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追问文学的可能性ZZ(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09月20日12:58:2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追问文学的可能性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09月20日12:57:0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追问文学的可能性

  2004-09-20 09:28:33


  文学史识
  □周立民(文学批评家)

  每位作家可能都是一个丰富的存在,谈话者显然不想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从谈论
对象的一个最本质或最重要的侧面切入,比如胡适,谈论的是白话文的问题,张爱玲谈
的是都市经验叙述的问题,莫言谈的是文学的民间精神问题,王安忆则是谈作家的“第
二口气”。这样一下子就让听话者介入了要谈论的语境中,并且获得了基本的可感性。


  《百年文学十二谈》是一组关于二十世纪十二位中国作家或学者的对谈录,一定会
被偷懒的人当做一部二十世纪文学的缩略图,或者小型文学史什么的。这也许不无道理
,本书所谈论的十二位作家,从胡适、鲁迅到莫言、王安忆,无疑是这一百年的文学流
程中引人瞩目的星辰。并且我相信对谈的主持者刘志荣在选择这些对象的时候是经过一
番认真考虑的,比如为什么加进一个无名氏,而除他之外,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没有
一个作家进入他关注的视野。比如,为什么要以王小波收尾,并不断强调从商业风潮中
将王小波的真正意义凸现出来,这背后自然有着一个大的观念在支撑着他做出这样的选
择。但也许是我的固执,我不愿意去思考这些观念及其它的合理性,进而把一本众声喧
哗、智慧的声音不断碰撞的书,变成一本有关体系、体例、观念什么的僵死的文学史。
我首先要感受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当一个漫长的世纪过去的时候,他们,仅仅十二个
人,还有被人记忆和谈论的理由是什么?这是谈论者们也带动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用一个大众化的说法是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还没有“过时”,那么他们的价值和意
义又在何处呢?我欣赏这组对谈的设计者切入每个对象的方式,那就是抓住一点,不及
其余;由一点延伸,贯穿昔今。每位作家可能都是一个丰富的存在,谈话者显然不想眉
毛胡子一把抓,他们从谈论对象的一个最本质或最重要的侧面切入,比如胡适,谈论的
是白话文的问题,张爱玲谈的是都市经验叙述的问题,莫言谈的是文学的民间精神问题
,王安忆则是谈作家的“第二口气”。这样一下子就让听话者介入了要谈论的语境中,
并且获得了基本的可感性。但如果仅仅是这么谈,未免太单一,或者只是一个作家论而
已。
  《百年文学十二谈》,这个题目本身就带有回顾的性质,同时是将谈论的对象置于
一个宽广的时间段中进行打量,所以本书更为诱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从一个点出发,所
生发出来或串联出来的更多问题。比如由胡适所提倡的白话文,谈到了这一百年来现代
汉语发展的得失上去,报纸副刊上的语言,乃至晚近大兴的网络语言其中的得失均在讨
论之列。比如从郁达夫小说中关于自我表现的问题,谈到了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
林白和陈染的个人化写作。这就使得这本小书毋宁说是谈论的十二个具体对象,不如说
是谈论一段文学的流程,一些文学的现象,似乎薄薄的一本书由此便具有不同的分量。

  回过头来,再去看对谈的设计者的意图或许更清楚了: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家完全从
当前的文学创作中退场了,因为他把文学看做一个流程,它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他要探
究的就是那些处在源头的现代作家们是如何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后来创作的。这组对谈
不仅是作品的阐释,而且还有作品或文学观念传播和影响的考察。当把某一个作家或某
一类的创作经验打开,把他们看做是一个可能影响到以后文学进程的因素的时候,过去
一百年文学的开放性就呈现出来了,进而也影响到我们对它的基本估价,用这种开放的
眼光而不是终结的思路来看它们的时候,幼稚也好,粗糙也罢,都不能阻挡我们的一个
基本的信心:把期待留给未来。
  开放,意味着更丰富的内容拥入的可能。我注意到对谈的组织者谨慎地选用“可能
性”这个词,他没有提前兑现一张口头支票,或者带着进化论的某种乐观,他们只是在
寻找这种可能性,一个是谈论对象对中国文学发展构成经验或促动的可能性;另外,还
有后人从中汲取经验超越这个起点的可能性。可能性的追问和探讨,同样是开放的,本
身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沿着这个思路来看问题,我觉得当代文学创作不应当再轻易漠
视过去一百年自身的文学经验,我们不是要做一个保守者,但一个运用汉语创作的作家
,对卡夫卡、马尔克斯的作品烂熟于心,却对鲁迅等人的创作漠然无知,或认为不值得
一提的时候,我觉得是危险的。
  既然文学是一个流程,是前人的血脉从后者的身上通过的流程,那么不论前人的成
就高或低,你其实无法一厢情愿地割断它,如果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话,不是愚蠢就是注
定在无根中枯萎掉。异质的文化和思想会冲击我们,给创作带来飞跃,这是不能轻易否
认的,但自身的经验值不值得重视呢?或者说从本土的历史中能否生发出新的路径来呢
?我想这组谈话者的苦心或许也正在于此。

  图:
  《百年文学十二谈》,刘志荣主持,陈思和等讲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0元。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200]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2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