的前途,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作为
对高加林的心理描写,这两段石破天惊的话语道出了社会发展变迁关头知识分子心中血与
泪的抉择。

    对于高加林来说,已经与巧珍深深相爱,黄亚萍和她的爱情的出现是突如其来的,此
刻对高加林造成的冲击是排山倒海的。选择黄亚萍,放弃巧珍,这个抉择过程必然让主人
公的心理产生迷乱。因为这已经对他固有的价值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他不得不改变人生
观里面一些原本强硬的部分,去迎合人生路上新的诱惑。如同所有作出类似抉择的中国
人,抉择的时候义无返顾,潜意识中却有着深深的悔罪感。“良心”已经流失了,精神世
界赖以支撑的支柱瞬间被抽掉,他必须说服自己!于是,“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
干什么……”“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种新的精神“食粮”也就粉墨登场。食粮
之所以加引号,因为无论作者读者主人公此时看待这些东西,可能“毒药”的观感更加要
多一些。但也正是这两句“毒药”一般的句子,却扭转了高加林的爱情逻辑,以至最终扭
转其人生命运。读到这一段的人,也许会对高加林痛心疾首。正如德顺爷爷所说,高加林
丢掉巧珍,那是丢掉了“一块金子”。高加林最终在德顺爷爷的启发下,也不由感叹:
“我本来已经得到了金子,但象土坷垃一样地扔了。”这时候,“陈世美”与“秦香莲”
故事的传统主题已经呼之欲出。

    而将高加林的故事再与“看不起农村”联系起来,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行文至此,
也似乎找到了高加林悲剧的根本原因。

    但我们如果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高加林抛弃巧珍和接受黄亚萍的真实原因,则事情远
远不止这么简单。高加林抛弃巧珍的理由,是两个人已经难以找到共同语言了。这个理由
看似强词夺理,从小说产生到现在将近二十年,却逐渐被新的爱情观证实是一个有力的理
由。爱情不是占有,如果爱情存在的基础已经不存在,那么就算结婚,也还有离婚的时
候,更何况高加林和巧珍并没有结婚。在这里,巧珍没有错,因为她“没有变”。但是时
代已经变化了,“没有变”本身就是危险的。无可否认,高加林如果与巧珍没有任何第三
者的介入,能够成功结婚的话,他们还是可以“幸福”的,象有史以来无数的“董永”和
“七仙女”那么幸福。但不幸的事,事情已经起了变化,高加林已经不可能成为“董
永”,他必须有他自己的追求。那个时代这些“开了天眼”的知识分子还是羞羞答答的。
他们一方面受不了撒旦的诱惑,一方面又给自己戴上原罪的枷锁。于是,高加林在自我精
神的强力压迫之下不得不宣布放弃良心,放弃“金子”。但他们想要的不是“金子”,也
不是这种“良心”。

    放在如今的时代,高加林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巧珍的,除非“巧珍”们能够满足他们的
精神需求。而巧珍那时侯就已经表现出自己的豁达和通情达理。尽管她爱高加林爱得要
命,但她也很清楚,高加林所需要的,她已经不能给他了。巧珍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尽
管她爱高加林爱得要命,她却知道高加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象高加林本人那么糊
涂,连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用“良心”来折磨自己。落后造成巧珍的无
助,不能让她明白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来拥抱爱情,反而让她一直因为自己的短处而患得
患失,在那个时代,巧珍也许只有如此了。

    高加林背弃了自己的“主公”巧珍,不幸又明珠投暗,黄亚萍尽管能够给高加林以某
种程度的精神满足,却不是那种可以共患难的明主。结果高加林的爱情就被这个“昏君”
彻底谋杀了。其实故事的喜剧色彩比较适宜于道德说教。但换一个结果,如果高加林与亚
萍最终有了结果,事业上也并没有一败涂地,道德说教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

    我在这里不由想感叹一下完美的爱情之不易。以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来说,中间真
正具有完美的爱情的,也就是郭靖和黄蓉两人。其他人的故事虽然也浪漫,却到底让人
“意难平”。杨过不得不跟随小龙女归隐,赵敏被迫背叛家国与张无忌在一起,令狐冲与
任盈盈中间也还有着小师妹的阴影,其他人就不必说了。

    回头再来说“看不起农村”的问题。中国农民太多的状况只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实。
如果大量的农民不真正走出农村,社会又如何发展呢?知识分子可以怀念田园,浪漫主义
者可以歌颂稼穑,农村却不是唯一的乐土。

    二十年过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也许会有更新的篇章出来吧。
--
        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很多羊。有一天他的羊圈破了,可是他没有修补,当
    天晚上狼把他的羊叼走了。于是他修补了羊圈。第二天狼又来了。看到羊圈已经
    补上,只好走了。
        从前有只羊,因为主人的不小心,所以它被走丢了。它拼命找路,打算找到
    回家的路。可是到了三岔路口,它却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你能告诉它它该走哪条
    路吗?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9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